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湿地建设的生态手法构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3
/ 3

论如何通过湿地建设的生态手法构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计春喜

衡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4000

摘要: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生态湿地修复工程蓄洪区,察看巢湖水势水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洪水退后,要防止蓄洪区内出现水退人进的现象。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不能同自然争夺发展空间。八百里巢湖要用好,更要保护好、治理好,使之成为合肥这个城市最好的名片。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文章通过回顾湿地建设由来与目的,阐述如何通过“净化、营造、联系” 三个方面的生态手法,改善湿地汇入滇池草海的出水水质,促进鸟类和两栖类等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减轻自然风景区的生态负荷压力,最终构建自我循环、自我恢复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手法;多样性

1.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湿地,作为连接陆地与水域的独特生态系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于全球生态保护的议程之中。它们不仅拥有复杂的水文循环、特殊的土壤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扮演着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缓解洪水、稳固土壤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角色。湿地如同自然界的净化器,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城市居民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窗口。鉴于湿地的不可替代价值,国际社会通过《湿地公约》确立了对湿地保护的共识[2],并自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被定为世界湿地日,以此提升公众意识,强调湿地保护对人类福祉的意义。湿地的这种全球性认可,进一步证明了它们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具有重大意义。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湿地生态系统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如污染、围垦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也被视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休闲空间、增强城市韧性的宝贵自然资源。因此,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成为了城市生态保护建设的核心议题。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工程手段,如合理配置湿地植物、改善水系、建立生态监测体系等,旨在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提升其生态服务价值,同时为城市构建绿色、生态的公共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建立

中国在湿地生态系统建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极响应全球生态保护的号召,致力于生态恢复与建设的全面发展。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充分考虑到湿地的多功能性,旨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同时兼顾美学价值与经济成本,力求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十八联坪湿地作为国内湿地建设的典型示范项目,其修复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湿地生态恢复实践中的积极探索。该项目总面积达到3.21平方公里,总投资近亿元,自2018年4月启动至2019年6月首期工程完成,展现出我国在湿地保护与修复上的决心与效率。首期工程覆盖区域内,以芦苇、杉树、柳树等本土植物为主,经历2020年洪水考验后,这些植被展现出良好的自然恢复力,验证了生态恢复策略的有效性。该湿地设计独立,通过店子口涵洞引入水流,经由表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借助既有水利设施排向外部,避免对中心区域造成影响,实现了对生态需水量的精准调控。

十八联坪湿地建设的具体实施涵盖了多维度的生态策略:一是湿地植物的科学配置,总面积2.2平方公里内,乔木、灌木与水生植物各司其职,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湿地植被体系;二是水系的综合整治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新设补水渠道、排水系统及道路网络,以及简易进出水设施,提升了湿地的整体运行效率与管理便利性;三是水质监控体系的建立,于湿地进出口安装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确保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与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独特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国际湿地公约对此有着明确界定,囊括了从自然到人工、从淡水到咸水、从静态到动态的各种水体区域,甚至包括珊瑚礁和洞穴等特殊地貌,形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标准,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统一框架[1]。中国在湿地保护行动中,不仅遵循国际公约精神,还紧密结合本国实际,创新实践,通过十八联坪这样的具体项目,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路径,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湿地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湿地建设工程的目标与措施

3.1湿地建设目标

滇池草海湿地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守护这片珍贵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致力于生态功能的全面恢复与提升。这项工作不仅关乎湿地自身的健康与可持续性,也深刻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品质与城市发展的走向。保护与修复策略围绕着几个关键点展开:一是确保湿地生态结构的稳定,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生态工程技术,促进退化区域的生态复原;二是严格控制入湖水质,借助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拦截并净化陆源污染物,为滇池构建一道坚实的生态防护线;三是推动湿地内部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增强其自然调节及自净能力,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湿地与城市界面的融合,旨在创建一个既符合生态原则又富含人文魅力的公共空间。这意味着,绿化配置不仅要考虑生态效益,也要兼顾美观与季节变化,打造出层次分明、四季各异的湿地景观,使之成为昆明城市形象的一张绿色名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升滇池周边的文化氛围与经济活力,吸引更多关注与投入,为湿地保护注入更多社会动力。更重要的是,湿地建设被视作一座生态桥梁,连接自然与城市居民,让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处静谧之地,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增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参与。通过这些努力,滇池草海湿地将不仅是一个生态修复的典范,也将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增强人与自然联系的重要平台,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制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

