高职《大学体育》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9
/ 4

高职《大学体育》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考

邓衍成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体育“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旨在通过体育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怀。本文在高职《大学体育》课程中,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培养价值观教育、团队协作、爱国教育、社会责任感、历史文化传承、心理健康教育等。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文化素养丰厚和纪律观念严明的时代新人。通过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学生不仅能在体育方面获得进步,还能在思想道德层面得到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教育工作者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仅仅将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教育应有新气象、新作为,应当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将思政课堂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如何定义课堂思政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思政。体育课作为一门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课程思政往往被忽视,本文力求探讨在体育课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

一、“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是一种融合式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

课程思政的内涵包括直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强调在其他课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坚学生定的理想信念,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主线,优化课程内容讲授,梳理系统化教学过程。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开展法治教育。

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价值观的理性回归和本质职能的回归,更是教育宗旨、教学结构的变化和创新。它要求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并在实际教学中回应学生的真实问题与困惑,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方法力求确保所有课程都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和政治发展,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学科课程。在中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几份重要文件被提及和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课程都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产生协同效应。为大学教学各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强调;成为国家和地方层面政策实施和课程开发的催化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实施创新课程体系和教育计划,强调纳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道德和认知能力。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方针概述了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的更广泛战略和具体措施。这些文件往往强调利用各学科的教育资源来提高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性。地方为了响应中央课程思政的指示实施了很多举措,上海一直走在实施这些指导方针的前沿。其“大国战略”和“中国系列”等课程,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学科。这些资源共同构成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指导中国教育机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课程,以培养全面、政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思政中的主要目标是使所有学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保持一致,以营造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这种结合既产生了协同效应,又增强了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整体影响力。鼓励大学设计和实施将哲学和社会科学观点融入所有学科的创新课程体系。向所有学生提供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课程,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人文和认知能力。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各个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将这些资源融入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公民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更有知识和责任感的中国人。

二 课程思政在高职《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体育无国界,但运动员有国界。竞技体育其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决定了竞技体育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战场。学校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延续和补充,也具备国家性和民族性,同样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战场。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中进行课堂思政是中国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一重要课题。

1.高职《大学体育》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应用思

"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其他课程,在授课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学的重要课程,体育课程以其独有的特点必然成为推行课程思政的有效渠道。

(1)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体育教学中关于体育精神的培养,如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等,这些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践行。

(2)体育课堂中的榜样力量:利用体育明星或者优秀运动员的故事和事迹来激励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学生了解他们背后的努力和奋斗,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体育规则与法治教育:除了传授体育规则,还可以引入法治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意识到规则遵守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比赛向学生传达社会公正价值观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帮助他们理解和实践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为他们成为负责任和有道德的公民打下基础。

(4)体育竞技与心理素质培养:体育竞技活动,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适时引入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体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形式,将体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为社会服务的乐趣,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6)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如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性。

总之,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体育知识专业、体育技能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素养高,善于将思政因素有机融入体育教学中。学生在锻炼同时,受到思想和精神的熏陶。

2.课程思政在高职《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途径

体育“课程思政”把教学目标与意识形态有机结合,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主管部门可为每节体育课设定具体的目标,其中包含团队合作、爱国主义、毅力和道德诚信等思想和政治主题。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教学中。设计主题课程和活动的目的是创建自然融入意识形态主题的课程和活动。

(1)笔者认为主题体育赛事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例如在学校举办庆祝国家节日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体育赛事和比赛,强调其重要性和相关价值。举办主题体育赛事,如“爱国体育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庆祝国庆节,同时灌输爱国价值观。在活动开幕式,如以升旗仪式和国庆意义和爱国主义的讲话开始。

(2)英雄故事在体育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体育课中使用英雄故事来促进公民意识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英雄故事可以激励学生,灌输重要的价值观,并提供良好公民意识的可参考的例子。在热身或休息期间介绍国家体育英雄的故事,以激励学生并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将英雄故事融入体育课程,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并促进良好公民身份所必需的价值观。这些故事提供了相关的例子,说明个人如何通过奉献、勤奋和道德行为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通过讲故事、讨论和相关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这些价值观,无论是在场上还是场下。

(3)可以进行融入意识形态讨论,主要目的是利用体育课作为讨论道德和思想话题的平台。在体育活动之前或之后留出时间讨论团队合作、纪律以及身体健康对报效国家的重要性等主题。或者做一些反思活动,鼓励学生反思体育课上的经历,并将其与更广泛的思想道德课程联系起来。

(4)体育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的意识,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团队运动,如足球、篮球和接力赛等比赛,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努力。通过团队运动来传授合作、集体努力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观。或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项目,让学生参与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社区服务项目,例如组织当地体育赛事或针对年幼儿童的健身计划。

