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大肿块(>4 cm)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经病理学证实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46例,非盲数字表法按1∶1随机分成新辅助化疗(NACT)+同步放化疗(CCRT)组73例、CCRT组73例。NACT+CCRT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给予CCRT,CCRT组直接行CCRT。分类资料统计描述用率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NACT+CCRT组与CCRT组放疗前GTV分别为(31.95±25.96)、(71.54±33.59)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T+CCRT组放疗前CTV及PTV与CCRT组相比亦明显降低(P值均<0.05)。在靶区剂量学方面,NACT+CCRT组100%GTV接受的剂量(D100GTV)、95%CTV接受的剂量(D95CTV)、100%处方剂量包含的GTV百分比(V100GTV)、100%处方剂量包含的CTV百分比(V100CTV)及95%处方剂量包含的PTV百分比(V95PTV)与CCRT组相比明显提高(P值均<0.05)。NACT+CCRT与CCRT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6.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危及器官方面,NACT+CCRT组膀胱、直肠、小肠及尿道受照剂量与CCRT组相比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缩小宫颈大肿块患者肿瘤体积,提高肿瘤受照剂量,同时降低周围危及器官剂量,降低了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的难度,因此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成为局部晚期大肿块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 标签: 宫颈肿瘤 新辅助化学疗法 放化疗法 靶区剂量 危及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膀胱不同充盈体积对三维后装靶区及危及器官体积、剂量的影响,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时最佳膀胱充盈体积。方法纳入术后病理明确的早期宫颈癌切缘阳性及安全边界不够的患者共11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给予膀胱灌注50、60、70、80、90、100 ml生理盐水共6组,每组依次为66、69、66、69、72、56人次分别行CT模拟定位,按照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89号报告勾画高危临床靶区及膀胱、直肠、小肠、乙状结肠等危及器官,采用Oncentra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分别记录不同体积下的高危临床靶区(the 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体积、D90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1 cm3受照剂量(D1 cm3)、2 cm3受照剂量(D2 cm3)。结果60 ml组与50 ml组、70 ml组、80 ml组、90 ml组及100 ml组比较,HR-CTV体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D2 cm3、D1 cm3及直肠D2 cm3、D1 cm3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膀胱 =3.21、5.83、2.89、12.95、7.96,P膀胱=0.031、0.010、0.041、0.000、0.001;t直肠 =2.94、4.66、2.53、5.89、4.13,P直肠= 0.037、0.024、0.049、0.005、0.028)。其他组两两比较,HR-CTV体积、剂量、膀胱D2 cm3、D1 cm3及直肠D2 cm3、D1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及小肠D2 cm3、D1 cm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时,膀胱灌注60 ml时较其他体积能够保证HR-CTV体积、剂量,又能够更好保护膀胱和直肠。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后装 膀胱体积 高危临床靶区 危及器官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从免疫微环境的角度初探PD-1抑制剂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放射性心肌损伤(RIMI)模型,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D-1抑制剂组;C组为单纯照射组,心脏单次照射15 Gy;D组为照射+PD-1抑制剂组。照射后1个月麻醉处死小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评估心肌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4、IL-6、IL-17A、TNF-α、TGF-β1、INF-γ)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照射后1个月,B组未见明显的心肌纤维化表现,C组和D组可见胶原纤维分布于心肌细胞间质。A、B、C、D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分别为(1.97±0.36)%、(2.83±1.03)%、(5.39±0.77)%、(7.72±1.43)%,A组与B组间的CVF相似(P=0.314),其余各组间均不同(均P<0.05)。与A组比较,B、C、D组的CD3+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增高(均P<0.01),D组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C、B、D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相近(均P>0.05);D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都高于A、B、C组(P<0.001)。D组的IL-6、IL-17A、TGF-β1水平均高于A、B、C组(均P<0.001)。A、B、C、D组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促进心肌免疫炎症反应加重RIMI。

  • 标签: PD-1抑制剂 放射性心肌损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2期和R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X(前后)、Y (左右)、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 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Y>X;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分别为0.263、0.352、0.405,>临界值者分别为25(25%)、30(30%)、30例(30%),纵隔三维方向移位不同(P=0.007、<0.001、<0.001);X、Y、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P=0.355、0.239、0.256)、手术方式(P=0.241、0.110、0.064)均相近。全组纵隔移位>和≤临界值、放疗中程模拟(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疗的比较分析显示PORT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相近(均P>0.05);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3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P<0.001)。结论NSCLC根治术后N2期和/或R1-2切除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疗计划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利。

