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孙宁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在微课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融入下,图形与几何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微课等教学手段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了如 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情景创设,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寻找与图形与几何相关的实际情境,将其作为课程的导入部分。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熟悉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图形元素,如操场的矩形、花坛的圆形等。这样的情境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图形面积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探索、比较和验证,这样的过程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图形与几何,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将宝藏隐藏在由不同图形组成的迷宫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来找到宝藏。这样的游戏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展示教室的窗户、黑板、课桌等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这样的引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意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观察并识别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呢?”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开始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观察结果和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探究情境。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卡片,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吗?”“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多少度?”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测量方法、推理过程等,通过相互讨论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理解。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迁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迁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避免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从而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已学过的知识,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可以平行四边形的高为桥梁,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教师还可以提供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技能,习题设计应包含综合性强的开放性题目,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学知识并用知识的良好习惯,避免机械学习,提高迁移能力。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考虑学生的个人知识和已有经验的作用,教师应注重以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为出发点,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索,从中获得规律和经验,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解题当中。

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四边形知识,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在角度或边长上发生变化后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鼓励他们自主提出问题和假设,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高是如何定义的?”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中,通过类比长方形的高,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一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的垂线段的长度。最后在类比迁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构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体系,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等。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包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画图等多种形式,练习题应涵盖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三、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应用性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组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性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深化对图形与几何概念的理解,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情境,确保活动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挑战性。同时,活动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学习周长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内的实地测量活动,如测量花坛的周长和面积、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等,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并绘制出相应的图形,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面积拼图游戏”的实践活动,准备多种多边形卡片,每个卡片上标注面积,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拼图师”,其余学生提供卡片。“拼图师”需要利用给定的卡片拼出一个更大的多边形,并确保所有卡片的面积之和等于目标多边形的面积,在规定时间内,比较各组的拼图成果和速度。最后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呈现一些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铺设地砖、计算农田面积等),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条件,确定所需的多边形类型,并利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将解决方案和结果汇报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评价。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语:总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根钬.小学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0.

[2]李佳欣.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