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一直受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将阅读和写作作为两个独立板块分开来教学,忽视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围绕文章内容,抓好读与写的结合点,积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优化语文教学策略,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有更深刻的认知,使学生获得更多练笔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赢。

  • 标签: 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网状黄斑病变(RMD)与慢性肾病(CKD)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2019年2—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纳入至少1眼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上存在视网膜下疣样沉积物患者36例71眼作为RMD组,连续纳入至少1眼确诊为早中期AMD患者29例50眼作为非RMD组,连续纳入双眼眼底正常的志愿者32例64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计算估算内生肌酐清除率(eCcr)与eGFR,通过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值。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RMD发生的相关因素及RMD与CKD之间的关联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RMD患者eGFR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的关联性。结果RMD组受检者eGFR值为(66.40±27.58)ml/(min·1.73 m2),明显低于非RMD组的(84.40±20.91)ml/(min·1.73 m2)和健康对照组的(87.64±22.32)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GFR降低与RMD患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比值比(OR)=0.973,95%置信区间(CI):0.954~0.992,P=0.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关联在eGFR<60 ml/(min·1.73 m2)(CKD期)显著(OR=6.482,95%CI:1.543~27.236,P=0.011)。RMD组患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值明显低于非RM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MD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值与eGFR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38,P>0.05),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与eGFR水平呈中度正相关(r=0.457,P<0.05)。结论CKD与RMD存在关联性,这种关联可能来源于全身性微循环障碍的混杂效应。

  • 标签: 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 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病 网状黄斑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构建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收集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4—12月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用前及2020年4—12月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用后的患者导管管理及医院感染相关数据,比较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前后导管记录准确率、导管日常护理质量符合率、重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分析现阶段应用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手工输入两种方法下导管信息记录的耗时,并通过半结构访谈调查现阶段护士对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使用体验。结果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后,导管记录准确率由89.96%(22 491/25 001)上升至96.09%(30 897/32 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日常护理质量符合率由89.81%(22 453/25 001)上升至95.94%(30 849/32 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系统应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士使用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下的导管记录耗时少于计算机手工输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8±0.28)min vs. (1.78±0.50)min,P<0.05]。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护士对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使用体验较好。结论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护士提供了系统化、便捷化、规范化的导管管理方法,该系统的使用体验较好,能提高护士导管记录的准确性及导管护理质量,缩短导管记录用时,但对其是否有助于降低重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留置导管 全生命周期管理 护理信息系统 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HFNC在COPD患者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使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4篇英文文献及4篇中文文献,样本量为5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组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在24 h心率[WMD=-2.65,95%CI(-7.17~1.86),P=0.25]、24 h平均动脉压[WMD=0.45,95%CI(-3.10~4.00),P=0.80]、24 h动脉血氧分压[WMD=-0.08,95%CI(-0.89~0.74) P=0.85]、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WMD=-0.96,95%CI(-2.29~0.36),P=0.15]、24 h氧合指数[WMD=0.87,95%CI(-4.85~6.58),P=0.77]、ICU住院时间[WMD=-0.83,95%CI(-1.79~0.14),P=0.09]、气管插管率[RR=0.98,95%CI(0.58~1.64),P=0.93]、误吸发生率[RR=0.30,95%CI(0.08~1.18),P=0.08]及28 d病死率[RR=1.12,95%CI(0.61~2.03),P=0.72]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创机械通气相比,HFNC能够降低COPD患者的24 h呼吸频率[WMD=-0.78,95%CI(-1.48~-0.08),P=0.03]、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RR=0.14,95%CI(0.05~0.39),P=0.000 1],改善24 h动脉血pH值[WMD=0.03,95%CI(0.01~0.04),P<0.01]。结论与无创机械通气相比,HFNC能够降低COPD患者24 h呼吸频率、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24 h动脉血pH值。但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本研究结果加以验证。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Meta分析
  • 作者: 任奇 褚哲 程璐 程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广州510120,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网状黄斑病变(RMD)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特征和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19年2至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者资料,连续纳入至少1只眼确诊为早中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31例(54只眼)为AMD组,连续纳入至少1只眼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图像存在视网膜下疣样沉积物者33例(62只眼)为RMD组,同期连续纳入50~83岁的双眼眼底正常志愿者32例(64只眼)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谱域OCT检查并分析各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F)和黄斑中心凹颞侧(T)、鼻侧(N)、上方(S)和下方(I)2 mm的外层视网膜(ORL)、内层视网膜(IRL)、脉络膜的厚度特征,分析RMD黄斑区ORL厚度与脉络膜厚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χ2检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RMD组黄斑区F、T、S、I位点ORL厚度相较于AMD组和HC组明显变薄,以F位点最为明显[RMD组、AMD组和HC组分别为(90.27±8.93)、(98.04±11.7)和(97.19±7.02)μm;P<0.01]。在自变量包括了黄斑区F位点ORL厚度、性别、年龄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黄斑区F位点ORL厚度与RMD患病之间存在关联(比值比=0.926,P<0.05)。RMD组黄斑区ORL和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其中F位点ORL和脉络膜厚度RMD组分别为(90.27±8.93)和(163.21±72.43)μm;AMD组分别为(98.04±11.7)和(235.34±64.15)μm;HC组分别为(97.19±7.02)和(240.08±62.27)μm;P<0.01],但两者间没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多个位点的线性关系不显著;RMD患眼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与黄斑区F、T、S位点的ORL厚度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 =0.487,0.722,0.467,P<0.05)。结论RMD患眼黄斑区的ORL较健康眼及不伴RPD的早中期AMD患眼更薄。RMD患眼黄斑区ORL变薄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降低相关。

