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物理约束装置广泛应用于住院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以防止因患者谵妄、烦躁时意外拔除各种监护导联线、治疗用管道、自伤或伤及他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有物理约束措施直接将患者的上肢捆绑固定在病床上,常给患者带来心理伤害,并可导致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在ICU中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对护理和康复医师的人员数量依赖较大,故难以在ICU得到广泛开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便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物理约束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492749.6)。该装置主要由横梁及其两端由摇臂连接的锁定装置、上肢限位器和上身限位器组成。通过上肢限位器和上身限位器限制患者上肢、上身及头部的活动,在限位器的角度限制下可避免患者自行拔除治疗管路,同时保留手部抓握横梁并转动横梁的能力,且横梁上的滑动块可左右滑动,进一步增加了上肢活动空间,从而满足患者上肢肌力的锻炼。在ICU治疗期间使用该装置尽早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能够缓解患者被动束缚的抵抗情绪,降低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率,消除医疗纠纷的潜在隐患,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物理约束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神经重症(NCU)患者由于原发疾病的影响,意识水平下降,气道保护能力差,同时可能伴有呼吸驱动或呼吸运动传导通路损伤,脱机困难、延迟拔管、拔管失败及气管切开率均较高。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脱机拔管已有指南推荐,但对于NCU患者脱机拔管的评估标准及流程,目前尚无明确指南推荐。本文整理了现有指南对ICU、NCU患者脱机拔管流程的推荐意见,阐述了NCU患者脱机拔管的特殊性及其神经功能、气道保护能力的评估方法,并介绍了既往关于NCU患者的脱机流程及相关预测指标的研究。

  • 标签: 神经重症 脱机 拔管 自主呼吸试验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时双重触发与肺内气体异常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全麻术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且模式为PSV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阻抗成像(EIT)对患者进行监测,同步采集患者气道压力-时间波形、流速-时间波形、总体及各个分区的阻抗值-时间波形进行离线分析。测量吸气初肺内气体异常移动的容积,并将其定义为钟摆容积。由经过培训的研究者进行双重触发的识别,观察正常呼吸和双重触发初次呼吸、双重呼吸和双重触发后正常呼吸的钟摆容积。根据双重触发的发生频次将患者分为重度(≥1次/min)和非重度双重触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各种类型呼吸的钟摆容积、呼吸力学参数以及临床转归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采集分析9 711次呼吸,(243±63)呼吸/例,其中222次呼吸(占2.3%)被识别为双重触发,双重触发识别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964,95%可信区间(95%CI)为0.946~0.982。在222次双重触发中,有7次(占3.2%)无法测量钟摆容积,但EIT提示确实存在肺内气体异常移动现象。最终测量了215次双重触发的钟摆容积,同时还标识了400次有代表性的正常呼吸(每例患者随机选取10次正常呼吸)作为对照。与正常呼吸相比,在双重触发过程中,初次呼吸、双重呼吸和双重触发后正常呼吸的钟摆容积均明显升高〔mL:3.0(1.4,6.4)、8.3(3.6,13.2)、4.3(1.9,9.1)比1.4(0.7,2.8),均P<0.05〕。重度双重触发组患者正常呼吸的钟摆容积和双重呼吸的钟摆容积均明显高于非重度组〔mL:1.8(0.9,3.2)比1.1(0.5,2.1),P<0.001;8.5(3.9,13.4)比2.0(0.6,9.1),P=0.008〕,呼吸频率亦明显高于非重度组(次/min:20.9±3.5比15.2±3.7,P<0.001)。两组其余呼吸力学参数和主要临床转归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SV通气过程中,发生双重触发时更容易出现肺内气体异常移动现象,双重触发越频繁,这种现象越严重。正常呼吸和双重触发的高钟摆容积以及快呼吸频率与双重触发的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压力支持通气 双重触发 电阻抗成像 钟摆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的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对于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mMCAI)远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年龄>60岁的mMCAI且实施了去骨瓣减压手术(decompressive hemicraniotomy,DHC)的患者,根据他们发病后12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他们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4~6分)以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临床资料以及神经影像检查(包括SWI序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进行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SVS征阳性(调整后OR=18.655,95% CI为1.129~308.173;P=0.041)确是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且与MRA所显示的责任血管再通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42,P=0.020);而进一步的评估则显示SVS征仅具有较高的特异度(0.905,95% CI为0.699~0.988),但预测敏感度(0.700,95% CI为0.348~0.933)不高。结论SVS征是可以预测老年mMCAI患者远期神经功能转归的独立因素,尤其是其阴性表现可以准确预测患者的不良转归。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血管征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高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辅助通气时应用食道测压管的气囊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校正食道压(Pe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术后进行气管插管压力支持通气、呼吸相对平稳且需要进行Pes监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气囊几何容积相对较小(2.8 mL)的食道测压管进行Pes监测。①对食道测压管进行气囊注气试验,即以0.5 mL为间隔向气囊内注气直至2.5 mL,记录呼气末和吸气末测得的Pes,并分别描记呼气末和吸气末的气囊P-V曲线。确定呼气末气囊P-V曲线中呈线性相关的中间段(即中间线性段),该中间线性段的注气容积范围即为气囊合理工作容积(Vwork),其斜率即为食道壁弹性(Ees),呼气末与吸气末Pes出现最大差异时的气囊容积即为气囊最佳工作容积(Vbest),Ees与Vbest的乘积即为向气囊内注气时导致食道壁产生的弹性回缩力。