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感染新冠病毒,入住“长春通源方舱医院”的患者。剔除重复登记和治愈后再次复阳入院患者。总结归纳病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分析患病情况,为未来疫情防控及传染病防控提供借鉴。结论:通过对吉林新冠疫情期间病毒感染者症状分析发现,本次感染通源方舱医院以咳嗽为首要症状,其次为无症状患者居多,接下来按照统计人数总结,症状排序有发热、流涕、口干苦、咳痰、鼻塞、咽痛、恶寒、乏力、头痛、胸痛、恶心、腹泻。考虑外感症状结合湿邪为患,虚实夹杂。

  • 标签: [] SARS-CoV-2感染 患者情况 感染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自制改良三腔尿管作为肛门排气管,在混合痔手术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同期的24例混合痔手术,术后使用改良的三腔尿管作为排气管,观察术后患者的肛门疼痛程度、出血、感染、换药次数及术后腹胀等方面。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无腹胀,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无一例发生感染,创面无出血,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加速了患者康复。结论:自制改善的三腔尿管在肛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 标签: 混合痔 三腔导尿管 肛门排气管
  • 简介:摘要门静脉型环形胰腺(PAP)是指胰腺发育过程中胰腺钩突部与胰体部融合,并包绕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先天性解剖变异,该变异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PA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过程和围术期处理等具体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AP的认识。

  • 标签: 门静脉型环形胰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例发育性和癫痫性脑病8型(DEE8)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合Sanger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以确定遗传来源。同时,对先证者1的母亲及先证者2进行X染色体失活模式检测,分析ARHGEF9等位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2例患儿均出现全面发育落后。先证者1临床表现为运动、语言、智力障碍以及癫痫发作,脑电图示背景活动慢,睡眠期双侧额区、中线区棘波、棘慢波发放。先证者2存在运动、语言和认知落后的临床表现,但无癫痫症状。全外显子检测显示先证者1存在ARHGEF9基因c.925-2A>T经典剪接变异,Sanger测序证实该变异遗传自母亲,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先证者1母亲X染色体极度偏移失活,突变型和野生型ARHGEF9表达量比率接近为0∶100%。先证者2存在ARHGEF9基因3~10号外显子杂合缺失,经定量PCR验证患儿父母该位置均无变异,该变异为未报道的新发变异。结论DEE8疾病相对罕见,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表型,但癫痫并非其特异性临床表现。ARHGEF9基因经典剪接变异和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可能为2例先证者的病因,上述变异丰富了DEE8相关疾病的变异谱与表型谱。

  • 标签: 癫痫 ARHGEF9基因 发育性和癫痫性脑病8型
  • 简介:摘要为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anti-NMDAR)脑炎预后不良和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抗NMDAR脑炎患者44例。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表明,预后不良组发病到免疫治疗间隔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t=2.045,P=0.047),预后不良组的病程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t=4.127,P=0.000 2),临床表现有运动障碍的患者预后不良显著增多(Fisher精确检验:P=0.014),预后不良组脑MRI异常者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Fisher精确检验:P=0.017),预后不良组脑电图慢波>50%者显著多于慢波<50%者(Fisher精确检验:P<0.001)。首次发病免疫治疗时间<3个月、病程长、颅内压高、脑脊液蛋白高的患者易复发。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有运动障碍、脑MRI异常、脑电图慢波大于50%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687、4.978和24.500,P值分别为0.018、0.016和0.000)。首次发病一线免疫治疗时间<3个月为复发的危险因素(OR值17.231,P=0.010)。综上,运动障碍、脑MRI异常和脑电图慢波大于50%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首次发病时免疫治疗时间短于3个月,可能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复发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概述、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制造中的应用优势,简要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制品方面的应用情况。

  • 标签: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生物制品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正念认知治疗(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改善抑郁障碍的效果,并探索对患者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抑郁障碍患者60例,开展为期8周的MBCT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4周后和干预第8周后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五因素正念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Young图式问卷-短版(Young sche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YSQ-SF)评估。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个时间点量表评分,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程度与正念水平、图式变化的关系。结果HAMD-17、HAMA、FFMQ总分在基线[(15.4±5.0)分、(21.0±9.6)分、(115.8±11.7)分]、干预4周末[(11.4±6.7)分、(15.9±10.1)分、(121.9±14.2)分]和干预8周末[(11.0±6.2)分、(15.4±8.7)分、(122.6±15.5)分]三个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2,20.95,14.02,均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4周末和8周末抑郁障碍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较基线下降(均P<0.05),FFMQ总分较基线增加(P<0.05);治疗8周与4周比较,患者HAMD-17、HAMA、FFMQ总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YSQ-SF中的情感剥夺、遗弃/不稳定、失败、脆弱/对伤害或疾病的易感性、纠结/未发展的自我、苛刻的标准/苛求、权利感/优越感分量表分在三个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0~17.11,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FMQ总分差值与HAMA总分差值呈线性关系(β=-0.363)、情感剥夺量表分差值与HAMD-17总分差值呈线性关系(β=0.292),依赖/无能力和屈从量表分差值与HAMA总分差值呈线性关系(β=0.334、0.278)。结论MBCT可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部分EMSs的改善可能是MBCT改善抑郁障碍的机制。