  • 标签: 黄斑变性 视网膜小疣 中央凹 视网膜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网状黄斑病变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期间进行不同的温度设置,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入住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行HFNC的90例AHR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A组(T=31℃)、B组(T=34 ℃)和C组(T=37 ℃),每组30例。采用VAS、Borg量表比较3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呼吸困难程度,并比较3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应用HFNC 2、12 h后,B组患者的VAS和Borg量表得分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应用HFNC 12 h后的VAS得分高于应用HFNC 2 h后,Borg量表得分低于应用HFNC 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NC不同温度设置会影响AHRF患者的舒适度、呼吸困难程度和满意度,其中以34 ℃为较为合适的温度。随着时间的进展,护理人员应及时干预以维持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其呼吸困难程度,为临床应用HFNC提供指导。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舒适度 呼吸困难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重症医学科护士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开放性探视制度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此ICU探视制度的推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制《ICU护士对ICU实行开放性探视制度的态度》问卷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至12月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匿名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在ICU(包括专科ICU,但不包括普通病区的重症病房)一线工作且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的在职护士;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信息以及对ICU实行开放性探视制度的态度及其相关潜在影响因素等35个条目。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开放性探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1 558份,回收有效问卷1 546份,回收率为99.2%。1 546名调查对象中32.2%赞同实行ICU开放性探视制度,41.3%反对,26.5%持不确定态度。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探视会增加患者感染风险及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难度〔反对:β=1.327,95%可信区间(95%CI)为0.242~2.413,P=0.017;不确定:β=0.697,95%CI为0.244~1.151,P=0.003〕,提升护士的职业满足感(反对:β=-1.406,95%CI为-1.750~-1.062,P=0.000;不确定:β=-0.748,95%CI为-1.030~-0.466,P=0.000),使家属能随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对患者有价值的信息(反对:β=-0.644,95%CI为-1.048~-0.240,P=0.002;不确定:β=-0.422,95%CI为-0.721~-0.124,P=0.006),家属能辅助护士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不确定:β=-0.465,95%CI为-0.729~-0.202,P=0.001),减少护士治疗护理患者的时间(不确定:β=0.349,95%CI为0.052~0.646,P=0.021),同时家属的陪伴利于患者康复(反对:β=-0.593,95%CI为-1.166~-0.019,P=0.043),并能增强患者的生存意志(反对:β=1.293,95%CI为0.426~2.159,P=0.003),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反对:β=-0.981,95%CI为-1.431~-0.531,P=0.000)。上述各指标是ICU护士对开放性探视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目前我国ICU护士已认识到开放性探视对患者的早期康复、生存意志及满意度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认为我国ICU开放性探视制度在预防患者感染风险、消毒隔离、增加护理人力及治疗护理患者时间等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开放性探视 横断面研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向。变电站建设过程中,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技术含量,提高了变电站内部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调试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发展和创新。本文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式与运用的一些关键问题。

  • 标签: 智能化变电站 继电保护调试 GOOSE调试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增长的迅速,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监督,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质量监督 发展
  • 简介:为提高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的营销能力,解决派单式营销在实践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高派单式营销的针对性,在全区范围内亟需建立竞争性信息管理体系。这对于提高派单式营销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支持区公司和各市分公司的营销决策,既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 竞争性信息管理 营销能力 工作效率 营销决策
  • 简介:2005年,广西区电信公司的法律工作指导思想为:在集团公司法律部和区公司党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在广西电信法律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确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法律风险的管控能力,提高公司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资源配置 精确管理 广西电信公司 法律保障体系
  • 简介:在集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广西电信本地网BPR正走过一条创新务实,逐步深入,高效推进的渐进变革之路:我区桂林、玉林、百色试点本地网坚持BPR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组织保障,定位准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南宁等9个本地网也已全面启动BPR。目前,广西电信已进入BPR全面推进和持续改进的实施阶段。BPR作为广西电信阶段性改革的项目实施起到了突破作用,而如何将BPR

  • 标签: BPR 广西 电信本地网 推进 玉林 动态管理
  • 简介:2003年10月,我区桂林、玉林、百色市分公司作为中国电信集团和区公司BPR流程第三批试点本地网,正式启动BPR流程重组项目。2004年6月10日,BPR试点项目通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的T1值验收。

  • 标签: 2004年 广西电信公司 BPR 试点本地网 流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