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5
/ 2

比较研究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

刘习龙

平山西柏坡救援中心0504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或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行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更短/更少P<0.05,骨折愈合时间2组相比差异甚微P>0.05;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中,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14.29%,P<0.05;术前2组Gissane角、Bohler角、根骨宽度相比差异甚微P>0.05,术后12个月2组Gissane角、Bohler角、根骨宽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或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均可取得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然而前者的创伤性更小、术后并发症率更低。

关键词:跟骨骨折经皮撬拨复位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

跟骨骨折的发生多与交通事故、意外摔伤或者各类运动伤等有关,该骨折的发生可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内固定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以往常用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实现有效复位以及术后骨折愈合。然而切口较大,术后的恢复速度缓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1]。近年来,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作为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以下将探究对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或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价值。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病例抽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6月,地点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跟骨骨折,病例数量7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22~68岁,均值(39.5±2.6)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21~69岁,均值(39.4±2.7)岁。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行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维持键侧卧位,术中为硬膜外麻醉,患肢适当抬高,准备克氏针,以跟骨结节适宜处进行进针,在进针操作以及固定过程中均于C臂X线机的透视辅助下进行,利用鞘拔克氏针对于塌陷骨块位实施鞘起,并妥善固定复位,期间可结合手法复位,最后以石膏托进行外固定。同期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中体位、麻醉方式同观察组。在股骨中下处给予气囊止血带,跟骨外侧做手术切口,进行逐层切开,对于皮瓣进行锐性剥离,之后腓骨长短肌以及该处皮瓣进行依次掀起,利用克什针进行固定,在直视下对于患者的各个关节面进行复位操作,使其根骨的宽度以及高度得以恢复,根据情况选择钢板进行内固定,充分止血,常规置入引流管,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1.3评价规范

(1)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2)记录2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例如皮肤边缘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切口感染等。(3)2组术前以及术后12个月末随访时记录其Gissane角、Bohler角以及根骨宽度。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借助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当中的数据标准差:(±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χ2检验,P<0.05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术期指标组间平行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70.26±15.37)min、失血量(42.62±11.16)ml、住院时间(5.59±0.75)d、骨折愈合时间(12.62±2.15)周,对照组手术时间(98.59±15.36)min、失血量(75.69±15.35)ml、住院时间(7.26±1.06)d、骨折愈合时间(13.03±2.15)周,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更短/更少P<0.05,骨折愈合时间2组相比差异甚微P>0.05。

2.2术后并发症率组间平行对比

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86%(1/35),其中仅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率对照组为14.29%(5/35),其中皮肤边缘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以及切口感染3例,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率为观察组更低P<0.05。

2.3骨折复位效果组间平行对比

术前观察组Gissane角(90.95±5.26)°、Bohler角(13.62±3.02)°、根骨宽度(49.59±2.52)mm,对照组Gissane角(90.97±5.25)°、Bohler角(13.63±3.01)°、根骨宽度(49.61±2.51)mm,2组Gissane角、Bohler角、根骨宽度相比差异甚微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Gissane角(131.16±5.53)°、Bohler角(26.35±2.13)°、根骨宽度(34.16±1.16)mm,对照组Gissane角(132.59±6.08)°、Bohler角(25.96±2.25)°、根骨宽度(35.06±1.15)mm,2组Gissane角、Bohler角、根骨宽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2组平行相比差异甚微P>0.05。

3讨论

跟骨骨折的发生可对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造成影响,通过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促使其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至关重要[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应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跟骨以及关节面位置,与此同时可对关节面和局部塌陷骨块进行有效支撑。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的应用时间也较长,其操作较为简单,可防止皮肤组织大面积受损,其创伤性较小[3]。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后随访中的跟骨复位效果均比较满意,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表明,此两种手术方案的应用均可在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然而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以及术中的失血量更少,术后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应用其疗效满意以及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综上所述,对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或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均可取得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然而前者的创伤性更小、术后并发症率更低。

参考文献

[1] 凌泽文.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18):226-229.

[2] 孙军旺,徐建平.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临床对比[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15(5):135-136.

[3] 苏文,安静.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150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