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阅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7
/ 2

基于深度阅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

张皓

成都东部新区周家学校  641423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之一,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本文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深究文本细节、创设合理情景、冒犯编者权威等深度阅读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课文,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落实这一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关键词:

思辨;文本细节;情景;深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之一,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提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批判能力。本文就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相关课文为例,从深究文本细节、创设合理情景、冒犯编者权威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教师如何基于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一、深究文本细节

在日常的教学中,或迫于学术权威的压力,或屈从于大众的判断,或木讷于僵化的知识体系,或畏惧其繁杂和琐碎,教师对于教材文本的解读难免粗略其大概[1],在错失了对文本细节击节叹赏的雅趣之际,也错失了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机会,特别是基于深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对于细节的把握和玩味,是提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的重要途经。

以《活版》为例,文中记述到“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目前学界这于句话的理解,要么语焉不详,如《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是“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这种理解看似清晰,但实际上既没有说清楚用胶泥是如何刻字印的,也没有说清楚“薄如钱唇”的主语究竟就谁。假如认为这个主语指的是整个“泥”字印的话,那么在这样薄的泥片儿上雕刻文字,岂不是一刀就刺穿了吗?于是,一些学者进一步解释,认为这句话是说“在胶泥上雕刻文字,刻字的立体线条深度薄如铜钱的边缘”[2]。但一般而言,但凡论及“深度”都只能指从外向里或者自上向下的距离,而原文“薄如钱唇”的“薄”字,只能针对扁平物体的上下两面距离小而言,且与“薄”相对的是“厚”而不是“深”。

因此,教师只要善于抓住课文的这些诸多不起眼的细节,能不失时机地在这些学生几乎不疑之处巧妙地设计问题,文本自然就能足够吸引学生,学生的主动思考情绪必然被激发,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必然得到训练。

二、创设合理情景

部编本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所编选课文绝大多数早已是中国文学长廊里的经典之作,前人的解读也是累牍连篇。但尽管如此,许多经典作品依然存在许多的争论,时至今日还在被不断地研究和解读。因此,课文的解读空间非常广阔,只要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情景,定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比如,教师在解读《故乡》一课时,总是会认为文中“我”(即迅哥)等同于鲁迅本人[3],竟然无视课文的体裁是一篇小说;也总是认为小说中的闰土正是由于他满脑子封建伦理道德、麻木守旧,和满脑子的封建迷信思想、麻木愚昧,以及他情感方面的麻木迟钝,于是成为被“我”最为诟病的故乡人物,从而忽略中年闰土的这些“丑陋”思想和性情都是由“我”这个城市启蒙知识分子的叙述来建构完成的事实。因此,教师在教授《故乡》一课时,可以创造性地设计“解构我的叙事逻辑”这一合理情景从而来揭示鲁迅的创作意图:

老师:由于“我”的启蒙立场,势必拥有启蒙话语的霸权,极有可能导致对乡土社会生存世界的遮蔽。下面,你可以站在乡民的立场上,寻找“我”叙事逻辑的破绽,为中年闰土的思想和性情做辩护。

学生:我认为闰土思想并不麻木守旧,不见得保守封建伦理道德:按照规矩,闰土按照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礼节称呼“我”为老爷,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当时“我”的家景已经穷困到连祖屋都要被卖掉然后求食异乡,“我”已经不具备“老爷”那般的身份和地位,故乡其他人不再敬重“我”,像杨二嫂之流甚至可以当面恶毒地挖苦贬损“我”。所以闰土这一声“老爷”其实是出于对“我”这位儿时玩伴的真挚情感,是想要维护“我”的自尊心;

老师:鲁迅把小说的叙事者设定为一个处处犯错的人其创作意图是什么?

学生:《故乡》这篇小说反映了鲁迅明显意识到了启蒙自身存在的问题,承载了他对启蒙和思想革命路径的反思,认识到了闰土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需要的是政治解放和经济翻身而不是其它。

由此可以发现,教师只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创设合理的情景,定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并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提升其自身的思辨和批判能力。

三、冒犯编者权威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虽然具有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汇集古今、涉猎中外等特点,但是有些课文编者实际上是做了删改的,这样一方面尽管契合了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势必造成或多或少偏离文章本意的弊端,给学生理解文意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作为教师,在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时,万万不可抱怨,而是应该抓住这一时机,不惧编者权威,创造性地去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如,《谈创造性思维》这篇课文,从文献角度考索其文本的源流,美国人罗迦·费·因格的专书《当头棒喝:如何激发创造力》是原本,经日本作家城山三郎节译改编、中国学者转译、教材编者修改后编入我国统编教材九上相对集中编排议论文的单元,其文本内容早已不是英文原著的原貌。因而,以比较严格的文体标准进行文本解读,课文的论述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然可以不惧教材编者的权威,大胆地向学生指出其编选的问题,然后巧妙地进行如下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

任务一:中日编译指谬,批判文本疏漏

老师:以比较严格的文体标准进行文本解读,课文的论述明显存在诸多问题,结合所学的文体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我认为问题本文的核心概念混同,违背同一律。梳理《谈创造性思维》中的主要概念可知,“创造力”“富有创造力的人”“创造性思维”这三个概念在行文过程中多次发生概念混同。比如,第4段段尾提出疑问“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第5段的回答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知识渊博。”仅就回答的内容来说,这个论断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与前述问句统一起来看,文脉跳跃性过大,显然是答非所问。因为,作者把“创造性的思维”替换为“富有创造力的人”,前后概念不一,导致问与答不在同一条逻辑线上。

任务二:重构论述思路,创写课文内容

老师:请同学们参考第13段重新确立标题,并从课文内外择取适切材料,完善推理过程,再度建构完整论述思路。

事实上,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里像这样的删改文还有很多,教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恰当利用,把文本瑕疵转换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设计深究文本细节、创设合理情景、冒犯编者权威等深度阅读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课文,那么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克琦.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深度阅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1,(2).

[2]李致忠.《梦溪笔谈》所记毕昇泥活字印书法释论[J].中国印刷2002.

[3]刘思源.鲁迅的故乡情结[J].鲁迅研究月刊.2002,(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