  • 标签: 正念认知治疗 抑郁障碍 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焦虑 线性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在现代大学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临床五年制第四学年的医学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人,对照组34人,其中试验组采用PBL和CBL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比较两种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考核中,在问卷调查中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PBL模式结合CBL模式显著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收集、梳理能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教育,医学 小肠疾病 肠梗阻 基础理论 病史采集
  • 作者: 刘磊 韩涛 蔡均均 张倩 徐佰国 王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7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符合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APASL-ACLF)诊断标准的老年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168例,选取同期非老年HBV-ACLF患者176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基线及进展情况;同时将老年组根据是否进展至欧洲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EASL-ACLF)诊断标准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记录其基线及进展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老年HBV-ACLF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老年HBV-ACLF患者比较,老年患者更容易进展至EASL-ACLF诊断标准,病死率更高;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动脉血乳酸(HR=1.77,95%CI:1.36~2.30,P<0.01)、继发院内感染(HR=13.90,95%CI:3.73~51.87,P<0.01)、总胆红素最大变化速率(HR=1.08,95%CI:1.01~1.15,P=0.04)、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最大变化速率(HR=4.06,95%CI:1.53~10.77,P=0.01)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分(CLIF-SOFA)最大变化速率(HR=12.74,95%CI:2.46~66.08,P<0.01)是老年HBV-ACLF患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HBV-ACLF与非老年HBV-ACLF患者比较,病情更易进展,病死率更高,应尽早识别危险因素,尽快制定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功能衰竭,急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同期行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检查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68.4±6.4)岁,术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5.70(16.07,100.00)ng/ml。30例中14例PET/CT淋巴结阳性,7例mpMRI淋巴结阳性。术前临床T分期:T1期1例,T2期20例,T3期6例,T4期3例;危险度分层高危29例,中危1例。3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组30例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癌,其中10例盆腔淋巴结阳性。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按照盆腔淋巴结转移例数计算诊断效能,18F-PSMA-1007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0/10)、80.0%(16/20)、71.4%(10/14)、100.0%(16/16),Kappa值为0.727;mpMRI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7/10)、100.0%(20/20)、100.0%(7/7)、87.0%(20/23),Kappa值为0.757;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P值分别为0.18、0.07、0.30、<0.01。按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计算诊断效能,18F-PSMA-1007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28/28)、98.2%(373/380)、80.0%(28/35)、100.0%(373/373);mpMR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6%(22/28)、100.0%(380/380)、100.0%(22/22)、98.4%(380/386);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8F-PSMA-1007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pMRI,mpMRI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18F-PSMA-1007 PET/CT。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盆腔淋巴结转移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 作者: 刘磊 陈志达 温丽虹 潘霞 华雯 叶健 楼寒钰 陈攀攀 洪士焱 雷红梅 薛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脏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学部,杭州 310009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内科住院医师(下文简称学员)的胜任力,以期为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2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和2018年结业的80名学员及其71名上级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员的胜任力。数据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学员胜任力自评评分较低的是终身学习[8.00(1.00)]分、科研创新[8.00(3.00)]分和教学能力[8.00(2.00)]分。上级医师对学员胜任力评分较低的是科研创新[9.00(2.00)]分和教学能力[9.00(2.00)]分。结论学员及其上级医师均认为学员科研创新和教学能力稍显薄弱,未来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加以关注。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胜任力 教学能力 科研创新
  • 作者: 王彦红 郑璇 王向蝶 张小慢 郭鹏波 刘磊 梅世月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儿童神经发育工程研究中心,郑州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郑州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儿童神经发育工程研究中心,郑州 450018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郑州 4500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个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方法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查潜在的基因变异,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并用PolyPhen-2与PROVEAN软件预测氨基酸变异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患儿,女,2个月4天,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急促、肌张力低下等,实验室辅助检查提示患儿发育落后,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均异常,并伴有高乳酸血症,因治疗效果差于3月龄时死亡。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RRM2B基因存在c.16delA(p.R6Gfs*22)和c.175G>C(p.A59P)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亲和母亲,均为新鉴定的致病性变异。结论RRM2B基因的c.16delA(p.R6Gfs*22)和c.175G>C(p.A59P)的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8A型的致病基因,本研究结果加强了对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病因认识,同时扩展了RRM2B基因变异谱。

