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侧重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风险评估系统,并评价其预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 086例,男493例、女593例,年龄(76±5)岁(范围60~94岁)。随机选取其中543例用于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建立,男253例、女290例,年龄(75±6)岁(范围60~92岁)。以患者的术前生理学因素评分和手术风险因素评分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以另外543例进行验证,男240例、女303例,年龄(74±7)岁(范围60~94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比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the 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大坪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和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评估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预测模型方程为:lnR1/(1-R1)=-7.13+0.112×PS+0.148×OS;lnR2/(1-R2)=-6.14+0.124×PS+0.136×OS[R1为并发症发生率,R2为死亡率,PS(physiology score)为术前生理学因素评分,OS(operation score)为手术风险因素评分]。用于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比较的5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72例、死亡36例。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模型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6.34%(范围6.18%~61.29%),预测发生并发症64例;预测死亡率为6.05%±3.26%(范围2.45%~58.36%),预测死亡29例。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25.36%±13.95%(范围9.16%~76.34%),预测发生并发症126例;预测死亡率为10.46%±5.31%(范围6.23%~59.34%),预测死亡54例。DORSSSP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4%±9.67%(范围8.36%~70.85%),预测发生并发症99例;预测死亡率为10.12%±5.16%(范围7.35%~57.54%),预测死亡52例。在预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82、0.75,灵敏度分别为0.89、0.83、0.85,特异度分别为0.80、0.86、0.92,符合率分别为0.94、0.93、0.94;在预测死亡率方面,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67、0.71,灵敏度分别0.85、0.69、0.75,特异度分别为0.73、0.94、0.95,符合率分别为0.94、0.93、0.94。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与POSSUM、DORSSSP相比,预测手术风险整体性能更高,预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

  • 标签: 老年人 髋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延迟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天津市天津医院髋关节科住院并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入院后48 h内接受手术治疗)213例;延迟手术组(入院后超过48 h接受手术治疗)566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血液检测指标、胸片、尿常规、下肢静脉血栓情况、基础合并症、精神状态、手术方式、合并用药等影响手术的潜在因素。结果早期手术组213例,男81例,女132例;年龄(69.9±10.2)岁(范围60~74岁);股骨颈骨折95例,股骨转子间或转子下骨折118例;ASAⅠ~Ⅱ级128例,Ⅲ~Ⅴ级85例;心功能异常26例,正常187例;肝功能异常23例,正常190例;肾功能异常35例,正常178例;呼吸系统异常104例,正常109例;电解质紊乱110例,正常103例;尿酮体阳性96例,阴性117例;有下肢静脉血栓86例,无下肢静脉血栓127例;存在精神障碍32例,不存在精神障碍181例;手术方式选择内固定1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111例;有合并用药48例,无合并用药165例。延迟手术组566例,男262例,女304例;年龄(71.7±15.6)岁(范围58~91岁);股骨颈骨折224例,股骨转子间或转子下骨折342例;ASAⅠ~Ⅱ级169例,Ⅲ~Ⅴ级397例;心功能异常169例,正常397例;肝功能异常52例,正常514例;肾功能异常90例,正常476例;呼吸系统异常368例,正常198例;电解质紊乱203例,正常363例;尿酮体阳性261例,阴性305例;有下肢静脉血栓197例,无下肢静脉血栓369例;存在精神障碍141例,不存在精神障碍425例;手术方式选择内固定22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340例;有合并用药311例,无合并用药255例。早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肝功能、肾功能、尿酮体、下肢静脉血栓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ASA分级、心功能、呼吸系统、电解质紊乱、精神障碍状态、合并用药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心功能、精神障碍状态、合并用药是老年髋部骨折延迟手术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延迟手术的影响因素是心功能异常、存在精神障碍、合并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以及凝血功能异常且使用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

  • 标签: 老年人 骨折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天津医院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天津医院出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受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2 150例,男736例,女1 414例,不同年龄段患者男、女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P<0.001)。青年(18~44岁)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45~64岁)、老年(≥65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骨折类型以移位型为主(75.56%,1 646/2 150),移位率青年患者最低(55.17%,64/116),老年患者最高(81.91%,1 159/1 415)。三个年龄段患者的主要受伤机制均为摔倒[青年61.21%(71/116),中年80.29%(497/619),老年91.24%(1 291/1 415)]。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 057.11,P<0.001),中、青年患者无论骨折是否移位,主要治疗方式均为内固定术;中年无移位患者采用内固定术的比例(86.22%,169/196)高于移位患者(62.88%,266/423)(χ2=34.93,P<0.001)。老年患者中无移位者多采用内固定术,移位者多采用半髋置换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中位年龄74岁)大于新鲜骨折患者(中位年龄70岁)(Z=-2.777,P=0.005)。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移位率(92.41%,73/79)高于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75.95%,1 573/2 071)(χ2=11.48,P=0.00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采用全髋置换术,新鲜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半髋置换术、全髋置换术比例相差不大,内固定术最多。结论股骨颈骨折老年女性患者最多;移位患者多于无移位患者;青、中、老年患者受伤机制均为摔倒;中、青年患者多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主要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

  • 标签: 股骨骨折 病例管理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