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CVD)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女性的病理生理学特点、药物代谢以及CVD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疾病诊断和防治策略存在特殊性。该文概述女性CVD特点、诊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女性 诊治现状
  • 简介:摘要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延缓ASCVD的发生、发展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由于对安全性的担忧,老年人调脂药物使用不足、停药率高。本专家共识依据老年人使用调脂药物的临床证据,参考国内外血脂管理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对我国老年人的血脂异常提出管理建议,旨在促进我国老年ASCVD防治工作。

  • 标签: 老年人 血脂异常 他汀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急性痛风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现有指南鲜有明确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和急性痛风共病的患者群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和(或)急性痛风的危险因素、痛风急性期抗炎镇痛治疗方案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并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痛风 心血管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磁控胶囊胃镜(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MCE)胃视野清洁度评分的相关因素,并探索提高清洁度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8月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MCE的患者资料。记录胃部6个区域(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和幽门)的清洁度得分(1~4分),并计算这6个区域得分的总和。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检查指征、是否使用食管附件、是否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处理方案[单倍剂量链霉蛋白酶方案(西甲硅油5 mL+链霉蛋白酶颗粒20 000 U+碳酸氢钠1 g)或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方案(西甲硅油5 mL+链霉蛋白酶颗粒40 000 U+碳酸氢钠2 g)]。根据胃视野清洁度总分,分为图像质量欠佳组(P组,胃视野清洁度总分≤18分)和图像质量良好组(G组,胃视野清洁度总分>18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检查指征、食管附件使用率、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预处理方案等,分析与清洁度评分相关的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238例,中位年龄61.5(54.0,76.3)岁,女性68例(28.6%);P组35例(14.7%),中位年龄67.0(56.0,83.0)岁,G组203例(85.3%),中位年龄61.0(53.0,75.0)岁。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否应用食管附件对于胃的总清洁度评分无影响(P>0.05)。有消化道疾病或症状的检查指征及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更有可能出现较差的胃视野清洁度评分(OR=2.899,95%CI:1.258~6.681,P=0.012;OR=3.168,95%CI:1.261~7.959,P=0.014)。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预处理方案更可能避免较差的胃视野清洁度评分(OR=0.201,95%CI:0.067~0.603,P=0.004)。结论消化道疾病或症状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可能降低MCE胃清洁度评分,而双倍剂量链霉蛋白酶的预处理方案可改善胃清洁度评分。

  • 标签: 胶囊内窥镜 质子泵抑制剂 视野 清洁度评分 胃预处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人磁控胶囊胃镜(MCE)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MCE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分为2组,比较2组的胃视野清洁度、黏膜可视度、疾病检出率及不良反应事件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MCE胃视野清洁度和黏膜可视度积分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2组患者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93例患者[男性70例,中位年龄75.0(60~93)岁],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组(N组)54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组(P组)39例。N组胃总体视野清洁度评分高于P组[22.0(6.0,23.0)分vs 19.5(11.0,2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86,P<0.001)。N组胃总体黏膜可视度评分高于P组[18.0(6.0,18.0)分vs 17.0(11.0,18.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8,P=0.031)。N组患者的整体胃视野好于P组,尤其是胃底、胃体部视野更清晰。N组和P组胃部病变总检出率比较(57.4% vs 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胶囊滞留。结论对于老年人群,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虽会影响MCE视野,但不影响病变检出率,MCE对老年人群是安全的检查选择。

  • 标签: 胶囊胃镜 质子泵抑制剂 胃清晰度 胃黏膜可视度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因预防或治疗血栓使用达比加群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服用达比加群不同剂量时凝血指标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服用达比加群酯的患者142例,年龄(79.0±7.5)岁。其中,心房颤动(房颤)128例,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14例。服用达比加群酯后,所有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谷值均较用药前增加(P<0.001)。服用110 mg,1次/d的患者,用药前APTT(32.4±3.0)s,用药后谷值(41.4±5.4)s,峰值(53.9±9.8)s;服用110 mg,2次/d者,用药前APTT(31.0±3.1)s,用药后谷值(42.4±5.5)s,峰值(48.7±7.3)s。服用达比加群酯110 mg/d的患者年龄更大(P<0.001),女性比例更高(P<0.001)、体重(P=0.001)及体质指数(BMI)更低(P=0.018)、肌酐清除率更低(P<0.001),APTT基础值(P=0.008)及峰值(P=0.002)更高,APTT谷值与220 mg/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用药前APTT(β=0.885,P<0.001)、肌酐清除率(β=-0.121,P<0.001)、达比加群酯剂量(β=0.037,P<0.001)、合用胺碘酮(β=3.784,P=0.022)均与APTT谷值相关。结论达比加群酯抗凝疗效存在个体差异,用药前APTT高、达比加群酯剂量大、肌酐清除率低以及合用胺碘酮均使APTT谷值更高。部分女性、高龄、低体重及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110 mg/d,APTT谷值与220 mg/d相似,而峰值更高。

  • 标签: 抗凝药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神经酰胺是一类重要的鞘脂,参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并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神经酰胺在心血管疾病预测价值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酰胺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升高,防治现状不容乐观。绝经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生殖泌尿道萎缩相关问题及骨质疏松,但外源性给予雌孕激素能否起到心血管保护作用颇具争议。本文对相关临床证据和国内外指南推荐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绝经期 绝经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