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的一些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6
/ 4

读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的一些思考

张晓丽

上海政法学院  (201701)

摘要:本文以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书为基础,讨论该书中的几个例子,并分享作者一些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教学 启发

一、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简介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书于2000年5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作者为Joan Pinkham。从书本开头“To the Reader”(《致读者》)可知:作者并不是一位汉语专家,但她一生都在学习英语并且是一名职业翻译(法译英),因此对翻译问题考虑甚多。在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作者在北京做了八年的译文修改工作,先是在外文出版社,后来在中央编译局(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本书的专业性保障不仅来自作者本人深厚的英语造诣,也来自她的两位得力助手:一位是作者的好朋友姜桂平(退休前任中央编译局英文处处长),她以改稿人的身份严格审查了本书出现的每一个例句;另一位是作者的先生拉里,他是一名作家和新闻学教授,曾多年在中国任教并从事译文修改工作。本书的目的,正如作者在“To the Reader”(《致读者》)所言,是为了“帮助翻译工作者以及其他直接用英语写作的人懂得如何在初稿中找出中式英语的部分并将其修改掉”,从而“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写作修改成为地道的英语, 就像一个受过教育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的一样。”

十几年前我初读该书,当时就认定是本好书, 值得认真再读。如今再次捧读,依然叹服是本好书,也发觉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篇幅所限,下文将摘取本书第一部分“Unnecessary Words”(“不必要的单词”)中的一些例子,一边谈谈自己的思考。

二、一些例子和一些思考

本书所举例子,A例为中式英语(Chinglish), B例为作者修改后供参考的地道英语。对此,作者在“致读者”部分写道:“... the proposed B version is not necessarily the only ‘correct’ one. Translation is not a science but a craft, and craftsmen in any field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s to the best solution to a given technical problem.”(“这里所提供的修改译文并不一定就是唯一‘正确的’译文。翻译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需要特殊技能的专业。每个专业的技术工人对于解决某个技术问题的最佳办法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

下文所引例子,皆出自该书,例子所出现的书页号码都在行末注明。为了行文方便,原文的某些英文表达将以中文直接表达,引用页码亦标注在后。

2.1 A :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B : 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                               (P.3)

   作者建议去掉“the pace of”, 理由是 “accelerate” 的意思已经包含了“to increase the pace of”。

个人思考:单读A,一般中国英语学习者是看不出什么毛病的,反而能理解得挺到位:“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而一经作者指出,才似有觉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本书同页就有另外一个例子: “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作者指出: “in agriculture” 属于冗余,因为“harvest”一词本身是“庄稼收成,收割庄稼”的意思,而“庄稼”自然是属于农业领域的。翻查字典,的确是这样,但也发现“harvest”一词还有比喻性质的用法,但是这个时候,就需要清楚标明所描述物品了,例如:“The appeal produced a rich harvest of blankets, medicines and clothing.”(呼吁的成果颇丰,收到了大量的毛毯、药物和衣服。)

2.2 A :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accomplis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overnight

B :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transform the whole society overnight   (P. 7)

作者认为:A句中,accomplish属于不必要动词,因为这样的动词“weak, colorless, all-purpose...having no very specific meaning of its own (没有具体的意思,看似百搭,实则缺少活力,表达乏力)(P.7)”。实际上,句子的动作全部体现在后面的名词中,因此应该将该名次动词化,同时去掉“accomplish”。

个人思考:理解A句对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没有丝毫问题:“我们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对整个社会的改造的”。但对比之下,B句显然更加简洁有力。然而,这样“不必要动词”几乎到处都是啊:在中国,老师甚至一些参考书还会特意把“get, have,make,give”这类词汇隆重推荐给学生们,就因为其“百搭”,美其名曰“万能动词”!学习者得此“秘笈”,用起来乐此不疲,口语里,写作中,屡见不鲜,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妥。殊不知,在资深英语专家眼里,这样的语言表达啰嗦、乏味、内容空洞,听起来就像“一个人要清很长一段时间的嗓子,才终于开始讲话一样(P.12)”。

2.3 A : the people have a strong aversion to graft, bribery, embezzlement, and    other dirty practices

B : the people detest graft, bribery, embezzlement, and other dirty practices                                                (P.33)

作者指出:A句中,strong是个强化词(intensifier),aversion是个词义较弱的词(weak word)。通常,“这样的组合目的是为了增强后面这个词的力量,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只有经验不足的人才会采用。(P.32)”B句中,作者以detest一词替换 “have a strong aversion to”,因为“英语词汇丰富,有经验的写作者一定会找出那个精准有力的词 ……(P.32)”

个人思考:读到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吃惊的:这也属于Chinglish? 书中还举了另外两个例子:1)与其用“extremely important”,不如从词义更强的“essential, imperative, vital, indispensable, crucial”这些单词里选,一个词就足够,清晰而有力;2)与其说“they absolutely wanted to”, 不如说“they were determined to,”“they had resolved to,”“they were bent on,”或者 “they insisted upon”。显然,能够如此选择,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语言储备。对于一般英语学习者而言,第一障碍当属语言储备贫乏,其次才谈到语言美感敏锐度不够。本书针对的虽然是语言美感敏锐度问题,但从Chinglish角度了解英语,对学习者而言,也会是强大英语储备的一大动力!