3.2生态手法的运用

在湿地建设的实践之中,生态手法的应用体现了一种跨学科智慧的融合,核心在于借助并加强湿地自身强大的生态恢复力,同时辅以科学的人工干预,旨在减轻自然环境承受的压力,让那些曾经受损或荒废的自然资源得以重生,进而培育出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修复,也是对生态设计理念的深度实践。湿地的净化机制,虽然本质上依赖于其天然属性,但单纯依靠自然状态往往难以满足快速有效的生态修复需求。因此,策略上融入了精心设计的绿化布局,作为构建自然景观的基石,同时,通过细致入微的地形规划与设计,重塑区域内的陆地与水域环境,力求再现原始生态场景。这种设计不仅仅追求视觉上的自然美,更在于恢复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环境。微地形设计在此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精心计算的缓坡(坡度控制在1:3至1:5之间),巧妙地引导地表水流,模拟自然界中雨水的自然渗透与径流过程。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管理雨水,减少洪涝风险,还能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条件,促进地下水补给,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在某些区域,特意设置的低洼雨水花园成为了自然雨水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收集并过滤雨水,减少污染物直接流入水体,同时也为湿地增添了更多生态与观赏价值,使人工干预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

3.2.1回归自然——联系

在城市湿地建设中,回归自然并建立生态联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旨在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城市虽为人造环境,却不能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与价值,尤其是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因此,湿地建设不仅仅是人类追求自然美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态责任,需在规划与设计中融入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促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湿地设计应追求景观的自然形态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这不仅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也是对野生动物生境保护的必要举措。通过模拟自然生态过程,创造出既适合人类休闲又适宜动植物繁衍的环境,湿地成为了一个生动的生态课堂,展现了生命多样性的魅力。特别地,设立保育岛作为鸟类及其他生物的自然栖息地,是构建生态联系的创新实践。岛上通过科学布置鸟巢、水巢等人工构造物,吸引本地及迁徙鸟类、水禽、昆虫等多种生物,形成了一个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这样的设计不仅为不同物种提供了繁殖与休息的场所,也促进了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与生态平衡,增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育岛作为生物多样性展示的窗口,无形中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教育和启发公众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成为连接人类与自然多样性的桥梁。

4.生态手法在湿地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4.1净化:提升水质与生态自净能力

湿地作为自然界中卓越的水质净化器,其净化机制蕴含于土壤、植被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之中。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设计与构建中,强化这一自然净化能力,对于提升水质、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科学规划下的湿地净化系统,巧妙融合了多种湿地类型,如潜流湿地与表流湿地,每一种都扮演着独特的净化角色。潜流湿地通过地下水流过根系与介质层,有效滤除悬浮颗粒物,同时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及营养盐的降解。而表流湿地则直接展示了一幅水生植被与开放水面交织的画面,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不仅以其密集根系直接截留杂质,还为水体中营养物质的生物吸收提供广阔平台,由此构建起一条条高效的净化走廊。这些植物不仅是水质净化的功臣,亦是众多水生生物的家园,它们的存在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网络,进一步巩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浮岛技术的引入,为开阔水域的水质改善带来新的视角。这些漂浮于水面的绿色小岛,通过精心挑选的水生植物种植,不仅美化了湿地景观,更为水体净化提供了一种创新而直观的解决方案。浮岛上的植物根系犹如无数细密的过滤器,吸附并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过度生长,避免了水华现象的发生,使得水体清澈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浮岛下方形成的微环境,为水下生物提供了额外的遮蔽与栖息地,进一步激活了水下生态系统的活力。

