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我国西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常模。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采用分层、随机、按比例取样的方法,抽取西北地区12家三级甲等医院1 077名临床护理教师,利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同时对年龄、护龄、职称、带教年限、每年带教人数多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将核对无误的数据导出到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①以总分和一级指标分组建立相应的均数常模;以5%为间距,建立百分位常模;选取P10、P30、P70、P90作为等级分界点,构建划界常模。②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护龄、职称的个性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职称的职业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模的建立为个人或单位评价教师胜任力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评价量表 常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心理干预及延续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国内22所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6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中文版的简明烧伤患者健康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初始得分为(157.27±30.61)分,生活质量最终得分为(49.14±9.56)分,各领域生活质量最终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社会关系领域、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躯体功能领域、心理健康领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费用来源(P<0.05)。结论我国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护士应根据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干预,开展延续护理。

  • 标签: 烧伤 生活质量 特重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目标抽样法,按照1︰10配比,于2017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1所三甲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1 594份,有效问卷10 266份,有效率为88.55%。结果10 266名临床护理教师中,护师占49.64%(5 096/10 266),30~39岁者占51.27%(5 263/10 266),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下者占78.42%(8 051/10 266),带教年限<5年者占41.33%(4 243/10 266);41.84%(4 295/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管理者挑选指定,38.78%(3 9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经常或总感到带教压力,56.31%(5 7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认为能胜任临床带教工作;50.54%(5 188/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偶尔参加教学培训,对培训需求强。需求较强的前3位分别是带教方法与技巧、专科前沿知识、护理科研;不同带教年限、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教师在教育学基础理论、带教方法与技巧、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专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以护师为主,整体初始学历偏低,教学管理中存在临床护理教师选拔不规范,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少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师选拔及培训管理体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 标签: 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教学 师资培训 培训需求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4例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试验组采用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部感染发生率、日吸痰次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9.09%(16/55),低于对照组的51.02%(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气管切开患者的日吸痰次数为6(3,6)次,未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日吸痰次数为1(1,2)次,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日吸痰次数为(6.56±2.96)次,少于对照组的14(11,19)、3(3,7)、(15.40±3.7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可以减少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吸痰次数,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 吸入性损伤 吸痰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成批烧伤患者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方案(下称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1)成立由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下称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呼吸内科和感染控制科医护人员组成的集束化干预小组;针对成批烧伤患者的肺部护理关键点和难点,梳理出肺部护理评估、胸肺物理治疗、人工气道管理、专科感染控制4个主要环节;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以"成批烧伤、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等为中文检索词,以"mass burn、respiratory management、airway management"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与前述4个环节相关的文献,经阅读讨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订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方案。(2)本非随机对照研究中,将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方案应用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3例32(25,38)岁成批烧伤患者(男48例、女25例),将其设为集束化护理组;回顾性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35(17,45)岁行常规护理的成批烧伤患者(男25例、女18例)设为常规护理组。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对数据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方案包括涵盖肺部护理4个主要环节的12项具体措施,肺部护理评估中明确评估内容包括既往病史、受伤史、呼吸状况、声音嘶哑情况、肺部听诊等,胸肺物理治疗中包括如何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联合训练等,人工气道管理中明确接诊即做好人工气道建立的准备、气管切开后的观察指标和频率、湿化方法、吸痰方法与频次、机械通气的管理等,专科感染控制中强化手卫生和呼吸机的管理。(2)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74%(2/73)、4.11%(3/73),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58%(11/43)、18.60%(8/43),χ2=11.986、5.043,P<0.05或P<0.01。结论针对成批烧伤患者特点制订的肺部护理集束化管理方案,抓主要环节和关键点,措施系统全面、少而精,可操作性强,涵盖成批烧伤救治全程,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 标签: 烧伤 事故 护理估计 成批烧伤 肺部护理 集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