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心胸外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抗凝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抗凝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于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维持INR比值在理想范围内,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机械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院外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并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86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内院外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率及抗凝治疗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院内院外一体化护理干预后干预1个月后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可使INR比值维持在理想范围内,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院内院外一体化护理干预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INR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而行双节段颈前路手术治疗15年以上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CADR和ACDF两组。CADR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9.73±10.26)岁(范围32~70岁);混合型颈椎病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7例;C3,4、C4,5节段1例,C3,4、C5,6节段2例,C4,5、C5,6节段7例,C5,6、C6,7节段5例;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9.10°±4.00°;随访时间为(189.07±13.51)个月(范围162~210个月)。ACDF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2.60±8.83)岁(范围32~68岁);混合型颈椎病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15例;C3,4、C4,5节段1例,C4,5、C5,6节段15例,C5,6、C6,7节段4例;术前手术节段ROM为8.31°±5.23°;随访时间为(184.20±21.39)个月(范围156~222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颈椎整体ROM、手术节段ROM、邻近节段椎间盘Miyazaki分级、Odom分级及并发症。结果CADR组JOA评分由术前(13.20±2.6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93±1.22)分,JOA改善率59.44%±60.86%;NDI由术前27.60%±6.4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07%±9.71%,NDI下降12.53%±9.64%。ACDF组JOA评分由术前(12.93±2.46)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65±1.25)分,JOA改善率60.51%±43.17%;NDI由术前30.80%±8.11%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2.80%±6.31%,NDI下降18.00%±8.34%;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及N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ROM:CADR组为38.33°±12.31°,ACDF组为31.11°±8.65°;手术节段ROM:CADR组为6.51°±4.61°,ACDF组手术节段已融合而丧失活动度;两组颈椎整体RO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P=0.049)。CADR组上、下邻近节段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0%和47%,新发椎间盘突出率分别为20%和13%;ACDF组上、下邻近节段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新发椎间盘突出率为25%和40%;两组下邻近节段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末次随访时CADR组Odom优良率为80%(12/15),ACDF组为85%(1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8)。CADR组和ACDF组各1例翻修。结论双节段CADR术后远期疗效与ACDF相当,可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且在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优于ACDF。

  • 标签: 颈椎 全椎间盘置换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15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集患者以随机分组形式分为2组,A组(127例)予以内固定治疗,B组(25例)予以人工关节置换干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随访观察可见,2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对比未见差异92.91%vs96.00%;而B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8.00%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疗法在老年转子间骨折中起到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结束之后对其开展为期半年至2年的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有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程度以及髋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为4-19天,平均(5.21±1.73)天;住院时间为(14-34)天,平均(21.37±2.51)天;随访结果总体有效率为83.33%。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势主要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速等。对于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是最为合适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成效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老年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心卫生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1例行无张力疝修补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心卫生院同期收治的31例行传统疝修补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传统疝修补,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其具有恢复快、患者预后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RPH)与剪口结扎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混合痔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有50例,单行RPH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50例,在参考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剪口结扎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较参考组显著更长,愈合时间显著更短,痊愈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术后出血、残留赘皮、回缩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评分较参考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行RPH与剪口结扎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剪口结扎术 自动痔疮套扎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高龄、糖尿病(DM)和慢性肾脏疾病(CKD)不仅会增加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缺血事件的风险,还会增加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此类特殊人群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亚洲的特殊人群,往往表现出与西方人群不同的临床特征。关于亚洲人群CCS高风险的分类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后使用新一代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如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的国际指南已相继发表。本共识总结了在特殊人群中使用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的相关证据,提出了在冠状动脉疾病(CAD)特殊人群中应用标准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短期DAPT和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意见。本共识的特殊人群包括从ACS过渡至CCS,老年,或患有CKD、DM、多血管CAD和治疗期间发生出血并发症等特征的患者。

