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力损伤(PI)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开展PI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护理领域发表的PI相关文献,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国家、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进行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27篇英文文献。护理领域的PI相关研究从1999年开始开展,2004年之后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发文数量最多,为102篇。PI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是PI的预防、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护理、风险评估及评价。护理领域PI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PI的风险评估、护士对PI的知识及态度等。结论CiteSpace软件能直观展示PI护理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本研究PI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可为我国PI护理领域的科研探索与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方向。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CiteSpace软件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创伤损伤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并评估其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我院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和心理支持;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态等指标来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得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精神状态评估上均有显著改善(p < 0.05)。对照组在这些评估指标上改善不显著(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创伤损伤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态。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综合康复护理 护理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选择120例在我院接受护肝药预防治疗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将其随机进行分组,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对照组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抗结核药物同时使用护肝药治疗。追踪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随访后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随访6个月后发生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在随访6个月后发生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为55.00%,观察组随访后肝损害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预防使用护肝药可以有效的降低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发生肝脏损害的现象,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趋势,值得各大医院临床的借鉴与利用。

  • 标签: 预防性 护肝药 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69例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收治的147例国内本土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转归等。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境外输入组病例来源地以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为主,留学生占44.9%(31/69),均乘飞机入境。境外输入组年龄[27(21,40)岁]低于对照组[43(32,5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 828.500,P<0.01)。境外输入组能追溯确诊病例接触史的比例较对照组低[30.4%(21/69)比68.0%(100/147)],发病至入院时间以≤7 d为主[81.2%(56/69)比66.0%(97/147)],境外输入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低于对照组[21.7%(15/69)比44.2%(65/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935、5.233、10.175,均P<0.05)。境外输入组轻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42.0%(29/69)比10.9%(16/147)]。境外输入组嗅觉异常17例,味觉异常12例,而对照组未发现嗅觉和味觉异常。境外输入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呼吸困难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1、8.118、9.730、16.255,均P<0.01)。境外输入组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者比例较对照组少[37.7%(26/69)比67.3%(99/147)],C反应蛋白升高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5.9%(11/69)比51.8%(72/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5、24.722,均P<0.01)。境外输入组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磨玻璃密度影、不均匀实变征象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1、5.099,均P<0.05)。境外输入组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肌损伤比例较对照组低[分别为2.9%(2/69)比10.9%(16/147),4.3%(3/69)比14.0%(16/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4.335,均P<0.05)。境外输入组氧疗使用患者比例[13.0%(9/69)]低于对照组[26.5%(39/147)],且无病例使用机械通气及体外膜肺氧合,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13.0%(9/69)比39.5%(58/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42、15.797,均P<0.05)。结论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以欧洲国家输入为主,以青壮年居多,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首次发现以嗅觉、味觉减退症状为主要表现。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