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企业薪酬是员工价值的体现,企业合理的薪酬体系是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基本保障。合理的薪酬体系,是指薪酬结构合理,这就是要求通过职位评估,来确定职位相对价值,根据职位相对价值确定薪酬待遇水平,拉开薪酬档次,同时设置浮动工资与员工的个人业绩表现挂钩。通过改变薪酬结构,体现内部公平性,激励员工,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 标签: 薪酬体系 薪酬结构
  • 简介:摘要:无论是哪种企业,物资采购都是降低成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经济行为。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要做到采购的材料质量过硬、价格合适,且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要,是企业目标能够实现的有力保障。当前企业必须明确物资采购的原则与意义,及时纠正自身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

  • 标签: 企业管理 物资采购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规范化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电力企业若想保持长远稳定的发展,并确保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以及供电的可靠性,就需要对相关经营环境予以合理优化。基于此,相关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业扩报装这一业务的效率,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而若想实现这一目的,还需要对业扩报装流程予以规范化管理,减少其中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管理对策,进一步提升电力营销业扩报装工作的质量。

  • 标签: 供电营业厅 电力营销 业扩报装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转型相关问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纪委监察工作问题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广泛讨论和热烈讨论。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在纪委监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监督执纪第一形态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监察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思考,从而为国有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最终提升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 新疆火烧山井区处南北走向不对称背斜,二开侏罗系地层物性好,经常性渗漏;三开三叠系地层微裂缝发育,失返现象多发,油区处于开发后期,严重影响油区安全提速。针对不同漏失原因,优选堵漏材料、优化堵漏浆配方后的防漏堵漏技术取得显著应用效果,一次堵漏成功率增幅37.49%,平均单井漏失次数降幅52.54%,万米漏失量降幅60.34%。

  • 标签: 火烧山 易漏地层 漏失 堵漏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元化的员工需求,这对企业政工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工行政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员工凝聚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有效的政工行政管理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国有企业 政治工作 行政管理 新时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煤矿工人多环芳烃(PAHs)暴露水平并探讨其与氧化应激和神经递质水平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4至6月,选择652名不同作业场所[井下一线组(239名)、井下辅助组(280名)及地面组(133名)]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工人基本资料,检测其尿中多环芳烃代谢物(OH-PAHs)、血液中氧化应激和神经递质水平,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尿OH-PAHs与神经递质和氧化应激指标间的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氧化应激在尿OH-PAHs与神经递质改变之间的作用。结果不同作业场所三组工人尿OH-PAHs中2-羟基萘(2-NAP)、2-羟基芴(2-FLU)、1-羟基芘(1-OH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3.64、9.63、26.82,P<0.01、=0.008、<0.01)。三组工人血液中神经递质指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81、15.58、79.16、179.58、33.48、67.63、4.96,P<0.01)。控制混杂因素后,NE含量与2-FLU水平和AChE活力与1-OHP水平均呈负相关(β=-134.99,95%CI:-250.74~-19.23,P=0.02;β=-0.80,95%CI:-1.54~-0.05,P=0.036);Ach含量与9-羟基菲(9-PHE)水平、AChE活性与2-NAP和9-PHE水平均呈正相关(β=0.96,95%CI:0.26~1.64,P=0.007;β=1.78,95%CI:0.75~2.82,P=0.001;β=0.77,95%CI:0.07~1.47,P=0.031)。此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1-OHP水平及AChE活力均相关(β=0.32,95%CI:0.02~0.62,P=0.034;β=-0.23,95%CI:-0.43~-0.02,P=0.032)。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1-OHP对AChE活力有直接作用(P<0.05)。结论井下煤矿工人PAHs暴露水平较高,且可能引起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尚未观察到氧化应激的中介作用。

