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颅内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 转移灶主要出现在脑实质、硬脑膜、颅骨等部位,以脑实质转移最常见。其中颅内转移瘤的常见来源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及肾癌。尽管现如今的全脑放射治疗以及靶向治疗已经相当成熟,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仍是颅内转移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术切除不仅可以帮助明确颅内转移瘤的来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这有利于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例如,肾细胞癌和黑色素瘤对全脑放射治疗(WBRT)较为不敏感,而小细胞肺癌则相反。对于边界不清楚的转移瘤,术中如果能够辨识转移瘤边界,势必会降低完整切除转移瘤的手术难度,同时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会下降。荧光素钠辅助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术者判断肿瘤的边界问题,提高肿瘤的安全切除程度,本文就荧光素钠引导下的颅内转移瘤切除的临床应用、应用效果、局限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转移瘤 荧光素钠 肿瘤边界 显影效果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brain tissu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btO2)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8分的患者,行显微镜下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置入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探头,术后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并在监测下给予目标导向治疗。根据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4~5分)组26例和预后不良(1~3分)组15例。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内压及PbtO2与GOS评分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颅内压及PbtO2与GOS评分之间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预后不良组PbtO2(17.42±5.34)mmHg(1 mmHg=0.133 kPa)低于预后良好组(24.65±5.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01);预后不良组颅内压(22.32±3.45)mmHg高于预后良好组(17.32±3.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01)。以颅内压及PbtO2为自变量、6个月后GOS评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4.040X+7.497;Y=-2.549X+28.63),PbtO2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个月后GOS预后评分呈正相关(r=0.75,P<0.001),颅内压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分呈负相关(r=-0.87,P<0.001)。结论颅内压联合PbtO2监测指导下的治疗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预后有应用价值,可能改善患者伤后6个月的预后。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组织氧分压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评估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手术切除并术后确诊的163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胶质瘤WHO分期中GRP78的表达水平;χ2检验比较GRP78表达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WHO分期的神经胶质瘤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COX回归分析GRP78能否作为独立预后的指标;时序检验和Kaplan-Meier分析不同GRP78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GRP78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且高表达GRP78(阳性/强阳性)的患者在Ⅲ ~ Ⅳ期中较Ⅰ ~ Ⅱ期更为常见;GRP78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WHO临床分期的人群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P78可作为神经胶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45);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95% CI 37.594 ~ 47.046),其中GRP78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95% CI 12.922 ~ 40.801),GRP78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95% CI 39.807 ~ 51.352),GRP78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GRP78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χ2 = 13.588,P<0.01)。结论GRP78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Ⅲ ~ Ⅳ期神经胶质瘤中GRP78的高表达更为常见;GRP78可作为评估神经胶质瘤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神经胶质瘤 内质网应激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脑胶质瘤患者6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比较术前、术后14 d和术后3个月CTC阳性率;不同病理特征CTC阳性率;不同预后CTC阳性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9~45个月患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分析函数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术后14 d和术后3个月CTC阳性率低于术前(F=3.3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CTC阳性率低于术后14 d(χ2=5.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1.047、0.012,P>0.05);Ⅲ~Ⅳ级CTC阳性率阳性率高于Ⅰ~Ⅱ级(χ2=15.2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60例患者随访9~45个月,随访时间(24.63±6.97)个月,总生存时间(21.87±4.56)个月,随访末预后良好19例、预后不良41例。预后不良组CTC阳性率(85.37%)高于预后良好组(15.79%)(χ2=27.0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和CTC阳性为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论脑脊液CTC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且与病理分级和预后密切相关,为影响预后危险因素。