  • 标签: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亚洲 心肌缺血 共识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输尿管裁剪腹腔镜肾盂成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采用体外输尿管裁剪腹腔镜肾盂成形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7例。年龄6~54岁,平均22.3岁。单侧22例,其中右侧6例,左侧16例;双侧2例。查体发现7例,腰部胀痛不适19例。体质指数17.2~26.4 kg/m2,平均21.7 kg/m2。轻度肾积水5例,中度肾积水17例,重度肾积水4例。异位血管压迫输尿管6例。26例均在腹腔镜下离断肾盂输尿管后将输尿管经腹腔镜切口拉出体外,在体外纵行剪开输尿管,最低点缝合1针后送回腹腔,然后继续在腹腔镜下完成双J管置入及肾盂输尿管吻合。双侧肾积水患者行两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4个月。结果26例共28次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58 min,平均99 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19.4 ml。引流管留置4~10 d,平均5.3 d;1例术后第3天出现漏尿,每日引流液>500 ml,术后第7天突然减少,引流管留置10 d后自愈;无腹膜炎、发热病例。住院时间5~11 d,平均6.5 d。随访6~24个月,平均10.8个月。所有患者腰痛症状消失。24例术后3个月复查CT提示肾积水减轻或消失,2例肾积水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定期复查肾积水无进展,未特殊处理。结论体外输尿管裁剪腹腔镜肾盂成形同时具备微创和灵活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成功率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体外输尿管裁剪 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标准化的散光矢量分析法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和微透镜中心偏心值对散光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9年1—4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SMILE的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3例128眼,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25~-7.75 DS,柱镜度为-0.25~-3.75 DC。采用WASCA像差仪、CRS master和MEL80准分子激光系统测量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的绝对值,根据Pentacam角膜地形图和手术录像测量并计算微透镜中心的偏心值。记录和计算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裸眼视力、电脑验光、主觉验光、目标散光矢量(TIA),根据术后3个月时的主觉验光结果来计算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S)。比较不同散光度、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微透镜偏心值患者间各矢量分析参数,并分析微透镜偏心值与眼球静态旋转角度以及各矢量分析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时,94.5%患眼(121/128)裸眼视力≥1.0。术前患者瞳孔直径为(3.24±0.48)mm,明显大于中的(2.61±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3,P<0.01)。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为2.75°(1.26°,4.48°),微透镜偏心值为(172±87)μm,TIA为0.69(0.44,1.35);术后3个月时SIA为0.67(0.42,1.10),ME为0.10(0.00,0.26)DC,|AE|为0.35°(0.00°,9.47°),|DV|为0.25(0.00,0.50),CI为0.91(0.72,1.00),IS为0.23(0.00,0.56)。不同程度散光组患者间眼球静态旋转角度、ME、|DV|、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程度静态旋转角度组患者微透镜偏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偏心组患者眼球静态旋转角度、ME、|AE|、|DV|、CI和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心值与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和|DV|均呈正相关(rs=0.39、0.31,均P<0.01)。结论SMILE对散光的矫治效果较好,中眼球静态旋转和微透镜偏心轻微,微透镜偏心值可能与眼球的静态旋转和散光的差异矢量有关。

  • 标签: 散光 矢量分析 飞秒激光 旋转 偏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配合中药分期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实验组A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配合中药分期治疗;对照组B组4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将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数据进行收集,通过相应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结果:A组比B组在Bohler及Gissane角提升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少15.5%,差异明显,且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配合中药分期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中药分期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自制肝左叶悬吊装置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TLTG)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治疗的57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W"型肝左叶悬吊方法:建立气腹并沿肝脏脏面离断肝胃韧带后,将16#橡胶导尿管剪取3段,长度分别为6 cm、6 cm和12 cm,按照短-长-短的顺序依次穿入荷包线上。通过12 mm Trocar将带有3段导尿管的荷包线送入腹腔内,在预定位置将荷包针穿出腹腔。利用2枚Hemolock夹,在保持长段导尿管弯曲的状态下,于长段导尿管两侧将荷包线与肝胃韧带肝脏侧边缘固定,腹壁外提拉荷包线打结固定后,完成肝左叶悬吊,整个悬吊装置类似于字母W形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LTG,显露效果良好,肝左叶悬吊时间(3.3±0.4)min;总手术时间(270.4±56.5)min;中出血量(41.2±15.8)ml;无出现肝左叶滑落,中无需助手拨挡肝左叶进行显露。有3例患者在悬吊肝左叶过程中出现小的肝包膜下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第1、3和7天肝脏天冬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W"型自制肝左叶悬吊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显露良好。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全胃切除术 肝左叶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运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镇静镇痛效果,简要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采取电脑抽检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开展瑞芬太尼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采用七氟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手术前后镇静评分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手术后观察组静评分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静评分与疼痛评分,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七氟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镇静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Overlap吻合法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腹腔内食管空肠吻合方法之一,但其在食管残端回缩、吻合器钉砧误入食管"假道"以及共同开口的关闭等方面仍存在挑战。本研究探讨对经典Overlap吻合法进行多模式改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由同一手团队连续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多模式改良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法的152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多模式改良Overlap吻合法主要包括:(1)在确保肿瘤切缘安全的前提下(肿瘤近切缘距离≥3 cm),由左向右次全离断食管(保留宽度5~8 mm);标本入袋并移至右中腹,调整体位,通过标本重力对腹段食管进行充分牵引;(2)采用"三向牵引"胃管引导方式显露食管腔,确切置入吻合器钉砧,完成食管空肠侧侧吻合;(3)以3-0"倒刺线"自背侧向腹侧先"内进内出"单层连续缝合,后"外进外出"垂直褥式内翻连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对全组患者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围手术期结局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52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29例和23例,年龄(60.2±9.1)岁,体质指数为(23.2±3.1) kg/m2;23例(15.1%)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全组患者肿瘤近切缘长度(3.3±0.3) cm,21例齿状线受侵,病理检查近切缘均为阴性。21例齿状线受侵,肿瘤近切缘长度(3.3±0.3) cm,病理检查近切缘均为阴性。手术近期结果: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分别为(302.1±39.9) min和(29.8±5.4) min;估计失血量为(87.9±46.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3±7.3) d。术后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22例(14.5%),其中胰漏6例,通过充分引流、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顺利恢复;肺炎10例,腹腔感染3例,通过抗感染及物理治疗后痊愈;吻合口漏2例,1例因空肠Roux袢张力过高,侧侧吻合后空肠一侧开口过大所致,另1例则因中发生"鼻胃管钉合于侧侧吻合处"的意外情况,均经充分引流、抗感染、营养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7 d发生Peterson疝并接受二次手术,终因大范围小肠坏死而死亡。结论多模式改良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法简化操作,降低了食管空肠吻合难度,是一种安全易行的食管空肠改良吻合方法。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外科吻合口 吻合术 Roux-e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