  • 标签: 职业暴露 多环芳烃 煤矿开采 神经毒性 神经递质 氧化应激 中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多态性、循环水平与乳腺癌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820例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到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年龄和居住地与病例组匹配的90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三个广泛关注的MCP1基因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24611、rs2857656和rs4586构建工具变量,分析趋化因子MCP1循环水平与乳腺癌的关联性。结果MCP1 rs1024611(OR=1.26,P=0.002)、rs2857656(OR=1.23,P=0.006)和rs4586(OR=1.23,P=0.003)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SNP rs1024611(β=1.194,P<0.001)、rs2857656(β=1.221,P<0.001)和rs4586(β=1.137,P<0.001)的罕见等位基因与MCP1循环水平呈正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显示,MCP1循环水平每增加23.7 pg/ml,乳腺癌风险增加0.25倍;MR分析显示,MCP1循环水平的每增加23.7 pg/ml,乳腺癌风险增加0.20倍。结论MCP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MCP1循环水平升高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MCP1可作为乳腺癌早期预测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孟德尔随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水平,与初诊成年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5例初诊ITP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TP组(n=55)。患者年龄为(42.6±11.8)岁;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为36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完全反应(CR)、有效和无效3个亚组。并且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性别、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n=30)。对所有ITP患者采取初始治疗方案,对血小板计数<30×109/L伴出血者加用联合治疗方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TP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体检当日的血清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并分析ITP组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与其ITP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及ITP组组内治疗前、后血清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的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t检验,3个亚组间上述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ITP组患者血清25(OH)D3、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与其ITP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k2020060),所有受试对象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 ITP组55例患者接受治疗2个月后,其疗效评估系CR、有效及无效者分别为28、12和15例,并将其分别纳入CR亚组(n=28)、有效亚组(n=12)和无效亚组(n=15)。ITP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40/55)。② ITP组患者治疗前,血清25(OH)D3水平为(10.3± 3.8)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5.5±5.3) ng/mL,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为(219.6±79.4) nmol/L,显著高于后者的(159.8±52.3)n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4、3.702, P<0.001、<0.001)。治疗后,2组受试者血清25(OH)D3[(13.2±4.7)ng/mL比(15.5±5.3)ng/mL]和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187.6±63.7)nmol/L比(159.8±52.3) n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6、2.038, P=0.039、0.045)。ITP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1、2.332,P=0.001、0.022)。③ CR、有效和无效亚组患者治疗前血清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682、1.140,P=0.078、0.327);3个亚组治疗后上述2个指标分别进行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57、4.458,P=0.009、0.016)。其中,CR亚组治疗后血清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2、2.077,P=0.018、0.043)。④治疗前,ITP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Ig)M(PAIgM)、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和血小板表面相关补体C3(PAC3)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27、-0.319、-0.436、-0.347,P=0.006、0.015、0.008、0.009),与其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关系(r=0.778、P=0.001);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则与其上述4个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15、0.279、0.352、0.308,P=0.008、0.029、0.011、0.017),与其血小板计数则呈负相关关系(r=-0.639、P=0.002)。⑤治疗前,ITP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83、P<0.001)。结论25(OH)D3缺乏与初诊成年人ITP的发病相关,血清25(OH)D3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的异常可能参与初诊成年人ITP的发生、发展。补充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可能是成年人ITP的新治疗方法。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维生素D缺乏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浙江普陀医院97例HBLC合并T2DM患者(HBLC合并T2DM组)、105例单纯HBLC患者(HBLC组)和118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血清HSP70、sPD-1和25(OH)VD3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并根据HBLC合并T2DM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28例)和预后良好(69例),比较两者HSP70、sPD-1、25(OH)VD3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P70、sPD-1和25(OH)VD3对HBLC合并T2DM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HBLC合并T2DM组HSP70和sPD-1明显高于HBLC组和T2DM组[(4.28 ± 1.19) μg/L比 (2.27 ± 0.76)和(2.40 ± 0.84) μg/L、(7.86 ± 2.45)ng/L比(4.23 ± 1.62)和(3.85 ± 1.27) ng/L],25(OH)VD3明显低于HBLC组和T2DM组[(13.62 ± 3.96) μg/L比(18.63 ± 6.11)和(17.45 ± 4.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LC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HSP70和sPD-1与ALT、AST、FBG、HbAlc呈正相关(P<0.01),25(OH)VD3与ALT、AST、FBG、HbAlc呈负相关(P<0.01)。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HSP70、sPD-1和Child-Pugh分级B级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6.03 ± 1.63) μg/L比(3.57 ± 1.02) μg/L、(9.86 ± 1.59) ng/L比(7.05 ± 2.62) ng/L和71.43% (20/28)比30.43%(21/69)],25(OH)VD3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9.26 ± 3.02)μg/L比(15.39 ± 5.8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70、sPD-1和25(OH)VD3联合预测HBLC合并T2D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9%和79.71%。结论HBLC合并T2DM患者血清HSP70、sPD-1明显升高,25(OH)VD3明显降低,并与肝功能、血糖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早期联合检测HSP70、sPD-1和25(OH)VD3可为临床对症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肝炎,乙型 肝硬化 糖尿病,2型 热休克蛋白质类 25-羟基维生素D3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浙江普陀医院97例HBLC合并T2DM患者(HBLC合并T2DM组)、105例单纯HBLC患者(HBLC组)和118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血清HSP70、sPD-1和25(OH)VD3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并根据HBLC合并T2DM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28例)和预后良好(69例),比较两者HSP70、sPD-1、25(OH)VD3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P70、sPD-1和25(OH)VD3对HBLC合并T2DM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HBLC合并T2DM组HSP70和sPD-1明显高于HBLC组和T2DM组[(4.28 ± 1.19) μg/L比 (2.27 ± 0.76)和(2.40 ± 0.84) μg/L、(7.86 ± 2.45)ng/L比(4.23 ± 1.62)和(3.85 ± 1.27) ng/L],25(OH)VD3明显低于HBLC组和T2DM组[(13.62 ± 3.96) μg/L比(18.63 ± 6.11)和(17.45 ± 4.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LC组与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HSP70和sPD-1与ALT、AST、FBG、HbAlc呈正相关(P<0.01),25(OH)VD3与ALT、AST、FBG、HbAlc呈负相关(P<0.01)。在HBLC合并T2DM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HSP70、sPD-1和Child-Pugh分级B级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6.03 ± 1.63) μg/L比(3.57 ± 1.02) μg/L、(9.86 ± 1.59) ng/L比(7.05 ± 2.62) ng/L和71.43% (20/28)比30.43%(21/69)],25(OH)VD3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9.26 ± 3.02)μg/L比(15.39 ± 5.8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P70、sPD-1和25(OH)VD3联合预测HBLC合并T2D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9%和79.71%。结论HBLC合并T2DM患者血清HSP70、sPD-1明显升高,25(OH)VD3明显降低,并与肝功能、血糖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早期联合检测HSP70、sPD-1和25(OH)VD3可为临床对症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肝炎,乙型 肝硬化 糖尿病,2型 热休克蛋白质类 25-羟基维生素D3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