  • 标签: 纵隔移动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恩度联合X线照射对心肌纤维母细胞(CF)影响及miR-21的作用。方法使用大鼠CF进行实验,设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照射组、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NC mimics组(阴性对照组1)、10 Gy X线+恩度+miR-21 mimics组、10 Gy X线+恩度+NC抑制剂组(阴性对照组2)、10 Gy X线+恩度+miR-21抑制剂组。MTT法检测CF增殖,蛋白印迹法检测胶原蛋白I (Collagen Ⅰ)的表达、q-PCR检测Collagen Ⅰ和miR-2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恩度组及阴性对照组1比较,10 Gy X线+恩度+miR-21 mimics组CF增殖及Collagen Ⅰ mRNA、miR-21 mRNA表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恩度组及阴性对照组2比较,10 Gy X线+恩度+miR-21抑制剂组的CF增殖及Collagen Ⅰ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模拟miR-21基因表达CF增殖和Collagen Ⅰ表达增加,抑制该基因表达CF增殖和Collagen Ⅰ表达降低。

  • 标签: miR-21基因 恩度 心肌纤维母细胞 X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Ⅳ期NSCLC原发肿瘤三维放疗联合药物一线治疗的失败模式特点及放疗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3月至2020年7月708例初诊Ⅳ期NSCLC患者,χ2检验失败模式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708例首次失败发生率71.2%,≤6个月、>6~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的治疗失败发生率分别为22.7%、28.8%、13.3%、6.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13.4、22.2、3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013,P<0.001)。复发失败发生率为21.3%,寡转移和非寡转移的复发失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失败发生率为66.3%,从高到低依次为脑>骨>肺>胸膜腔>肝>远处淋巴结>肾上腺>其他部位,约1/2病例发生新增转移器官,约1/3病例发生原转移器官进展。转移状态、治疗失败发生时间、病理类型、性别、综合治疗强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Ⅳ期NSCLC原发肿瘤放疗的失败模式与一线药物治疗不同,局部失败显著降低,转移失败为主,脑转移发生率最高,治疗失败发生时间越晚,OS期越长。寡转移、女性、非鳞癌、治疗失败发生时间晚、4~6个周期化疗同期放疗剂量≥63 Gy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Ⅳ期 放射疗法 原发肿瘤 失败模式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ABiC)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合并白内障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POAG(早、中、晚期)合并白内障,拟行ABiC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按术前眼压控制情况、视野平均缺损、小梁网色素分级评分进行分组,记录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组术眼的眼压、视野、视神经情况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统计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患者(68只眼)完成为期12个月的术后随访。与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的眼压[(18.25±2.65)mmHg(1 mmHg=0.133 kPa)]相比,术后1个月[(14.31±3.25)mmHg]、3个月[(14.00±3.09)mmHg]、6个月[(14.58±2.93)mmHg]、12个月[(14.84±2.73)mmHg]眼压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中位数术前为2.5(2,3)种,术后1个月为0(0,1)种,术后3、6、12个月均为0(0,0)种,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12个月手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0.88%(55/68)和89.71%(61/68)。术后12个月术眼视野缺损及视神经损伤情况总体无明显进展。主要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早期前房出血(26只眼,38.24%)及一过性眼压升高(23只眼,33.82%),均对预后无不良影响。结论ABiC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POAG合并白内障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可靠。

  • 标签: 青光眼,开角型 眼内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增加了城市用电量,由于干式变压器具有较低的损耗,并且体积比较小,维护过程非常简单,再加上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势,因此在市区内广泛利用干式变压器,但是干式变压器连续性运行将会产生噪声问题,因此制约干式变压器发展和应用。基于此,以下对火电厂谐波抑制措施及设备选型优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火电厂 谐波抑制措施 设备选型 优化研究
