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1
/ 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

赖钦华

信宜市池洞旺坡小学   5253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如何设计出既有效又具有针对性的数学作业,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

引言

数学作业是由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旨在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掌握多种学习技能,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设计有效性数学作业,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可谓一举多得。“双减”背景下,教师应针对有效性数学作业,关注学生的学情,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数学素养

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能够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合理设计作业量和难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独立思考和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定期检查和回顾学习进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通过定期检查和回顾,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作业兴趣不足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的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设计有趣的作业任务,能唤醒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化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忽视了数学作业的趣味设计,没有主动在数学作业中增添有趣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激发,被动学习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应付作业,盲目探究知识。

2.2作业形式单一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在遇到未知事物时往往会自己动手进行处理,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往往很少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类型的作业,仅是单纯的理论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作业内容产生厌烦心理,不仅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还会给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策略

3.1教师要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

数学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仅能在现实中看到,同时还可以在生活中实际运用,因此教师在“分层”作业模式下,可以根据数学实用性的特点为学生安排不同模式的作业。比如,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级的数学内容主要体现书本中的知识点,相对标记简单,但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印象,可以安排“动手制作”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教材和自己的理解来制作出相应的案例,这样通过亲手制作,小学生能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第二层为“生活实践”层,本层次主要将数学融入生活中,让小学生走到生活中去观察和体会,这样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学对生活的帮助,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安排“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实践的方式来为学生安排作业。第一层主要是锻炼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理解,让学生随意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标注出两种图形的尺寸和结构;第二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利用自己的画笔或者制作的方式展现具有“长方体和正方体”元素的生活物品,这样通过这两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将充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实践的形式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在作业中获得提高。

3.2合理控制作业量

作业量需要适中,过多或过少的作业都会影响作业的效果。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避免作业过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也要避免作业过少使得学生无法巩固所学知识。在合理控制作业量的原则下,我们应当追求作业的质量而非仅仅数量。高质量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作业真正起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特长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尽量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方式。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作业的反馈与评价。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并纠正错误。在评价作业时,教师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为了更好地控制作业量,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家长可以协助教师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支持。同时,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避免过度干预,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3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和提高的题目。在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下,教师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时,还应当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应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应更多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总之,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难度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引导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结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正视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由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通过对以往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积极性,对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18-21.

[2]陈玉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研究[J].学园,2022,15(2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