  • 标签: 脑胶质瘤 脑脊液 循环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入院6 h内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入院24~72 h内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及预后。对不同组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采用t检验,预后指标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手术前的脂质过氧化物(LPO)、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7.24±4.16、87.08±10.24、74.25±8.13、7.58±1.31;对照组:37.06±3.53、87.12±8.71、74.19±6.05、7.61±1.24,t=0.831、0.317、0.485、0.392,P>0.05);观察组手术7 d后的LPO、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71±6.93、68.46±6.49、108.34±8.47、3.98±0.25;对照组:32.47±5.27、76.28±7.15、89.26±7.33、5.07±0.37,t=8.315、8.924、15.428、5.156,P<0.05)。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良好25例,中度残疾12例,严重残疾5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0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20例,严重残疾1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0例,Z=14.301,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氧化应激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氧化应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高凝血状态与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异常的关系。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9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高凝血状态分为高凝血状态组(35例)与无高凝血状态组(44例)。另选取同期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抗心磷脂抗体、抗凝血酶Ⅲ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并对抗心磷脂抗体、抗凝血酶Ⅲ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组的抗心磷脂抗体、抗凝血酶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93,F=21.629,P<0.05)。高凝血状态组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高于无高凝血状态组、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无高凝血状态组组[(238.34±7.65) mg/L比(271.69±13.51) mg/L]、对照组[(238.34±7.65) mg/L比(315.38±31.0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41、44.676,F=14.483、26.738,P<0.05)无高凝血状态组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182、17.159,P<0.05)。3组的D-二聚体、FDP、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19、11.394、27.382,P<0.05)。高凝血状态组的D-二聚体、FDP水平高于无高凝血状态组[(3.05±0.17) μg/ml比(0.53±0.11) μg/ml、(12.42±2.11) mg/L比(8.01±1.13) mg/L]、对照组[(3.05±0.17) μg/ml比(0.24±0.07) μg/ml、(12.42±2.11) mg/L比(3.47±0.35) mg/L],PT短于无高凝血状态组[(5.04±0.37) s比(10.99±1.15) s]、对照组[(5.04±0.37) s比(12.82±2.06)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高凝血状态组比无高凝血状态组=62.128、8.237、21.506,t高凝血状态组比对照组=69.415、13.185、30.823,P<0.05)。无高凝血状态组的D-二聚体、FDP水平高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1、7.036、13.508,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抗心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FDP呈正相关(r=0.715、0.772,P<0.05),与PT呈负相关(r=-0.826,P<0.05);抗凝血酶Ⅲ与D-二聚体、FDP呈负相关(r=-0.784、-0.753,P<0.05),与PT呈正相关(r=0.807,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异常与重型颅脑创伤后高凝血状态具有关系。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凝血酶Ⅲ 重型颅脑创伤 高凝血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胶质瘤患者的切除手术中B超在肿瘤切缘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将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的残留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5(15.15%)例,实验组术后残留2(6.06%)例,实验组的术后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5,P<0.05)。实验组治疗后2、7 d颅内压[(3.43±0.42)、(2.83±0.42) 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0.37)、(3.69±0.28) kPa,t=12.683、16.810,P<0.05]。实验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注意力(106.54±6.56)、执行能力(105.76±6.77)、抽象及定向评分(106.65±6.5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3.535、5.680,P<0.05)。治疗后实验组注意力、执行能力、抽象及定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5、9.606、10.575,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切除过程中应用B超对患者进行肿瘤切缘定位可以准确定位患者肿瘤位置、肿瘤范围,减少患者肿瘤的残留率,提高疗效。

  • 标签: 术中B超 脑胶质瘤 肿瘤切缘定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continuous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前后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病房收治的37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采用ICP监测及近红外光谱技术(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NIRS)监测手术前后颅内压及rScO2浓度,对手术前后颅内压及rScO2的变化进行分析。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判断,规定GOS评分>3分者为预后良好,归入预后良好组(21例),≤3分者为预后较差归入预后较差组(1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颅内压及rScO2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15.80±6.70) mmHg]较术前[(20.40±5.80) 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02);术后rScO2[(62.31±3.85)%]较术前[(59.73±3.13)%]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1,P=0.002)。