  • 简介:摘要:在电力领域当中,面向智能化、自动化的电气工程已经成了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现代电力企业应当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电力工程当中合理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工程的自动化管理、集中化管理,这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尤为重要的。基于此,以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应用“两癌”筛查技术的效果。方法:从所有的农村妇女中随机选择1000人参与“两癌”筛查技术,时间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统计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生例数及发生概率,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检测出宫颈癌1 例,检出率为 0.1%;乳腺 1 例癌,检出率为 0.1%,33~50 岁患者宫颈癌及乳腺癌检出率高于 51~65 患者。结论: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疾病筛查中应用“两癌”筛查技术,能够尽早的检测出恶性肿瘤,使患者尽快的接受治疗,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两癌”筛查 农村妇女 宫颈癌 乳腺癌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情境教学作为手段,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教学目标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涌现,这对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有着重要作用。情境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有利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该种教学手段目前应用广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应用到的情境教学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目标 策略
  • 简介:摘要:教育信息化2.0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教学需求,加强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音乐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在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不紧密、信息技术作用被盲目夸大、信息技术过度使用等现实困境。因此,音乐专业教师要思考如何信息技术应用的误区,完善应用机制,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为培育优质音乐人才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实践探索,加强优质信息技术资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为全面提升音乐专业教学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融合困境 建议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上呼吸消化道结外NK/T细胞淋巴瘤(UADT ENKTCL)放疗联合以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为主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3—2020年间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7例早期UADT ENKTCL患者,其中放疗或联合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为主要方案化疗的229例,单纯放疗或化疗的38例。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5年OS、PFS分别为67.2%、61.5%;放化综合治疗、单纯放疗、单纯化疗的5年OS分别为71.7%、35%、49%(P<0.001),5年PFS分别为66%、35%、28%(P<0.001)。放化疗患者基于NRI危险分层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5年OS分别为93.3%、64.3%(P<0.001),5年PFS分别为91.1%、56.7%(P<0.001);放疗剂量≥50 Gy、<50 Gy组5年OS分别为72.4%、55.7%(P<0.001),5年PFS分别为68.3%、36.5%(P<0.001)。预后不良组化疗周期数≥4个、<4个的5年OS分别为65.5%、59.2%(P=0.049),5年PFS分别为60.7%、50.6%(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ECOG≥2分、超腔、单纯放疗、NRI≥1分、EB病毒-DNA≥2 750 copies/ml、放疗剂量<50 Gy,化疗周期数<4个为5年OS及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CHOP类化疗方案仅为PF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腔、ECOG≥2分、放疗剂量<50 Gy均为OS和PFS的预后不良因素(均P<0.05),Ⅱ期为O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早期低危UADT ENKTCL预后良好;足够剂量的扩大受累野放疗是早期UADT ENKTCL根治性手段;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能改善早期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预后;足疗程化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的远期生存,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均能较好的改善早期UADT ENKTCL的预后。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综合放化疗法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放射疗法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化疗 预后 上呼吸消化道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要点,即科学配比材料、掌握裂纹情况、加强浇筑工作、实施冷却处理、完善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工作。

  • 标签: 房建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 无缝技术
  • 作者: 耿一超 张秋宁 卢冰 王小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肿瘤医院肿瘤科,贵阳 550004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 兰州重离子医院 730000,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肿瘤医院肿瘤科,贵阳 550004
  • 简介:摘要近年来重离子束因其放射物理学及生物学特性在恶性肿瘤放疗方面受到高度关注。重离子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局部肿瘤控制率高是其一大优势,但在多数恶性肿瘤治疗中转移病灶的控制仍然至关重要。常规放疗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提示两者联合不仅可以控制原发病灶,还有可能减少或完全消除远处转移性病灶。而高能量线性传递射线尤其是重离子束在联合免疫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更强的潜力,故本文重点综述了重离子束调节抗肿瘤免疫效应及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基础研究进展。

