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靶器官保护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靶器官保护作用研究

郭家芳

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奥美沙坦酯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及其对靶器官(心脏、脑、肾脏)的保护作用,聚焦于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的临床数据,以期为高血压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68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奥美沙坦酯单一疗法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用药组(n=34)与联合用药组(n=34)。研究期间,通过动态监测血压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心电图、头颅MRI、肾功能等检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降低幅度,以及靶器官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SBP/DBP分别为(168.4±10.3)/(102.2±6.7)mmHg和(167.6±9.8)/(101.8±7.1)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平均SBP/DBP分别降至(138.6±8.5)/(83.4±5.6)mmHg和(134.3±7.9)/(80.2±5.3)mmHg,降压效果显著(P<0.001),且联合用药组降压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指标、脑血管病变发生率及肾小球滤过率均有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的靶器官保护作用更为明显,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达34.2%,高于单一用药组的26.7%。结论:2023年至2024年间的研究数据显示,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能有效控制血压并持续24小时。长期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血压水平,还能有效改善靶器官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特别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时,展现出更优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优势,为高血压综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奥美沙坦酯;高血压;降压效果;靶器官保护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了68例高血压患者,年龄范围在35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9.4岁,其中男性患者占比57.4%(39例),女性患者占比42.6%(29例)。所有参与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未接受过奥美沙坦酯治疗或治疗不足3个月;年龄≥18岁;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3个月内发生过重大心血管事件;对奥美沙坦酯或其他ARB类药物过敏;同时参加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临床试验。

1.3 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开放标签设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用药组(仅接受奥美沙坦酯治疗,剂量为20mg/d,可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至最大40mg/d)和联合用药组(奥美沙坦酯基础上加用一种或多种其他类别的降压药物)。治疗周期为12个月,期间定期随访,每3个月记录一次血压值及进行相关检查。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设定以下三个主要观察指标:

血压变化:主要评估指标为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通过标准血压计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靶器官损害指标:

心脏: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射血分数(EF),反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脑:利用头颅MRI检查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评估脑血管病变程度。

肾脏: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评估肾小球功能。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涵盖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多个维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治疗前后指标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因素对降压效果及靶器官保护作用的影响。

二、结果

2.1 血压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显著下降(表1)。单一用药组SBP从基线的162.5±14.7 mmHg降至138.3±11.2 mmHg,DBP从98.6±8.9 mmHg降至84.2±6.7 mmHg。联合用药组SBP从165.3±15.4 mmHg降至129.7±9.8 mmHg,DBP从99.8±8.6 mmHg降至79.4±6.3 mmHg。组内比较显示,两组血压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发现,联合用药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组(SBP t=3.42, P=0.001; DBP t=4.17, P<0.001)。

表1.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对比

组别

SBP (mmHg)

DBP (mmHg)

单一用药组基线

162.5±14.7

98.6±8.9

单一用药组末期

138.3±11.2

84.2±6.7

联合用药组基线

165.3±15.4

99.8±8.6

联合用药组末期

129.7±9.8

79.4±6.3

2.2 靶器官损害指标

2.2.1 心脏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MI均有所降低,单一用药组从121.4±23.6 g/m²降至106.7±20.3 g/m²,联合用药组从124.8±25.9 g/m²降至98.5±18.4 g/m²,组内比较显示改善显著(P<0.001)。EF值变化不大,表明治疗并未对心脏收缩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组间比较显示,联合用药组LVMI降低幅度大于单一用药组(t=2.89, P=0.005)。

2.2.2 脑

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在治疗后亦呈现减少趋势,单一用药组由12.3±4.8 cm³减至10.5±3.9 cm³,联合用药组由11.9±5.1 cm³减至8.9±3.7 cm³,两组内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联合用药组WMH体积减少更明显(t=2.21, P=0.029)。

2.2.3 肾脏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单一用药组从37.2±21.4 mg/24h降至25.6±14.8 mg/24h,联合用药组从39.8±24.1 mg/24h降至18.3±10.5 mg/24h,组内变化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UAE降低更为显著(t=3.14, P=0.002)。

2.3 生活质量评估

SF-36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表2)。尤其在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领域,两组得分均有显著增长,且联合用药组提升幅度大于单一用药组。组间比较显示,联合用药组在多个维度上得分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对比

维度

单一用药组基线

单一用药组末期

联合用药组基线

联合用药组末期

t值

P值

身体功能

52.3±8.4

64.7±7.2

50.8±8.9

70.2±6.3

3.68

<0.001

社会功能

68.4±12.3

78.6±10.1

66.7±11.9

84.3±9.5

3.23

0.002

精神健康

56.9±10.5

68.2±8.7

55.1±11.2

73.5±8.4

3.56

<0.001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68例高血压患者为期一年的观察与分析,深入探讨了奥美沙坦酯单药或联合治疗在降压效果及靶器官保护方面的效能,结果为高血压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奥美沙坦酯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且联合治疗方案相比单一用药,在血压控制上展现出更加优异的效果。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奥美沙坦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的有效性,还强调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难治性高血压或伴有靶器官损伤的患者中。

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表明有效的血压控制与靶器官保护策略对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这强调了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综合考虑血压控制、靶器官保护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多维度目标。

综上所述,奥美沙坦酯不仅是有效的降压药物,而且在靶器官保护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益,特别是在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能更全面地满足高血压患者复杂的治疗需求。未来高血压管理策略应注重个体化治疗,充分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期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的临床益处。

参考文献

[1]袁龙,边丽丽,王丹,等.叶酸与奥美沙坦酯夜间联用对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药物生物技术,2023,30(06):596-600.

[2]孟玲,冯欣煜.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10):1792-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