  • 标签: 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8A型 RRM2B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 作者: 郑璇 刘磊 王彦红 王亚丽 王慧英 杜语慧 高刘炯 张耀东 梅世月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18,郑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18,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18,郑州儿童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郑州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18 郑州儿童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郑州 4500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例非典型Rett综合征男性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分析,对检出的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对例1患儿母亲进行X染色体偏移失活检测,以分析MECP2的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例1为5岁10月男孩,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和轻度智力障碍(IQ:54),患儿母亲智力落后;例2为9月18天男婴,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差、肌张力低和全面发育迟缓。WES显示例1患儿MECP2基因存在c.499C>T(p.R167W)半合子错义变异,Sanger测序显示该变异遗传自患儿母亲;母亲X染色体极度偏移失活,野生型和突变MECP2表达量比率为0:100%。例2患儿MECP2基因存在c.62+2_62+3del半合子剪切变异,Sanger测序显示该变异为新发变异。这两个变异均已有文献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499C>T(p.R167W)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1+PM2+PP3),c.62+2_62+3del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M6)。结论确诊了2例MECP2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男性Rett综合征,此2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且差异较大,丰富了中国男性RTT的表型谱。

  • 标签: Rett综合征 MECP2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临床医师缺乏对该疾病的充分认识。本文以本中心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为基础,对该疾病的既往报道做了全面的检索和简要的汇总分析。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更容易出现在男性患者和右肺,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具有异质性。手术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完整切除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意义,以克唑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可能对ALK突变阳性的患者有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胃肠重建方式的优化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消化道重建采用传统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68例采取优化的胃肠吻合方式。观察两组病例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51.4±71.6)min,少于改良组的(368.8±97.6)min,但进普食时间[(9.9±6.5)d比(7.6±6.0)d]、术后住院时间[(20.7±8.6)d比(17.9±7.0)d]显著长于改良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19.2%比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消化道出血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优化胃肠重建的措施可以减少胃排空障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外科 胃排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肾移植术后短、中期疗效及影响移植肾和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0年8月至2021年5月284例肾移植患儿供、受者移植时基线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移植肾和受者存活状态,分为移植肾丢失组和移植肾存活组以及受者死亡组和受者存活组,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移植肾丢失和受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284例患儿中男184例(64.8%),女100例(35.2%);亲属活体供者19例(6.7%),抢先移植19例(6.7%),二次移植患儿8例。284例受者移植时年龄为13.0(9.0,15.0)岁,其中0~6岁29例,7~11岁96例,12~18岁159例。移植肾和受者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2.3%、88.9%、84.8%和97.1%、95.6%、94.4%。多因素分析术后急性排斥反应(HR=3.14,95%CI 1.38~7.15,P=0.006)和围术期血管并发症(HR=4.73,95%CI 2.03~11.06,P<0.001)是术后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感染(HR=14.23,95%CI 3.45~58.72,P<0.001)是受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肾移植术后显示出良好的短、中期预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围术期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术后感染是影响受者存活的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预后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肌少症评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价中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ACLF患者271例,其中合并肌少症患者157例,非肌少症患者114例,根据ACLF分型分为A组(无肝硬化基础)61例,B组(有代偿期肝硬化基础)99例,C组(既往有失代偿期肝硬化病史)111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结果和预后,并计算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肌少症评分。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结果低体重指数[比值比(odds ratio,OR)=0.93,P<0.001]、合并肝硬化(OR=1.14,P=0.004)、合并肝性脑病(OR=1.31,P<0.001)、高白细胞计数(OR=1.18,P=0.009)和高血小板计数(OR=1.08,P<0.001)是ACLF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MELD评分[风险比(hazard ratio,HR)=1.02,P=0.001]、高MELD-Na评分(HR=1.07,P=0.038)、高MELD-肌少症评分(HR=1.14,P<0.001)、高总胆红素水平(HR=1.00,P<0.001)和高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HR=1.71,P<0.001)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中,A、B组患者中,肌少症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非肌少症患者(χ2=5.97、8.34,P=0.015、0.004),C组肌少症患者与非肌少症患者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0,P=0.053)。在A组+B组患者中,MELD-肌少症评分预测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大于MELD评分(0.78)和MELD-Na评分(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6、2.56,P=0.004、0.011),C组患者MELD-Na评分预测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3)大于MELD评分(0.71)和MELD-肌少症评分(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2、2.64,P=0.012、0.008)。结论与不合并肌少症的患者相比,合并肌少症的无肝硬化基础或有代偿期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更差;对于无肝硬化基础或有代偿期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MELD-肌少症评分能够较好地预测其短期预后。

  • 标签: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肌减少症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