(5)利用多媒体和叙述工具讲故事来强化思想主题。例如播放励志视频,播放国家重大体育赛事、中国体育健儿成绩的视频或体现体育健身对国防和国家建设作用的纪录片。观看海报和名言,在体育区周围展示来自体育英雄或国家领导人的励志名言的海报。

(6)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发展领导力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例如培养学生领袖,为学生分配组织体育赛事或管理团队的领导角色,培养责任感和领导能力。体育教师建立指导计划,让年龄较大的学生在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方面指导和支持年龄较小的同龄人。

(7)参与跨学科项目,与其他学科协作,提供全面的思想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创建将体育与历史、文学和社会研究等学科相结合的项目,强调体育与思想教育的相互联系。可以举办联合活动,组织涉及多个主题的活动,例如包含体育活动的历史重演或包含体育部分的文化节。

(8)监测和评估进展,不断评估综合方法的有效性并做出必要的调整。通过建立反馈机制,掌握学生对体育课中思想主题学习的意见和效果。积极开展反思会议,可以使学生们分享他们通过一天的活动学到的关于团队合作、毅力和民族自豪感的知识。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以确保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目标。利用反馈和评估结果来调整和改进课程,确保其仍然具有相关性和影响力。

三 课程思政在高职《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体育课程思政在目前的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实践层面到工作理念,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但是通过以上这些策略的结合,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课程思考,为学生提供融身体、道德和思想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比如近期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组织了一场以“体育塑造人格,运动铸就坚强”为主题的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授课者陈孝云老师长达两个小时的体育示范课,可以用“自信、智慧、乐趣、情怀”八个字进行概括,这场别开生面的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可谓课堂教学的精彩一课,其教学理念和方法足以在全校推而广之。

1.陈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自信

在高等教育中,优秀教师如璀璨的明星,照亮学生前行之路。自信,无疑是优秀教师身上最为闪耀的品质之一。自信不是自负和自满,更非盲目自大,它源自于教师执着坚定的教育信念和教育价值观,是优秀教师多年积累的丰厚学识、功底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行云流水般教科书级别的教学技能。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长袖善舞、挥洒自如、侃侃而谈的风度,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让我们所有课堂教学观摩者为之折服。

2.陈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

在高等教育中,优秀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充满智慧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特质。课堂教学的智慧来源于深厚的实力与学识,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科学思维与巧妙设计。在整堂体育武术课教学环节中,陈老师深刻理解和把握武术教学的内涵和精髓,还能匠心独运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显示了他热爱教学和关心学生的情怀。陈老师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意味着他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背景进行教学,这是非常难得的。此外,他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表明他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武术技能,更关心他们的整体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总的来说,陈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是非常先进和有效的,他的教学成果肯定会得到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从理论到实践,从动态到静态,从动作要领到实战演练,有条不紊,环环相扣。理论教学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动作示范干净利索,精准到位,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教学场景充满智慧,生动有效,给人满满的知识信息与技术能量,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3.陈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是教学大忌,而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刻板、枯燥的理论转化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或场景,则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鲜活,有趣而灵动。陈老师的体育武术课教学,采用寓教于乐的传授方式,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既生动有趣,又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武术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对武术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既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又促进了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讲解武术散打的内容时,既让学生领会中华武术的精髓和发展脉络,又让学生了解武术散打的实用功能,特别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应对校园或街头霸凌侵害的“三步曲”,即先拳打,后脚踢,拳打脚踢无效后即是冲刺,冲刺就是逃命。这种对“冲刺”的妙解,令所有听课者在欢声笑语中顿然领悟,豁然而解,无不拍手叫绝。

4.陈老师的课堂教学还充满了情怀

高等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驱使着高校教师对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因为有了这份认同和热爱,才能在日常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上影响学生。陈老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正面的行为示范,不仅教授学生武术技巧,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对民族的思想信念内藏于心、外化为形,映射出的人格光芒,温暖着每一个学生。

体育教育的意义既要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些品质正是绿海学院“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合作共享、内圣外王”的办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陈老师恰到好处地将星青年文化这一思政元素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言谈举止中充满了对莘莘学子的关爱和期盼,希望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成才,成为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具备良好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担当的时代星青年。

一堂体育教学的精品示范课,优秀的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其共性,可以举一反三,相融相通。只要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追求,从心开始,用心施教,以经典为示范,在教育教学中充满自信、智慧、乐趣和情怀,将所学所悟切实运用于教学之中,打造出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课堂教学精品课,使学生不仅在学术上获得成功,也在个人成长上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光明日报》,2016-12-9.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光明日报》,2018-9-11.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6)[2021-05-06].

[4] 杨守金,夏家春.“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10):98-101.

[5] 王丽,孙汉群.基于过程设计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及管理研究[J].高教学刊,2022(34):188-192

[6]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50-58.

作者简介:邓衍成,男,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任务(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位一体’特色示范课堂建设”(教职成司函〔2021〕1 号)、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1jxtd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