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危重病的治疗都备受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危重病患者都有营养不良的问题,这样就容易提升住院病患的病死率,还会产生额外的治疗费用,延长住院周期。所以,针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治疗非常重要。通过相关的调查得知,肠内营养对脑卒中、胰腺炎等重症病患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针对精神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并没有具体的报告可以供我们参考。下面本文主要针对选取的32例精神科重症患者进行了肠内营养的支持治疗分析,然后认真分析了治疗效果,具体如下文所示。

  • 标签: 精神科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生活技能训练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中的价值。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把其分成两组,一组是研究组,另一组是对照组,所有的患儿都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患儿增加了一些生活技能训练。经过半年的训练之后,我们对两组患儿的康复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且患儿的消极态度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研究组患儿的社会兴趣、积极态度、社会交际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升,对照组患儿的变化则明显小于研究组,两组患儿的研究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得出结论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 标签: 生活技能训练 精神发育迟滞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应对模式的影响。通过随机选取符合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认知行为治疗组,另一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组,两组患者都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10次CBT和ST疗法。利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状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助水平、自责意识均有了明显提升(P<0.05);但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患者中只有自责意识的提升较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求助水平远远高于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患者(P<0.001)。最终得出结论利用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应对模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行为治疗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的作用。通过随机选取48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可以得知;治疗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在治疗后有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提升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能力。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裂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融入干预项目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患有精神分裂病症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行为、音乐、文娱及健康教育等康复干预措施进行治疗。采用特定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阳性与隐形症状量表及病人观察量表等对患者通过治疗的症状改善情况、日常行为表现计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和对比。结果显示在给予患者实施三个月的康复干预项目管理后,各方面评分指标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其中精神健康状态、身体健康状态及社交能够分值有了明显的上升;而阳性与阴性症状与干预前对比有所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病人的个人卫生及社会能力评估发现,比干预前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退缩、激动和抑郁等比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精神病例与社会兴趣表现则与干预前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干预项目措施能够很好的促进全面康复,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及社会能力的改善,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

  • 标签: 康复干预 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 全面康复 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