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居家应用胰岛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组织全国多家医院药师以问卷方式对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居家使用胰岛素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胰岛素的应用情况、胰岛素注射行为、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血糖监测的依从性、胰岛素保存行为等情况,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和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问卷共包含50个问题,对其中与胰岛素应用规范相关的21个问题计算其正确率,考察患者胰岛素应用行为对胰岛素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共有31家医院的临床药师参与了问卷发放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40份。240例患者中男性106例(44.2%),女性134例(55.8%);年龄(58±15)岁;2型糖尿病210例(87.5%),1型糖尿病25例(10.4%),其他类型糖尿病5例(2.1%);使用1种胰岛素治疗者151例(62.9%),2种胰岛素治疗者89例(37.1%),涉及胰岛素13个品种。97.9%(235/240)的患者存在至少1项胰岛素应用行为的错误或者不规范,75.0%(180/240)存在至少1个胰岛素用药依从性问题,70.4%(169/240)存在血糖监测依从性差问题,68.8%(165/240)存在至少1种胰岛素保存不规范的行为。血糖控制达标率仅13.8%(33/240),低血糖发生率为55.8%(134/240)。血糖控制达标组患者胰岛素应用行为答题的总正确率与治疗依从性答题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未达标组[71.4%(57.1%,81.0%)比61.9%(52.4%,71.4%),P=0.045;77.8%(55.6%,88.9%)比66.7%(55.6%,77.8%),P=0.023],无低血糖组患者与低血糖组患者比较胰岛素应用行为及各项行为答题的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胰岛素种类繁多,药名相似,极易混淆,从而导致用药错误。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治疗依从性和胰岛素保存行为不规范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影响血糖控制达标率。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高警示药品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电话随访的药学监护对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至12月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出院、住院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9%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出院后随访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随访组和电话随访组。常规随访组患者出院后接受科室常规药学监护及随访6个月,包括每3个月1次门诊随访,第6个月行HbA1c检查;电话随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基于电话随访的药学监护,电话随访频率为出院后前3个月每2周1次、后3个月每月1次。临床药师为2组患者建立随访登记档案,记录患者出院时情况和每次随访结果。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中文版)"评分(DSMQ评分,总分为48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好)、"8条目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Morisky评分,总分为8分,6~8分为依从性良好)、血糖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为HbA1c水平,以HbA1c<7.0%为达标计算达标率)和随访期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95例,电话随访组48例,常规随访组47例。2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出院时体重指数、DSMQ评分、HbA1c水平及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6个月,电话随访组DSMQ评分和Morisky评分均高于常规随访组[(38.1±4.4)比(34.3±4.1)分,P<0.001;(6.5±1.2)比(5.7±1.0)分,P<0.001],且依从性良好者占比高于常规随访组[81.3%(39/48)比40.4%(19/47),P=0.031];HbA1c水平低于、HbA1c达标率高于常规随访组[(6.2±1.2)%比(6.7±1.4)%,P=0.042;72.9%(35/48)比51.1%(24/47),P=0.028];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随访组[6.2%(3/48)比25.5%(12/47),P=0.010]。药物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低血糖、胰岛素注射部位脂肪硬结或感染、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基于电话随访的药学监护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药学服务 糖尿病,2型 随访研究 病人依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综合内科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院老年患者(≥65岁)的病历资料,分别采用美国老年医学会2019年版Beers标准(2019 AGS Beers标准)和《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2017中国标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PIM发生情况,并将患者按性别、年龄(<75、≥75岁)、合并疾病种数(≤5、6~9、≥10种)、用药种数(1~4、5~9、≥10种)和住院时间(≤7、8~14和≥15 d)分组比较PIM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IM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511例,男性257例,女性254例;年龄65~103岁,中位年龄为75岁;用药数2~75种,中位数为18种;合并疾病1~27种,中位数为11种;住院时间3~73 d,中位数为12 d。依据2019 AGS Beers标准评价,PIM发生率为56.56%(289/511),共涉及30种药品、618例次用药,占比在前3位的药物为利尿剂(42.72%,264/618)、苯二氮类及其受体激动剂(16.34%,101/618)和抗胆碱能药物(12.62%,78/618)。依据2017中国标准评价,PIM发生率为55.19%(282/511),共涉及31种药品、496例次用药,占比在前3位的药物为苯二氮类及其受体激动剂(20.36%,101/496)、茶碱类(19.96%,99/496)和氯吡格雷(17.34%,86/49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用药种数≥5种、合并疾病≥10种以及住院时间>7 d是发生PIM的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2019年我院综合内科超过半数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PIM,高龄、联用多种药物、合并多种疾病和住院时间超过1周是PIM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不适当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DMAIC流程在改善透析设备运转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的透析设备共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试验组采用精益管理中的DMAIC流程对透析设备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设备管理,比较两组设备运转时长、患者等待时长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内瘘穿刺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设备运转时长、患者等待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达标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精益管理的DMAIC流程管理可以提高透析设备的运转率,优化透析治疗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益管理 六西格玛管理 DMAIC 透析设备运转率
  • 简介:摘要1例56岁男性患者因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给予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3 d后改为泼尼松40 mg/d口服),并口服碳酸钙、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和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预防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既往肾功能正常,服药1个月后肾功能持续下降。至服药3个月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最低为33.1 ml/(min·1.73 m2)。经尿常规和肾脏彩色超声检查除外肾病和尿路梗阻性疾病,考虑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导致肾损伤可能性大。将该药换为法莫替丁,其他药物继续使用。9 d后,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出院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74.0 ml/(min·1.73 m2)。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艾司奥美拉唑 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