术后预后良好组患者颅内压[(6.53±2.21) mmHg]较预后不良组[(4.24±2.30) mmHg]下降更明显,两组rScO2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在预后良好组术后其rScO2提高程度(3.99±2.34)%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2.32±2.25)%,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术前术后颅内压及rScO2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0、2.176;P=0.004、0.036)。结论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提高rScO2,术前、术后颅内压及rScO2的变化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潜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评估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手术切除并术后确诊的163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胶质瘤WHO分期中GRP78的表达水平;χ2检验比较GRP78表达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WHO分期的神经胶质瘤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COX回归分析GRP78能否作为独立预后的指标;时序检验和Kaplan-Meier分析不同GRP78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GRP78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且高表达GRP78(阳性/强阳性)的患者在Ⅲ ~ Ⅳ期中较Ⅰ ~ Ⅱ期更为常见;GRP78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WHO临床分期的人群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P78可作为神经胶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45);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95% CI 37.594 ~ 47.046),其中GRP78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95% CI 12.922 ~ 40.801),GRP78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95% CI 39.807 ~ 51.352),GRP78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GRP78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χ2 = 13.588,P<0.01)。结论GRP78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Ⅲ ~ Ⅳ期神经胶质瘤中GRP78的高表达更为常见;GRP78可作为评估神经胶质瘤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神经胶质瘤 内质网应激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及脑组织氧分压(PbtO2)监测指导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ICP监测组和ICP+PbtO2监测组。ICP监测组患者接受ICP监测,给予传统的控制ICP和脑灌注压(CPP)治疗,治疗目标为ICP<20 mmHg(1 mmHg=0.133 kPa)、CPP>60 mmHg;ICP+PbtO2监测组患者同时使用ICP和PbtO2监测,在给予控制ICP和CPP治疗基础上,联合进行氧流量调节,维持PbtO2>20 mmHg,ICP治疗目标与ICP监测组相同。记录两组患者监测治疗期间ICP与PbtO2的平均值,同时记录CPP、GCS评分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伤后3个月和6个月预后,GO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累积生存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PbtO2与GO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共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分析,有34例患者接受ICP联合PbtO2监测指导治疗,36例患者接受单独ICP监测指导治疗。ICP+PbtO2监测组平均ICP较ICP监测组显著降低(mmHg:13.4±3.2比18.2±8.3,P<0.01);尽管两组平均CPP均>60 mmHg,但ICP+PbtO2监测组平均CPP明显高于ICP监测组(mmHg:82.1±10.5比74.5±11.6,P<0.01);ICP+PbtO2监测组与ICP监测组平均GCS评分和平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CS评分(分):5.3±2.3比5.2±2.2,PaCO2(mmHg):33.5±4.8比32.6±5.2,均P>0.05〕;ICP+PbtO2监测组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ICP监测组(mmHg:228.4±93.6比167.3±81.2,P<0.01)。与ICP监测组相比,ICP+PbtO2监测组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预后良好率显著升高(3个月:67.6%比38.9%,6个月:70.6%比41.7%,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ICP+PbtO2监测组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ICP监测组(3个月:85.3%比61.1%,Log-Rank检验:χ2=5.171,P=0.023;6个月:79.4%比55.6%,Log-Rank检验:χ2=4.511,P=0.03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btO2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GOS评分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951、0.933,均P<0.01)。结论ICP联合PbtO2监测指导下的治疗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价值,可能改善患者伤后3~6个月预后。

  • 标签: 颅内压 脑组织氧分压 重度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在重型颅脑创伤(sTB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8分。其中21例采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26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减压技术。术后评估患者的GCS、手术时长、入住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时长、颞肌厚度、甘露醇使用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结果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组与常规大骨瓣减压组术后24 h GCS分别为(6.7±1.8)分、(5.6±1.5)分;术后24 h CT显示蝶鞍层面颞肌厚度分别为(1.19±0.33) cm 、(1.43±0.41) cm,其与术前的差值分别为(0.12±0.07)cm、(0.38±0.14)cm;甘露醇应用时间分别为(4.7±1.4)d、(9.4±2.0)d,应用剂量分别为(500±137)ml/d、(1 250±283)ml/d;入住NICU时间分别为(10.7±2.3)d、(17.9±2.0)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20.0±12.3)min和(115.0±13.