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房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对患者影响的对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8
/ 3

北京市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房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对患者影响的对照分析

陈霞

          北京市昌平区精神卫生保健院  护理部  北京   102200

[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北京市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房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对精神病患者约束时间及约束次数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400例在北京市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本院病房自2023年11月起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比较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及和执行后(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患者约束时长、约束次数、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相比,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后患者约束时长更短,约束次数更少(P<0.05)。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后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执行前(P<0.05)。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度明显较执行前高(P<0.05)。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房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不但能够缩短精神病患者约束时间,减少约束次数,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房;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约束时间;约束次数;并发症;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与常人相比,精神病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暴力攻击风险,而且其暴力发作时间无法预测,严重损害患者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护性约束措施为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及行为所作出的特殊性性处理,可通过限制患者行为活动的方式约束患者不当行为,减轻不良事件及意外因素对患者自身健康以及他人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1,2]。但是在实际保护性约束工作过程中,由于患者行为具有不可控性,故而保护性约束的程度无法准确把握,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擦伤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出现部分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人道性产生质疑的现象,导致患者对护理存在不满情绪,因此,采取规范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至关重要[3,4]。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在基于尊重患者人权的基础上制定而成,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与其监护人的合法权益[5]。本次研究以在北京市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对缩短保护性约束时间及减少保护性约束次数所产生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400例在北京市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与女性数量比为164:136,年龄22~67岁,均值:(42.36±5.19)岁,精神病病程为6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3.25±0.37)年。

1.2方法

本院病房自2023年11月起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实施前需对患者情绪、合作程度、行为表现、危险风险等进行评估,观察项目包括:①有强烈自杀行为;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③有极度兴奋、冲动行为;④有自伤或伤人行为;⑤意识障碍、谵妄躁动;⑥对各种治疗如静点等不合作。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操作,由医生开具医嘱,向患者讲解保护性约束的目的并获得其理解,建立保护性约束记录表。若出现特殊情况或者紧急情况,主班护士可对患者进行约束,然后通知医生开写约束医嘱,也可按医师的口头医嘱实施紧急约束或紧急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医师应当在患者被紧急约束或者紧急隔离后8小时内补充书面医嘱,将原因和理由详细记录于病程记录中。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如下:①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病室,安排专人看护,尽量遮挡患者,严格床头交接班,病情好转时及时解除约束;②约束体位正确、舒适、松紧适宜;③护士每15min巡视一次,每小时评估一次,每二小时活动肢体一次;④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⑤患者入睡后原则上要解除保护性约束,如病情不允许需要持续约束者,应减少约束部位,调节约束长度至患者可翻身的余地;

(6)白天约束时间应控制在4小时以内,夜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实施后,护士应及时、有效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1.3观察指标

(1)比较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及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后(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患者约束时长及约束次数,

(2)比较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皮肤擦伤+四肢肿胀+压疮+骨折)例数/总例数×100%。

(3)护理满意度调查通过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项目包括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基础护理、护理风险评估、意外事件识别和应对能力、心理安抚、病情评估、安全护理、服务态度,总计10各项目,护理满意度总分值为100分,根据得分将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低于60分)、基本满意(≥61-≤89分)及满意(≥90分),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比(%)描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约束时长及约束次数

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约束患者约束共计44例,约束率达11.00%,执行后约束患者19例,约束率达4.75%,与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相比,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后患者约束时长更短,约束次数更少,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约束时长及约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约束时长及约束次数对比(±s)

时间

例数

约束时长(min)

约束次数(次)

执行前

44

935.78±25.04

41.35±3.01

执行后

19

401.25±21.09

17.05±2.94

t

81.328

29.610

P

<0.001

<0.001

2.2比较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并发症

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后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执行前,执行前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并发症对比[n(%)]

时间

例数

皮肤擦伤

四肢肿胀

压疮

骨折

总发生率

执行前

44

3(6.82)

2(4.55)

2(4.55)

1(2.27)

8(18.18)

执行后

19

1(5.26)

0

0

0

1(5.26)

χ2

5.506

P

0.011

2.3比较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

    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较执行前高,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3  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时间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执行前

400

189(47.25)

182(45.50)

29(7.25)

371(92.75)

执行后

400

245(61.25)

148(37.00)

7(1.75)

393(98.25)

χ2

14.078

P

<0.001

3讨论

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暴力行为,而且其暴力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作为安全防控措施,保护性约束原因包括自杀、自伤、冲动伤人、兴奋躁动、拒绝治疗等,在我国精神科病房中有着广泛应用[6,7]。保护性约束可导致被约束者活动能力受限,随着约束时间延长容易引发压疮、皮肤损伤、肌肉拉伤等现象,故而保护性约束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此种护理行为属于强制性措施,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可对被约束着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地损害。现阶段,我国精神科医疗机构多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短缺,护理资源不足,而且由于保护性约束以及评估标准缺乏,故而医护人员在针对出现冲动言语或者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时倾向于采取保护性约束行为,以防患者自伤或者伤人,在解除与不解除约束性行为之间多倾向于选择不解除,不但导致约束时间延长,同时也造成约束范围扩大[8,9]

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针对患者所出现的保护性约束指征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一旦患者出现保护性约束指征后护理人员即迅速采取干预措施,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积极做好相应的约束性准备并采取相应的约束措施,约束期间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对约束效果以及患者感受进行评估,详细填写和记录保护性约束记录表并书写护理记录单,护理人员做好患者以及约束用物交接工作,动态评价解除约束性行为的指征,针对不具备约束性行为指征的患者及时解除约束,从而能够缩短约束时间,减轻约束性行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10,11]

此次研究中,与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前相比,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后患者约束时长更短,约束次数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通过对比可知,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在维护患者安全健康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显著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护士长负责评估患者意识、身体状况、合作程度、行为表现等,提前将患者需要限制活动范围的情况告知家属,使患者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病情、限制活动范围的目的、部位、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限制活动范围前的解释工作,征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能够有助于推动保护性约束工作顺利进行[12]

综上所述,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房执行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对于促进精神病患者约束时间缩短及约束次数减少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使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婷,凌敏,姚韵靓.降级技术与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2,20(19):2654-2657.

[2]李相,杨晓丽,袁明.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23,40(9):1346-1349.

[3]代金枝,李建华,姚惠珍,等.精神卫生法下精神病患者身体约束评定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心理月刊,2022,17(16):8-10,57.

[4]唐焕芬,王利容,陈辉宽,等.非暴力危机干预对降低精神病患者约束率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0,28(6):159-161.

[5]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专家共识[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146-151.

[6]张梦倩,许冬梅,高静,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评估表[J].护理研究,2022,36(14):2466-2470.

[7]丁彦芝,李韬锋,晋盼盼,等.精细化护理模式在ICU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3,45(2):305-308.

[8]谢海花,屈辉,张娟,卢明.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5):677-678.

[9]高静,许冬梅,蔡壮,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22,37(20):19-22.

[10]陈玲,陈桂英,郑桂彬,等.心理干预联合保护性约束管理对降低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0):1554-1556.

[11]夏志春,叶君荣,肖爱祥,等.焦点解决缓和技巧培训减少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使用的效果[J].护理研究,2020,34(23):4248-4251.

[12]彭建燕,吴冬梅,杨海军,等.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J].上海护理,2021,21(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