为减少食道壁对Pes监测的影响,校正Pes为在Vbest条件下监测的Pes与食道壁弹性回缩力的差值。分析在Vbest条件下获得的校正Pes与在其他Vwork条件下获得的校正Pes的一致性。②为方便临床应用,进一步提出一种校正Pes的简单方法。基于所有患者的Vwork均为0.5~1.5 mL,通过计算气囊注气容积分别为0.5 mL和1.5 mL时测得的呼吸末Pes差值与气囊注气容积为1.0 mL时的比值来预估Ees,并通过该简单方法计算的Ees来校正气囊注气容积为0.5~1.5 mL时的Pes。分析该简单方法与上述标准方法获得的校正Pes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所有吸气末和呼气末的气囊P-V曲线均存在中间线性段,当气囊处于Vwork条件下监测的Pes被校正后不再随气囊注气容积的增加而增加,并与在Vbest条件下获得的校正Pes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差异的均值和95%可信区间(95%CI)为-0.02(-1.50~1.50)cmH2O(1 cmH2O=0.098 kPa);同时,应用简单方法计算的Ees和相应的校正Pes与应用标准方法获得的Ees和校正Pes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差异的均值和95%CI分别为-0.2(-1.0~0.6)cmH2O/mL和0.2(-1.1~1.4)cmH2O。结论在辅助通气条件下,应用几何容积相对较小的食道测压管进行Pes监测,并通过气囊P-V曲线校正Pes的方法具有可适用性。为方便临床应用,可采用简单方法,即通过监测食道测压管气囊注气容积分别为0.5、1.0和1.5 mL时的Pes来预估Ees,从而获得校正Pes。

  • 标签: 食道压 食道壁弹性 校正 辅助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分娩中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行对照法分成两组,各150例。研究组产妇应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参照组产妇待产时采取常规的半卧位或卧位;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娩控制感、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1级疼痛率为58.67%(88/150),高于参照组32.67%(49/150),2级、3级疼痛率分别为41.33%(62/150)、0.00%(0/150),均低于参照组62.67%(94/150)、4.67%(7/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自然分娩率分别为(172.36±17.85)分、91.33%(137/150),均明显高于参照组(126.42±15.74)分、79.33%(119/150),产后24 h出血量为(228.61±83.52)ml,明显少于参照组(279.45±81.6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分别为(5.83±0.67) h、(0.59±0.34) h、(0.11±0.04) h,均明显短于参照组(9.76±0.52) h、(0.83±0.37) h、(0.13±0.0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产妇在分娩中应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能降低产痛程度,增强分娩控制感,优化分娩结局,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产痛 分娩控制感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入组患者具备关节镜手术治疗指征,未合并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排除既往存在膝关节手术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接受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6个月两组疗效、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水平使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和时间的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χ2=4.191,P<0.05)。两组在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Lysholm量表评分(LKSS)、国际膝关节文献协会膝关节主观功能(IKDC)、较治疗前均升高(F=8.236,5.267,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以上评分高于对照组(F=4.035,4.535,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IL-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F=133.35,12.145,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23.672,10.245,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内,对照组有2例(5.88%)患者出现轻度关节肿痛以及活动受限,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关节镜手术的基础上,联用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IL-1、TNF-α水平,抑制炎性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对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进行的一项纳入80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113例成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患者于术后第1天至第3天(每日2次)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谵妄评估。以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3例)和非谵妄组(70例)。采集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早期临床资料以及神经外科专科资料[含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作为与术后谵妄发生可能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明确胶质瘤WHO分级与术后谵妄发生的关系。结果113例入住ICU行常规术后监护的胶质瘤患者中,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38.1%(43/113)。WHOⅠ~Ⅳ级胶质瘤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随着WHO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分别为7.7%(1/13)、14.3%(3/21)、22.7%(5/22)以及63.0%(34/57)。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年龄(OR=1.08,95% CI:1.04~1.13,P<0.001)、入住ICU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80,95% CI: 0.71~0.90,P<0.001)以及肿瘤的WHO分级(OR=2.01,95% CI: 1.03~3.92,P=0.041)为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为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亦随之升高。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谵妄 肿瘤分级 神经代偿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