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药房警示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取该时段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样本50例,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房药品管理,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样本50例,设置为观察组实施住院药房警示药品管理,观察和比对组间配置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配置差错发生率(4.00%)、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中应用警示药品管理的效果显著,可减少配置差错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住院药房 警示标识 高警示药品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警示药品管理及风险控制方式。方法:抽选2019年5月-2021年5月应用警示药品的130例患者,以时间顺序划入试验组与常规组(n=65)。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应用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药物使用错误次数、患者的满意度及不良用药问题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药物使用错误次数、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54%,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77%,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可强化警示药品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效果,降低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警示药品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警示药品标识在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护理差错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制作高危药品专用药品标识并应用于临床,观察比较使用警示药品标识前后医护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使用警示药品标识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医护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0%,两组相比就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差错发生率为0.05%,对照组患者差错发生率为0.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警示药品标识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护理安全,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执行警示药品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我院静脉药用药调配中心对2021年2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98例病人执行警示管理模式的药物治疗,依据警示标识管理与常规管理分为警示组99例、对照组99例,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配药出错情况、用药满意情况。结果 警示组执行应用警示标识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配药出错情况、用药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执行警示药物管理模式能控制配药出错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满意度,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警示药品 警示标识管理 医院药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是影响病情恢复以及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医院药房在警示药品的管理以及应用上还有不少问题,给用药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对此本文围绕警示药品以及管理中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安全用药对策,进而为警示药品的安全用药提供重要保证。

  • 标签: 医院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安全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静配室警示药品管理及安全用药分析。方法 通过实地考查和观察静配室警示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数据,进行可比较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有效降低了摆药差错率和审方差错率,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得到保障。结论 通过对静配室警示药品的管理和安全用药评价,科室发现并解决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高警示药品,药品管理,静配室,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中儿童警示药品(HAM)使用状况。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年龄<18岁患者的所有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根据《中国儿童警示药品目录》,对处方/医嘱中儿童HAM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处方/医嘱297 968张,包括门急诊处方270 024张(90.62%),住院医嘱27 944张(9.38%);处方涉及的患儿包括男性162 521例次(54.54%),女性135 447例次(45.46%);年龄(4±3)岁,范围0~17岁;每张处方药品种数为(2±1)种,范围1~9种。297 968张处方/医嘱中涉及儿童HAM处方23 476张(7.88%),门急诊处方中儿童HAM处方占比明显高于住院医嘱[7.92%(21 381/270 024)比7.50%(2 095/27 944),P=0.013],外科处方/医嘱中儿童HAM处方占比[32.84%(1 220/3 715)]明显高于内科[8.17%(22 043/269 777)]和其他科室[0.87%(213/24 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3 476张处方涉及儿童HAM共13类42种,使用26 084例次。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型包括中药注射剂(8 694例次、33.33%)、解热镇痛抗炎药(7 505例次、28.77%)和抗感染药物(4 011例次、15.38%),排名前10位的儿童HAM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炎琥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K1、阿糖腺苷、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类、苯巴比妥、异丙嗪注射剂和肝素。因儿童HAM用药错误导致9例患儿发生不良事件,均为E级,涉及的药物包括喜炎平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K1注射液。结论儿童HAM使用较普遍,中药注射剂相关HAM使用较多,门急诊和外科处方中含儿童HAM占比较高。儿童HAM相关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应加强管理。

  • 标签: 用药错误 高警示药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房警示药品的管理措施,对其用药安全予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筛选本院警示药品治疗使用情况160例,将采用一般管理的8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实施西药房警示药品干预管理的80 例作为干预组,分析160例警示药品使用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未对西药房警示药品实施管理之前,不良事件总发生概率15.00%(12/80),而对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之后,整体干预效果显著,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有所降低,总发生率降至3.75%(3/80),管理前后数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西药房警示药品实施有效的干预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用药安全性,建议继续推广应用。

