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孢子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15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特征、合并症、治疗和转归等。结果15例PCP患者中,恶性血液病11例,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移植患者PCP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82±2.33)个月。15例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均表现为两门为中心的弥漫性磨玻璃样渗出影,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为(135.17±74.83)/μL;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明显升高,为(576.18±228.01) U/L;氧合指数明显减低,为(188.47±41.03) mmHg(1 mmHg=0.133 kPa);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1,3-β-D-葡聚糖均升高,分别为(1 862.81±157.73) ng/L和(1 216.97±957.16) ng/L。BALF宏基因组二代病原体测序结果示,耶氏孢子序列数为120~14 383个。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9例,EB病毒感染4例,革兰阴性感染2例。经复方磺胺甲唑和卡泊芬净治疗后,好转13例,死亡2例。结论恶性血液病和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均是PCP的高危人群,PCP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LDH和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宏基因组二代病原体测序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血液肿瘤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余姚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5例进行研究,按牙周炎病变程度分为A组45例(Ⅰ期,初期病损),B组45例(Ⅱ期,早期病损),C组45例(Ⅲ期,病变确立期),比较3组患者通气功能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牙周情况与通气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失牙数、影像学牙槽骨吸收水平分别为(1.67± 0.65)mm、(2.48±0.44)mm、0颗、(1.38±0.23)mm,B组患者的PD、CAL、失牙数、影像学牙槽骨吸收水平分别为(2.05±0.30)mm、(4.04±0.97)mm、1颗、(3.37±0.73)mm,C组患者的PD、CAL、失牙数、影像学牙槽骨吸收水平分别为(2.23±0.47)mm、(5.17±0.75)mm、3颗、(6.48±0.62)mm,随着病情的加重,PD、CAL、失牙数、影像学牙槽骨吸收水平逐渐升高,C组患者的PD、CAL、影像学牙槽骨吸收水平均高于A组(t=4.68、20.75、51.74,均P < 0.001)和B组(t=2.17、6.18、21.78,P=0.033、< 0.001、< 0.001),B组患者的PD、CAL、影像学牙槽骨吸收水平均高于A组患者(t=3.56、9.82、17.44,均P < 0.001),3组失牙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1.28±4.26)ng/L、(7.48±1.97)ng/L、(14.59±2.11)ng/L,B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7.09±4.91)ng/L、(10.82±2.10)ng/L、(19.95±4.48)ng/L,C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6.47±5.86)ng/L、(15.06±2.75)ng/L、(33.76±6.30)ng/L,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IL-6、IL-8、TNF-α水平逐渐升高,C组患者的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A组(t=14.06、15.03、19.36,均P < 0.001)和B组(t=8.23、8.22、11.98,均P < 0.001),B组患者的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A组(t=6.00、7.78、7.26,均P < 0.001);A组患者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分别为(81.53±6.30)%、(68.73±4.65)%,B组患者FEV1%pre、FEV1/FVC分别为(70.47±5.25)%、(60.86±3.42)%,C组患者FEV1%pre、FEV1/FVC分别为(59.02±3.41)%、(56.93±4.21)%,随着病情的加重,FEV1%pre、FEV1/FVC逐渐降低,C组患者的FEV1%pre、FEV1/FVC均低于A组(t=21.08、12.62,均P < 0.001)和B组(t=12.27、4.86,均P < 0.001),B组患者的FEV1%pre、FEV1/FVC水平均低于A组(t=9.05、9.25,均P < 0.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8、TNF-α与通气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呈负相关(r=-0.50、-0.28、-0.42、-0.61、-0.34、-0.51,均P < 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与通气功能存在相关性,炎性递质可能作为内在的全身因素参与其中。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通气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加重事件是COPD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对急性加重进行诊断和评估,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报告结局是一种直接来自于患者自身,不经临床医师或研究人员干涉的健康状况报告,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COPD急性加重的识别和评估中,并伴随物联网医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应用患者报告结局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急性加重临床亚型,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患者报告结局 物联网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收治66例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俩和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实验组(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胸腔积液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胸腔积液均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相较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更理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胸腔灌注 肺腺癌 恶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