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孢子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15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特征、合并症、治疗和转归等。结果15例PCP患者中,恶性血液病11例,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移植患者PCP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82±2.33)个月。15例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均表现为两门为中心的弥漫性磨玻璃样渗出影,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为(135.17±74.83)/μL;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明显升高,为(576.18±228.01) U/L;氧合指数明显减低,为(188.47±41.03) mmHg(1 mmHg=0.133 kPa);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1,3-β-D-葡聚糖均升高,分别为(1 862.81±157.73) ng/L和(1 216.97±957.16) ng/L。BALF宏基因组二代病原体测序结果示,耶氏孢子序列数为120~14 383个。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9例,EB病毒感染4例,革兰阴性感染2例。经复方磺胺甲唑和卡泊芬净治疗后,好转13例,死亡2例。结论恶性血液病和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均是PCP的高危人群,PCP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LDH和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宏基因组二代病原体测序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血液肿瘤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PA)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难治耐药性PA(DTR-PA)所致感染仍然是临床的诊治难题。近年来,PA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新型抗菌药物研发上市,需要重新认识PA下呼吸道感染。本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中国铜绿假单胞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本文将从4个方面对新共识进行解读:PA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与耐药性的变迁,诊断标准的更新,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的调整,以及预防的具体方案。遵循这些要点认真进行研读,可以更好地领会新共识的精髓。

  • 标签:
  • 简介:肺炎衣原体是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的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致病原。近年来,对它的检查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分离培养技术、血清微量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免疫试验、核酸探针和多聚酶链反应等技术作一综述。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引

  • 标签: 肺炎衣原体感染 chla 衣原体属 检查方法 HELA229细胞 鹦鹉热衣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呼吸学科隐球菌病的诊疗现状,完善对HIV阴性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涂片培养、抗原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在22家参研单位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筛检隐球菌病,连续纳入研究期间收治的所有HIV阴性隐球菌病病例,采集并分析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影像表现方面,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结论我国HIV阴性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耐药细菌感染的不断蔓延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要威胁,早期诊断和目标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传统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耗时长、敏感性不高,无法满足临床诊治需求,高通量测序等分子检测技术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高通量测序在革兰阴性耐药诊治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