  • 标签: 恶性肿瘤/重离子疗法 恶性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酪氨酸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善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的预后。EGFR敏感突变与NSCLC的脑转移发生率相关并可能影响其放疗和药物治疗疗效,脑转移瘤的EGFR-TKI单药治疗和放疗均有效,二者联合是否较单一治疗改善EGFR基因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回顾性研究提示先行放疗,尤其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治疗可能更具优势,但存在争议。因此,对EGFR基因突变NSCLC的脑转移放疗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综合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酶抑制剂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SD大鼠心脏15Gy分3次照射所致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早期检测指标变化,并分析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的影响。方法75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Endostar组(E组)、25Gy照射组(MHD25组)、15Gy照射组(MHD15组)、15Gy照射联合Endostar组(MHD15+E组),分别在干预后24、48h和15d取血测CK、CK-MB、LDH和CRP,在1、3、6个月行大鼠心脏超声心动图后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行HE、Masson染色。双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与C组比较,6个月MHD15组出现心肌纤维化晚于MHD25组出现。各照射组在3个月后出现射血分数、缩短分数降低(P<0.05),且程度相似(P>0.05)。心肌酶及炎症因子各组间相近(P>0.05)。结论大鼠心脏15Gy分3次照射早期可造成心脏功能损伤,如射血分数、缩短时间降低,晚期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并比高剂量照射延迟出现。照射基础上联合Endostar对大鼠的放射性心肌损伤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放射性心脏损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伴恶性胸腔积液(MPE)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放疗相关因素对生存影响。方法2007—2019年间经病理学证实、初治的伴MPE的NSCLC共256例,其中117例纳入分析。按放疗剂量<63 Gy与≥63 Gy分为2个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卡钳值=0.1)。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放疗相关因素对总生存(OS)影响。结果原发灶放疗可延长OS(P<0.001),且随剂量36.0~44.1 Gy、45.0~62.1 Gy、63.0~71.1 Gy提高OS延长(P<0.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3、18个月。匹配前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剂量≥63 Gy、大体肿瘤体积<157.7 cm3、引流区淋巴结转移≤5站的OS延长(均P<0.05),T4N3期较其他期患者OS降低(P=0.018);匹配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剂量≥63 Gy的OS仍延长(P=0.013),≤5站引流区淋巴结转移OS呈延长趋势(P=0.098)。匹配前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放疗剂量≥63 Gy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566,95%CI为0.368~0.871,P=0.010),GTV<157.7 cm3有延长OS趋势(HR=0.679,95%CI为0.450~1.024,P=0.065);匹配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放疗剂量≥63 Gy仍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547,95%CI为0.333~0.899,P=0.017)。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分别为9.4%、5.1%,无≥4级不良反应。结论MPE-NSCLC在胸腔积液可控的前提下,原发灶放疗剂量对延长OS可能起关键作用。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调强 预后
  • 简介:摘要: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工作。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各任课教师都应该意识到德育渗透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目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都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目前小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小学任课教师在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以此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提高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 标签: 小学 任课教师 德育管理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及其变化规律预测生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7年完成外周血CD8+T细胞检测的Ⅲ-Ⅳ期NSCLC共795例(其中249例疗后6个月内完成1~3次检测),分析治疗前后CD8+T细胞不同水平的生存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对生存的预测作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795例患者不同临床因素的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相近,Ⅲ期NSCLC中<26.44%生存期显著延长(P=0.043)。疗后CD8+T细胞水平较疗前显著升高且1~3个月内水平相似,4~6个月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疗前。249例疗后CD8+T细胞<43.90%水平的中位生存期高于≥43.90%的(22个月∶16个月,P=0.032),但分层分析疗后1、2~3个月的生存期相近(P>0.05),而4~6个月显示生存期不同(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后CD8+T细胞<43.90%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14,P=0.031)。结论Ⅲ-Ⅳ期NSCLC外周血疗前CD8+T细胞预测预后作用有限,疗后CD8+T细胞显著升高;一定水平的升高可延长生存期,过度升高对生存不利;CD8+T细胞亚型检测更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放化疗法 CD8+T淋巴细胞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