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mGPS)评估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腹透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mGPS各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腹透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303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mGPS 0分组234例,1分组27例,2分组4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HR=1.067,95%CI 1.045~1.091,P<0.001)、有心血管疾病史(HR=2.057,95%CI 1.150~3.678,P=0.015)及mGPS 2分(HR=2.456,95%CI 1.338~4.510,P=0.004)是腹透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GPS可用于腹透患者预后的评估,mGPS 2分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腹膜透析 预后 死亡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简介:摘要:文章以六辊可逆轧制机为研究对象,先对700六辊可逆轧制机进行分析,然后对工作辑窜辊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六辊可逆轧制机的服务能力,应对其进行校正测量,并在校正测量工作中,对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提高六辊可逆轧制机的功能和作用,满足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六辊可逆轧制机 工作辑窜辊 原因 校正测量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和透析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随访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首次接受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随访过程中PDAP是否发生及发生频率分为非腹膜炎组、单发腹膜炎组(1年内仅发生1次PDAP)和频发腹膜炎组(1年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PDAP)。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半年时体质指数和CONUT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PDA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和透析龄对PD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患者324例,男188例(58.0%),女136例(42.0%),年龄[M(Q1,Q3)]48(37,60)岁,随访33(19,56)个月。112例(34.6%)患者发生了PDAP,其中单发腹膜炎组63例(19.4%),频发腹膜炎组49例(15.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半年CONUT评分(HR=1.159,95%CI:1.047~1.283,P=0.004)是PDAP的危险因素,基线CONUT评分(HR=1.194,95%CI:1.012~1.408,P=0.036)是频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基线CONUT评分联合透析龄预测PDAP及频发腹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2(95%CI:0.628~0.733)和0.676(95%CI:0.622~0.727)。结论CONUT评分与透析龄对PDAP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可能可作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潜在预测指标。

  • 标签: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腹膜炎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在如今的幼儿园教学中,阅读已经普遍成为幼儿的学习活动内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有文学观念,而且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常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兴趣入手,指导幼儿阅读,让幼儿喜欢阅读,并且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本文以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为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有关参考价值。

  • 标签: 幼儿阅读 教师指导 策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LPR)的变化趋势及特点,探讨LPR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08年1月—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44例,其中男181例、女63例,年龄(44±16)岁,烧伤总面积为60.0%(42.0%,85.0%)体表总面积。收集患者入院后第1、2、3天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并计算LPR,分析患者入院3 d内LPR的变化趋势。对患者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LPR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或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入院后第1天的LP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找到LPR的最佳临界值并以此将患者分为高LPR组(136例)和低LPR组(108例),比较2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28 d内脱机时间、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预测2组患者入院90 d内存活率差异。对数据行Student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入院3 d内,患者的LPR基本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入院后第2、3天患者的LPR分别为8.6(5.3,14.4)、8.6(4.9,13.7),均明显高于入院后第1天的6.3(4.2,9.8),Z值分别为-4.25、-3.43,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LPR均为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3、1.73、1.31、4.74、3.1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1~1.06、1.40~2.13、1.21~1.42、1.62~13.86、1.41~6.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LPR均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6、1.36、2.8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3~1.09、1.19~1.55、1.02~7.97,P<0.05或P<0.01)。入院后第1天LPR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95%置信区间为0.51~0.71,P<0.05),最佳临界值为5.8,对应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52%。高LPR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低LPR组(Z值分别为-3.06、-3.19,χ2值分别为5.42、11.64、8.45,P<0.05或P<0.01);高LPR组患者的28 d内脱机时间明显短于低LPR组(Z=-2.98,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LPR组患者入院90 d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高LPR组(χ2=8.24,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LPR呈时间依赖性上升趋势。患者入院后第1天的LPR与烧伤总面积、Ⅲ度及以上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及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且为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入院后第1天的LPR与患者入院90 d内的存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大面积烧伤危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 标签: 烧伤 危险因素 预后 早期 应激 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