2.4. 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ok all possible eventualities into account when it made this policy decision

B.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ok all eventualities into account when it               made this policy decision                              (P. 27-28)

作者指出:eventuality的意思就是“a possible occurrence”(“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possible应该去掉。

个人思考:这样的修饰冗余,着实不易觉察。 其他类似的例子很多:advance forecast, new innovation, mutual cooperation, residential housing, positive guidance, female businesswoman,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an unfortunate tragedy,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 family relative,等等。第一次读到这些例子,吃惊之余还得略加分析。写文章的时候再看,这些例子的冗赘感似乎陡增,变得明显不少。可见,专家的细致提醒对学习者语言敏感性的提高有多么重要!

2.5 A: perhaps it will take a decade to accomplish this

   B: it may take a decade to accomplish this                      (P.45)

   作者指出:“perhaps”“maybe”“possibly”这三个修饰语表达的不确定意思,在英语中,一般是由情态动词“may”或者“might”来表达的。

个人思考:读到这个例子更是吃惊,心想:这样的话,干嘛还要学习“perhaps, maybe, possibly”三个单词呢?作者为了阐明她的观点,进而举了其他例子,并且援引了其他英语专家的观点。例如:福勒兄弟(the Fowler brothers)曾在1906年出版的 The King’s English[1]一书中表达过如下的观点:过度使用修饰性副词(例如:perhaps, possibly, probably, rather, a little, somewhat 等),是英国记者们的通病;报纸上每天都能看到修饰语泛滥这一现象,着实让人悲叹(P.46)!原来,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英语记者,也会出现这样的语言问题。我们外国英语学习者对此司空见惯,也就难怪了。

2.6 A : although the road before us is rough and bumpy, we believe that the favorable situation will continue

   B : although the road before us is rough, we believe that the favorable situation will continue                                     (P.66)

作者指出:A句中rough与bumpy是同义词,同时出现属于冗余,应该去掉一个词。

个人思考:看到A句,中国读者立马就能还原它的中文:“前方的道路尽管崎岖不平,但是我们相信好的局面还会继续。”原文“崎岖不平”不就是同义重复吗,译文为什么不能如实再现?作者显然明白中国读者疑惑之所在,所以在本章开始不久,就明确指出:“This sort of duplication is apparently acceptable in Chinese. It may even be necessary --- to avoid ambiguity, to reinforce meaning, to provide balance and symmetry, or just to satisfy the ear. But as we saw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 the presence of two words in Chinese is never in itself a 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for using two words in an English translation. (这类重复在汉语里显然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重复甚至有可能是必要的---为了避免歧义,为了加强语义,可以使语言显得对称平衡,或者只是为了听起来铿锵悦耳。但正如前面一章所看到的那样,汉语里出现两个同义词语这一事实并不能成为在英语译文中使用两个同义单词的充分理由。)”(P. 63)

三、对教学的启发

以上所引例子只是该书提供的众多例子中的几例。由于作者所举例子都是有根有据(“绝大部分例句来自初译稿,有些来自正式出版物”),加上作者解释得有的放矢,鲜活生动,所以细品之下,几乎每个例子都能使人有所领悟,受益匪浅。

从教学的角度,该书对我启发如下: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读此书。在“To the Reader”里,作者言明本书的目的是“帮助翻译工作者以及其他直接用英语写作的人懂得如何在初稿中找出中式英语的部分并将其修改掉”,大学英语教师虽然不是翻译工作者,也不是直接用英语写作的人,但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内容既涉及翻译,又涉及英语写作。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敏感水平和英语评判标准将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地道水平。教师如果阅读本书,至少在意识上会对“中式英语”保持敏感,不会对随处可见的“中式英语”麻木无感,听之任之,课堂教学也会直接受益。网络信息显示:该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指定参考用书。该书的影响和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在课堂自主演示活动中,要明确要求使用高质量的地道英语。这一点特别重要,是自主演示活动语言学习效果的有力保证!少了这个要求,活动就会充斥很多学生自己费时费力翻译过来的内容,教师即使察觉语言不够地道,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也来不及一一细品纠正。因此,在学生辨别力还不够强大的大学英语课堂,语言输入需要优先保证语言质量。

最后,语言学习是个不断接近完美的过程,没有止境。即使认真仔细阅读了该书,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会远离中式英语的错误。错误还是会有,但是随着学习者语言敏感度的不断提升,犯错几率会慢慢下降。没有完美的语言,但有相对而言让交流过程更为顺畅更富美感的语言。显然,作者Joan Pinkham写作此书的目的就在于此。


[1] The King’s English.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1.(First published 1906.) Fowler, H.W., and F. G. Fow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