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GOS Ⅰ~Ⅲ级(预后不良)者分别占34.4%(7/21)、65.4%(17/26),Ⅳ~Ⅴ级(预后良好)者分别占65.6%(14/21)、34.6%(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技术在sTBI患者手术救治中,可更好地控制术中脑膨出、急性脑肿胀的发生,缓解颅内高压,缩短NICU入住时间,减少脱水剂用量和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神经胶质瘤预后中的价值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神经胶质瘤确诊病例97例,通过血常规检验结果计算NLR值,根据NLR平均值分为高NLR组(NLR≥2.26)35例和低NLR组(NLR<2.26)62例;对不同NLR水平组间的相关临床病理参数行χ2检验,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NLR对神经胶质瘤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高NLR组年龄≥65岁、术前生活质量评估(KPS)评分<70、有血管淋巴侵犯及高级别神经胶质瘤(HGG)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NLR组,有统计学意义(F=97.000,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低于低NLR组,有统计学意义[高NLR组:(12.63±7.58)个月;低NLR组:(20.36±6.00)个月,t=-5.537,P<0.05];高NLR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低NLR组,有统计学意义[高NLR组:(6.31±2.28)个月;低NLR组:(16.56±6.32)个月,t=-9.234,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可能是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升高的危险因素,高NLR提示更差的预后。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神经胶质瘤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神经导航下联合荧光素钠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2019年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50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ty,CT)、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序列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m,MRV)、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WI)、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核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序列扫描,并在术前将其与博医来功能神经系统导航工作站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制定导航计划,术中功能导航联合小剂量荧光素钠(2 mg/kg)进行手术。术中神经导航确定肿瘤的位置及与主要纤维传导束锥体束及大血管的空间关系,以及术中Pentero900蔡司显微镜黄荧光模式下显示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进行肿瘤的切除。结果胶质瘤38例,肺癌脑转移瘤10例,肾透明细胞癌脑转移1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术前神经导航定位肿瘤与锥体束的准确率达95%。术后3 d复查头部MRI,与术前病变比较,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本组病灶全切除38例 (76%),次全切除12例(24%)。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5.9%、12个月生存率为53.1%、18个月生存率为24.5%,生存时间为(15.0±3.2)个月。结论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可以实时定位和标记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恶性肿瘤,颅内 多模态神经导航 荧光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和显微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即对照组(n=41)、观察组(n=41),予以对照组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镜治疗,观察组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治疗,并使用定量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手术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DL评分为(76.04±7.46)分、术后2个月的ADL评分为(89.93±8.87)分,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DL评分、术后2个月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8、22.274,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为(5.84±0.56)cm、手术时间为(86.49±8.52) min、术中出血量为(88.53±8.77) ml、血肿清除率为(91.55±4.27)%,与对照组相应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4、25.366、16.154、6.558,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预后。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导航辅助 内镜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膜瘤及其瘤周水肿中的表达,以探讨VEGF和AQP4在脑膜瘤瘤周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12年至2018年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脑膜瘤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膜瘤组织、瘤周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VEGF及AQP4的表达,再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VEGF的mRNA表达。采用t检验比较VEGF、AQP4及VEGF的mRNA表达强度在脑膜瘤组织、瘤周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差异,应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0例脑膜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91.3%;VEGF蛋白水平在脑膜瘤组织、瘤周水肿脑组织、正常脑组织中呈梯度降低关系(0.39±0.08、0.21±0.03、0.04±0.02)。在肿瘤组织中,VEGF的蛋白水平、RNA水平与瘤周水肿呈正相关(r=0.889、0.876,P值均<0.05);在瘤周水肿脑组织中,蛋白水平与瘤周水肿呈正相关(r=0.919,P<0.05)。AQP4在脑膜瘤及瘤周水肿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脑组织,而在瘤周水肿组织中的表达要高于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且两者与正常脑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2、46.875,P<0.05),而且AQP4的表达强度与瘤周水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VEGF与AQP4共同参与瘤周水肿形成,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脑膜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水通道蛋白4 瘤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