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3
/ 2

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价值

张晓婷

渭南市中心医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护理中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6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锻炼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其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价值

脑梗死指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一旦罹患该病,患者就会出现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症状,持续的缺氧状态会造成脑组织坏死,神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的自理能力降低,脑血栓、脑栓塞等等都是脑梗死的病理类型[1]。罹患脑梗死的患者,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差,因此临床护理需要围绕着给患者提供更具全面性和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为主,以此来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生活品[2]。偏瘫,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半身不遂,它属于运动障碍类型疾病,是脑梗死的典型症状,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年男性和老年人更容易引发脑梗死偏瘫,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降低,自身安全及生活品质也会受到严重危害[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在脑梗死护理中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作用和价值,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6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为56~88岁,平均年龄为(70.28±3.16)岁;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5~88岁,平均年龄为(69.62±3.0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脑梗死和偏瘫症状;所有患者均满足康复训练的基本条件;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无法配合实践研究的患者;中途转院的患者。

1.2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等等。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如下;第一,翻身训练:受疾病的影响,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因此会出现肢体肌肉松弛和静脉血流受阻等情况,护理人员要每隔两小时给患者翻身一次,并且指导患者按照正确的姿势躺卧或坐立。第二,按摩:护理人员每日都要给患者按摩四肢,每次30分钟,以此来加快肢体血液循环速度,促使肌肉组织能够得到放松。第三,训练患肢: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他们合理调整体位,通过反复练习卧位、坐位和站位等步骤来训练患肢,以患者的耐受力为标准调整训练强度,防止引发其他并发症。第四,坐位训练:待患者的肌肉力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后,护理人员可以让他们自行从病床上坐起,并且下床坐轮椅,最初的训练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即可,待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后,慢慢将训练时间调整到半小时以上。第五,站立训练:护理人员需要联合家属的力量,共同给予患者帮助和支持,带领他们练习站立姿势。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患者的耐受力超出承受范围的话,应当及时停止训练。第六,步行训练:待患者能够自行站立后,可以指导他们进行步行训练,可通过缓慢地步行来逐渐恢复行走功能,这个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的全程陪伴,预防患者摔倒。

1.3 观察标准

1.3.1 应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分数与能力呈正相关;应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数与功能呈正相关。

1.3.2 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等三项标准。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当P小于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

FMA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3

45.32±6.13

73.27±7.66

33.17±2.24

81.03±5.62

对照组

33

45.47±6.21

64.18±6.24

33.55±2.61

73.18±4.32

t

-

0.100

5.285

0.635

14.157

P

-

0.923

0.000

0.528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3

15(45.45%)

17(51.52%)

1(3.03%)

32(96.97)

对照组

33

12(36.36%)

14(42.42%)

7(21.21%)

26(78.79)

x2

-

-

-

-

5.121

P

-

-

-

-

0.024

3 讨论

据调查显示,现阶段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给予患者单纯的治疗虽然能够改善病情,但是对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方面却没有明显帮助,因此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肢体康复训练护理,通过规范患者坐位、站位、卧位姿势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加上锻炼患者肢体动作的方式,能够促进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4]。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合理调整运动强度,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心理支持,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5]。本次研究指出,予以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观察组,其自理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总而言之,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优化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冯莉, 唐开第.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分析[J]. 大医生, 2022, 7 (20): 133-135.

[2]曹贝.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2, 10 (15): 106-108.

[3]薛新琴.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评《神经内科临床护理》[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26 (8): 836-836

[4]庄丽芬.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 (18): 51-53.

[5]柳青青, 万倩倩.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 (27): 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