  • 标签: 西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师参与病区警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的工作体会。方法:1.选取我院住院药房两个时段内的每月下病区服务记录,做对比分析。2.选取我院住院药房两个时段内对病区的审核干预记录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管理后的用药合格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警示药品当前存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通过药师参与管理能够促进警示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 标签: 高警示药品 使用安全合理性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房警示药品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择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西药房收录的88例使用警示药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模式管理(对照组)和安全管理模式管理(研究组),分析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药品安全管理后,观察组使用错误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从对安全管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来看,研究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安全管理在西药房警示药品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药品管理 高警示药品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院药房管理中采用警示药品分级标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2021年4月-2022年4月为参照组,即未采用警示药品分级标识管理,2022年5月-2022年4月为试验组,即采用警示药品分级标识管理,药师共计20名,均为我院药房工作人员,围绕药师考核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组间药师经过不同管理后,试验组药师考核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给予警示药品分级标识管理后,药师的药物知识、药物分级、给药技术等均有明显提高,能够有效保障药物安全和有效性。

  • 标签: 医院药房管理 高警示药品分级标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全管理在西药房警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西药房2018年1-12月收录的使用警示药品的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管理,研究组采用安全管理模式管理。比较2组药品使用错误次数、患者对警示药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及所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使用错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对药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药品所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645,P=0.000)。结论在西药房警示药品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减少药品使用错误次数,还能降低药品所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对警示药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服务。

  • 标签: 安全管理 西药房 高警示 药品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西药种类繁多,因此对警示药品的管理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了如何优化西药房警示药品管理体系,认识到其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种实施策略,以确保西药房对警示药品的全面管理和药物安全,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西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西药种类繁多,因此对警示药品的管理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了如何优化西药房警示药品管理体系,认识到其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种实施策略,以确保西药房对警示药品的全面管理和药物安全,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西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医院药房管理中采用警示药品分级标识是一项关键举措,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高风险药物的警觉性和安全使用。警示药品分级标识能够降低用药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升用药安全性。这些效果有助于改善药房管理流程,最终促进医院药房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医院药房管理中采用警示药品分级标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药品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 标签: 医院药房管理 高警示药品 分级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PDCA管理法在门诊警示药品管理中的作用,为门诊药房警示药品的管理提供有效办法。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每季度使用PDCA管理门诊药房警示药品的调配使用记录123份,分析门诊警示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处方使用的正确率。结果警示药品警示标识使用的准确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后两个季度能够准确使用警示药品警示标示,警示药品处方使用合格率每个季度呈上升趋势,后几季度与第一季度警示药品处方使用合格率、警示药品警示标识使用准确率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DA管理法在门诊药房警示药品管理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警示药品管理水平。

  • 标签: PDCA管理法 门诊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作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CRRT置换液配置质量。方法:采用分级管理的办法,规范警示药品使用及请领补充,确保CRRT置换液浓度正确。结果:分层管理实施后,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分层管理实施前。结论:CRRT配置置管液时规范警示药品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高警示药品 CRRT 置换液 安全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JCI标准下PDCA循环在病区警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9月-2022年09月我院接受病区警示药品治疗的患者2000例,2020年09月-2021年08月按照常规药品管理方式,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按照PDCA药品管理方式,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价值。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概率8/1000(0.08%)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46/1000(94.60%)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警示药品管理不良事件概率2/5(40.00%)低于对照组,警示药品账务相符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JCI标准下PDCA循环药品管理方式对病区警示药品强化管理,可提升管理价值,降低差错事故出现的概率,值得运用。

  • 标签: JCI标准 PDCA循环 病区 高警示药品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相对应的使用的临床药物类型也越来越多样,这为门诊药房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其中的警示药品对规范用药的要求较高,相关医护人员需要遵循医嘱规范用药才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反之,不仅影响药物功效还可能危及患者健康。为此,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是认清在警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 标签: 高警示药品 门诊药房管理 质量监控 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