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改进之思考——以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历史教学改进之思考——以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为例

李文龙 

屯昌县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                

  摘要:历史公开课是教师教学交流和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契机。通过本次公开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这块需要提升;本次教学设计中立德树人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贴近学生。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历史变得有趣,有味,有灵魂,同时做个有心的人,关注周边,关注生活,发现生活。“知所从来,方知所往”。通过教学公开课,这对我来说,以后备课教学设计都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师教学;贴近学生;学科综合

本学期4月初接到王老师的通知时,由我代表县里参加本年度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这次去参加省里比赛都是各个市县优秀历史教师,我想这是一个展示自身业务能力的很好舞台,也是一个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好机会,所以感觉动力十足,自然压力也不小。这次比赛,既让我取得的成绩感到兴奋同时也感到距离优秀教师教学这块有一定距离差距,还需要改进和努力。现在,我把这次教学比赛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好的做法做个小结。

一、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一)教育教学基本功的积累

这次去参加省里比赛主要有两个阶段,首先是笔试,试题考的非常综合,题型有:名词解释,阅读材料,提取史料价值,课堂诊断教师教学设计上课主题涉及初高中教材链接,给材料,出一道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要求有参考答案和解析。从笔试考后我觉得这样的考试真的很能体现一个教师基本功。首先,不但要对教材和历史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而且还需要历史知识的补充即多读书扩大知识面。其次,初中历史教师不能停留在初中教材上,而是要去了解高中教材,初高中知识链接。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一定要考虑了解学生的学情,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后,教师不但会要讲题,还要学会出题,出题时注意深度、密度和广度。就是题目不要过深,也不要过浅,符合教材的大纲,重点内容一定有。覆盖教材所有内容,有所侧重,有多种的题型可以选择,大纲要求的重、难点一定有,不是重难点可以作为填空或选择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二)团队协作,共商教材设计主题立意

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课的设计,我首先看下课程标准,明确教学大纲,然后看课文熟悉教材,挖掘教材,确定重难点,构思主题融入核心素养。当时在拔高升华主题这块设计比较难,我也从网上下载了其他老师做的课件。看看有没有值得我吸取值得借鉴地方。

在4月10日,我完成了初稿。利用早上上课时间进行了试讲。那天周六,县里好几个老师放弃休息的时间来帮我磨课,真的题感谢他们。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压力,这课代表大家智慧结晶啊。当时大家评课主要问题如下:

导入太过繁琐,没能直接进入主题,可以考虑用视频导入一段关于清明上河图影像,那个动态图,学生会更喜欢些,同时在在都市生活中繁华要引导学生看哪些,朝哪个方向看,给学生任务再明确些。课标角度对于元曲的流行,如何体现?后来我经过反思,从唐诗,宋词进行形式对比:工整对仗,押韵有律,到宋词的长短不一,逐渐自由化,再到元曲。加上我高中时候学唱过一首《月满西楼》的歌曲,我想公开课中高歌一曲,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方便学生理解宋词元曲,更接近市民文化。宋词到元曲由可以唱到可以演,而且结合元曲《窦娥冤》节选,对比宋词,已经非常通俗易懂,所以更加适合市民阶层,也更流行。

升华主题这块,经过苦思冥想,我也备了整个单元的课,最终把下一节课的部分内容——宋代科技前移,整合了教材。设计为三个主题就觉得非常好了。最终确定为三个主题分别是:第一篇:繁华都市品生活;第二篇,灿烂文化树自信;第三篇:以古鉴今谋发展。上课主题立意要确定下来,框架建构要完善,PPT细节到位人物刻画和市民阶层生活比较丰富多彩,宋词元曲史学基本知识点都落实到位了,但是这个课头重脚轻,PPT太多需要精简。后来把课件的大部分图片去掉,留下关键的几张来突出市民生活丰富与惬意。这样就更合理些。

二、教学要贴近学生接地气

(一).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趣味性,生活化。

历史有时给人印象是久远的,抽象的,模糊高深。在讲到宋代都市生活,学生寻找《清明上河图》一些小细节关于当时人们都市日常生活的画面,如:外卖哥,夏日冷饮,算命,酒楼等等,此外说唱,表演,木偶戏,蹴鞠,角抵,杂剧,夜宵等等,用一条线串联起宋人也会享受是丰富多彩生活。这样做让学生感受历史是有味的,似曾相识的印象。

(二).古今文化传承延续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在讲授到节日这一小节,我用古诗词引出,学生猜时要讲出依据.设计出抢答方案比较好。今天节日怎么过?这个学生要自己回答,然后经过对比发现古今过节差异性和相同点,这样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性和发展。课堂上讲述到瓦子,蹴鞠,角抵等概念时比较抽象,如果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出来,我提问学生这些类似我们今天的哪些活动,学生很容易回答到舞台戏,足球运动,日本相扑运动。教师抓住这个契机,为何发源于我国的这些活动走向衰落或消失了呢?同学该怎么做呢?如何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呢?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当堂讨论,或者可以当课后作业。

(三).关注学生,调动好学生,引导好学生

本次赛课是我第一次参加也缺乏经验,心理素质也不太稳定,在讲课中后半部分有些紧张,甚至出现了失误。其实上课中紧张中,那时确实也有些懵了。在强调时说错了,其实当时底下学生也有些小声议论。可能是我太担心讲课进度了,竟然忽略了学生的反应。当然,我觉得本次课堂较为一个亮点就是歌唱《月满西楼》,当时学生朗诵后有些低沉,我就说,老师给你们来唱一段宋词,然后你们觉好就推荐班级学生也朗诵一段。瞬间就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这也是让我比较难忘的,作为一名老师,不能仅仅只会教书,还要些个人才艺,这也说明新时代教师要综合发展才能适应需求。

三.学科交叉,综合能力教学培养

(一).关注学科和生活教学素材,做个有心教师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还有很多在生活工作中需要留意地方。比如平时注意收集有关课件的素材,这次在讲传统文化习俗这块,我找过本校美术刘老师,他为我提供剪纸,编织,刻板等照片素材。语文组老师为我提供汉服社汉服文化图片,汉语庙街等活动照片等等都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学上不在那么空洞,古今联系。

(二).历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学习他人优秀成果。

多关注一些历史教学公众号,历史教学网站和教学课件,有很多资源非常值得借鉴。比如:在语言这块,这次我所讲的结语就用了某老师说课的一段话。对都是文化的小结我们要感谢祖先,留下宝贵财富,在其他古代文明中断或或消失时候,我们中国人还可以与古人一起共享一座城,感受城市变迁;共品一首词,感受心意相通;共读一部史,感悟人生智慧。我们完全有理由比世界其他民族更充满自信......我觉得这句话写的真优美也能小结都市文化主题。

备课这块,我学会了主题框架设计构思,主干到细节,填充完善和环环相扣链接。化繁为简,课件内容求精经典。可以找些相关的论文资料关于这课内容的史学最新研究成果。

结语:通过本次公开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虽有不足,专业提升还需努力;教学设计中立德树人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贴近学生。转变教学方式,让历史变得有趣,有味,有灵魂;做个有心的人,关注周边,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历史之美来源于生活,历史之用在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