4.2营造:生态多样性与景观构建

湿地生态营造的核心,在于通过细致规划与设计,实现生态多样性的提升与景观美学的构建。植被配置方面,遵循自然法则,依据湿地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生态需求,精心挑选并科学布局本土植物群落。这包括从高大的乔木到低矮的灌木,再到繁茂的草本植物,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结构,这样的植被搭配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与觅食环境,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构建生态廊道是连接湿地内外部生态网络的关键一环。通过建立连续的绿色走廊,如同自然界的桥梁,将原本孤立的湿地斑块紧密相连,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的迁徙路径和物种交流的平台。这样的设计策略有助于基因流动,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韧性,同时也为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奠定了基础。在湿地内部或边缘精心布置的生态岛屿,如同镶嵌在水面上的绿宝石,专为满足特定物种的需求而设计。例如,为鸟类建造的人工巢箱和为两栖类恢复的特定湿地植被区,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安全的繁殖与栖息场所,还成为观察与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实验室。这些岛屿不仅是物种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湿地观赏价值与教育意义的有效方式,使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4.3联系: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关键在于建立湿地与城市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湿地公园内部构建生态教育中心,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学习自然知识的平台,更是一个提升环保意识的重要基地。观鸟台等观察设施的设立,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激发了大众对湿地保护的热情与参与感。通过精心设计的标识牌,以及结合现代科技的互动展览,湿地的故事与生态价值得以生动展现,加深了公众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一种积极的环境伦理观念在城市居民中传播。另一方面,湿地建设不再是孤立的生态保护行为,而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融合。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被巧妙整合进城市的雨水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雨水调蓄与净化的角色,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湿地如同城市的自然海绵,吸收并缓慢释放雨水,这一过程既保障了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也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湿地作为城市中的“绿肺”,通过其丰富的植被覆盖与水分蒸发冷却效应,调节了局部微气候,显著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环境条件。此外,湿地与城市绿色交通网络的结合,鼓励了低碳出行方式,比如构建环湿地的步行道与自行车道,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绿色通道,也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5.结语与展望

湿地建设,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深刻映射出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尊重。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人们愈发向往自然,渴望在高楼大厦间寻得一片绿洲,感受生命的律动,体会与地球其他生命共享空间的温馨。湿地建设正是这一愿景的实体化,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利用科技和智慧与自然合作的能力,更强调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湿地的构建,依托于对自然生态循环的深刻理解,通过模拟与增强自然净化过程,激发生态系统的内在恢复力,使得曾经受损的环境逐渐恢复活力。这一过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修复,更是心灵与自然链接的重建,让人在繁忙都市中仍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意识到人类并非地球的唯一主宰,而是众多生命共存的一员。

面对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湿地保护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净化、营造、联系”策略,湿地建设不仅恢复了自然景观,更为城市带去了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不仅美化了城市,更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体现了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哲学。

总之,湿地建设不仅关乎环境修复与生态平衡,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提醒我们,城市的未来不应是自然的牺牲品,而应是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典范。在湿地的怀抱中,人与鸟类、鱼类及其他生物共享的家园,正逐步成为现实,证明了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也能够保留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共同守护这个蓝色星球的美丽与繁荣。

参考文献:

[1]王嘉会.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湿地的生态恢复[J].新农村(黑龙江),2018

[2]马逸清. 湿地绝不是荒地——国际湿地公约简介[J]. 自然资源研究, 1984(02):7273.

[3]秦晴.昆明恢复滇池湿地生态.中国绿色时报[引用日期20190213]

[4]孔维尧. 城市绿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J]. 园林. 2012. 000(003):4447.

[5]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世界湿地日.湿地中国[G].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