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腔内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对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内膜息肉检查的筛查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宫腔镜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照组采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观察组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诊断技术,评估结果与手术病理为对照,对比诊断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经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对比,观察组检查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等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内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诊断准确度、敏感度较高,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超声三维 多普勒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
  • 简介:摘要: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政治生态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质量。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完善作用”的发挥。文章对新时代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加强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为高校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新形势 高校 纪检监察 队伍建设
  • 简介:摘要: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地基是一个常见的挑战。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软弱地基可能会导致道路桥梁的沉降、变形甚至失稳,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基于此,以下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道路桥梁施工 软弱地基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之一,教师需要认识到“双减”的重要性,并综合其要求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中,为了做好教学优化,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的提升入手,做出趣味举措的设计,想办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需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展示的优化入手做出分析,立足于现阶段教学的基本设计做出拓展,想办法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过程,实现有效展示的合理设计;还需要融合“双减”对作业调整做出的要求,以“减负提质”为核心,做出课后作业的设计革新,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增添助力。

  • 标签: 双减 初中物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科技的进步,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更加先进,形成了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供电环境,这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用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化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将系统中的故障设备挖掘出来,迅速隔离于电路,从而给予电路的整体安全一定的保证,并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电力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也很难使人们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应合理使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以此来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 标签: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型凝血标志物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对儿童脓毒症诊断和出院预后的预警效能。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脓毒症(包括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5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于诊断脓毒症当日检测sTM、t-PAI·C和传统凝血指标。另选择20例行包皮环切患儿为对照组,于纳入当日检测上述指标。脓毒症组患儿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儿童脓毒症及出院时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预测儿童脓毒症诊断和预后的效能。结果59例脓毒症患儿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61(22,136)月龄。存活组44例,死亡组15例。20例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107(94,122)月龄。脓毒症组患儿sTM和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9,17)×103 比9(8,10)×103 TU/L,10(6,22)比2(1,3)μg/L,Z=-2.15、-6.05,均P<0.05]。t-PAI·C诊断脓毒症优于sTM,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6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 μg/L、12×103 TU/L。存活组患儿sTM水平低于死亡组[10(8,14)×103 比17(11,36)×103 TU/L,Z=-2.73,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M是脓毒症出院时死亡的危险因素(OR=1.14,95%CI 1.04~1.27,P=0.006)。sTM和t-PAI·C对预测脓毒症死亡预后的AUC分别为0.74、0.6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103 TU/L 、6 μg/L。sTM联合血小板计数预测脓毒症死亡预后AUC为0.89,优于sTM和t-PAI·C。结论sTM和t-PAI·C对诊断儿童脓毒症和预测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血栓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对儿童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救治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肝移植术后因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过。重症超声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全过程。结果重症超声在床旁评估患儿的肺部和血流动力学状况,结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指导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流动力学管理、抗感染策略选择及脱机等各环节,最终患儿救治成功。结论重症超声可全面评估重症患儿的呼吸、循环和器官功能,深化PICU医师对重症疾病病理生理的理解,在治疗的过程中体现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 标签: 重症超声 儿童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以改善脑灌注为目标的儿童顽固性血管麻痹性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顽固性血管麻痹性休克患儿的救治过程,以重症超声指导改善脑灌注。结果以改善脑组织灌注和恢复组织氧供为目标的诊治过程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以重症超声为基础的多模态监测,有助于儿童重症医生优化脑灌注,改善脑功能,实现灌注导向的休克精准治疗。

  • 标签: 重症超声 休克 脑灌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例典型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救治,重症超声深度融合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诠释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理生理改变,并施予准确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超声从大循环到器官血流的连续动态评估,指导脓毒性休克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结局。结论重症超声贯穿于整个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其在重症治疗中是基本而又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重症超声 脓毒性休克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和重症超声导向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pARDS患儿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过程,在救治过程中采用EIT和重症超声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结果EIT指导肺复张和最佳呼气末正压滴定,重症超声评估p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部状态,指导右心保护通气和循环保护通气的实施。最终患儿成功救治。结论pARDS保护性通气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肺保护通气走向右心保护和循环保护通气的理念,最终达到对肺血管内皮的保护。EIT和重症超声丰富了对p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和对保护性通气的理解。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纵隔恶性肿瘤相关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42例纵隔恶性肿瘤相关SVC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原发病类型、原发病诊断过程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42例纵隔恶性肿瘤相关SVCS患儿中男31例、女11例,诊断年龄8.5(1.9,14.9)岁。临床表现以咳喘(33例,79%)、端坐呼吸(19例,45%)、面部水肿(18例,43%)较为常见。病理诊断以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最常见(25例,60%),其他依次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7例,1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4例,1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5%),外周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尤文肉瘤、生殖细胞瘤各1例。42例患儿通过骨髓细胞学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明确原发病诊断14例,通过浅表淋巴结活检确诊6例,通过纵隔占位性病灶活检确诊22例;麻醉方式以局部麻醉为主(27例,64%),15例接受全身麻醉患儿中3例发生纵隔肿块压迫导致的呼吸相关并发症;42例患儿中27例持续缓解,1例复发后接受二线治疗存活,14例死亡(2例死于活检术围手术期并发症,12例原发病复发或进展后死亡),持续缓解的27例患儿随访时间36.7(1.2,76.1)个月。42例患儿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59%(95%CI 44%~79%)和58%(95%CI 44%~77%)。结论儿童纵隔恶性肿瘤相关SVCS是危及生命的肿瘤急症,病死率高。最常见原发疾病是T-LBL,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咳喘、端坐呼吸、面部水肿常见。临床处理应以稳定危重状态为前提并通过最小侵袭性操作以明确病理诊断。

  • 标签: 上腔静脉综合征 儿童 诊断 淋巴瘤
  • 简介:【摘要】在小学阶段,阅读是语文听、说、读、写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前提条件,而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成效以及教学有效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成效以及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变电站建设数量的增加,并对变电站的运行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变电站运行中,继电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二次回路,一旦出现问题,将致使发生相关的故障,因此,对相应的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变电站 继电保护 二次回路 隐患排查技术
  • 简介:摘要: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可靠性管理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可靠性管理的对象包括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而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进行可靠性管理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对一次系统的可靠性管理,因此,保证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对于变电站的运行而言也非常重要。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 可靠性评估 建议
  • 简介:摘要: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就是研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怎样才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不陷入题海战术,轻松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方式方法。

  • 标签: 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9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和重症超声导向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pARDS患儿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过程,在救治过程中采用EIT和重症超声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结果EIT指导肺复张和最佳呼气末正压滴定,重症超声评估p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部状态,指导右心保护通气和循环保护通气的实施。最终患儿成功救治。结论pARDS保护性通气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肺保护通气走向右心保护和循环保护通气的理念,最终达到对肺血管内皮的保护。EIT和重症超声丰富了对p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和对保护性通气的理解。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对儿童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救治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肝移植术后因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过。重症超声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全过程。结果重症超声在床旁评估患儿的肺部和血流动力学状况,结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指导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流动力学管理、抗感染策略选择及脱机等各环节,最终患儿救治成功。结论重症超声可全面评估重症患儿的呼吸、循环和器官功能,深化PICU医师对重症疾病病理生理的理解,在治疗的过程中体现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 标签: 重症超声 儿童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