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78例急诊胸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先就诊的39例纳入对照组,后就诊的39例纳入研究组。预检分诊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评分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效果。结果研究组候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疾病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提高预检分诊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胸痛 预检分诊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保药品价格异常检测与预警系统设计。通过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医保药品价格监测系统,旨在及时发现和预警药品价格异常情况,提高医保管理效率,确保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 标签: 大数据 医保 药品价格异常检测 预警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评分(ischemic stroke predictive risk score, iScore)和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患者入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Score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与END的独立相关性,然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iScore评分和血清Hcy独立及联合预测END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41例(60.6%),年龄(65.02±12.17)岁;基线NIHSS评分(12.15±5.67)分,iScore评分(124.58±37.51)分,103例(25.9%)发生END。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在心房颤动、空腹血糖、血清Hcy、卒中病因学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基线NIHSS评分和iScore评分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心房颤动、空腹血糖和卒中病因学分型后,iScore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1.0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9~1.040;P=0.004]、血清Hcy(OR 1.191,95% CI 1.075~1.588;P<0.001)以及基线NIHSS评分(OR 1.289,95% CI 1.101~1.613;P=0.023)与END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iScore评分与血清Hcy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 CI 0.820~0.898;P <0.001),显著高于iScore评分或血清Hcy单独预测(P<0.001)。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5%和85.76%。结论iScore评分联合血清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疾病恶化 危险性评估 高半胱氨酸 试验预期值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文章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险辫识、风险分析及评价、风险控制的模式与方法,并对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了简要论述,为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机制提供了参考。中国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频发的煤矿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并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改变目前被动的、经验式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而实施主动的、全面风险预警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有效的解决中国目前煤矿事故频发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是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指导下,全面收集煤矿风险信息,通过相应的预警知识规则和预警模型提前判断系统的风险状态,达到对当前的不可接受风险进行及时报警、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实时预警的目的,同时依据预警结果提前做好防控措施,从而消除、减少与控制煤矿事故。实施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对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改善目前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煤矿 风险管理 预警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大力发展,新能源企业为了解决新能源电站分布较远较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数字化的发展需求,区域集控的建设以实现统一监控与运维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一种风力发电区域集控系统建设的方案,并结合具体实施提供了一些关键技术指标、数据采集以及功能部署等的要求以供参考。

  • 标签: 风力发电 区域集控系统 信息化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系统,可为电力运营提供服务。主要包括电源数据收集,电源监控和各种应用软件。同时,也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各级电力调度人员的责任是提供有关电力系统运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工具以及相应监视方法的信息。电力调度监控系统主要监视和控制电力系统。在此基础上,电力部门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合理科学的电力调度,并提供详细的数据,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电力调度奠定基础。电力是当今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是确保可靠,安全地使用电源的基础。本文档通过讨论和研究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设计来介绍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侧重于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是系统的总体设计,网络架构,硬件配置,安全保护系统描述,最后是保护信号监视功能设计

  • 标签: 智能电网 稳定安全供电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
  • 简介:【摘要】建设工程中,涵洞是建设于道路、堤防基础的通道,可以作为人、车、水等流通构造;目前,涵洞结构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及交通等领域。因工程中涵洞结构大部分地处在露天中,长期遭酸雨、冰冻等恶劣气候的影响,部分工程涵洞结构出现损坏,导致了涵洞结构的破坏;随着国民经济与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车辆吨位、运行速度大大的提升,导致涵洞结构的超范围的变形,其承载能力下降,涵洞的稳定性不可避免的降低,对工程涵洞结构的安全性构成了及其严重的损毁;故此,急需对上述问题工程涵洞结构进行切实可行加固,以促进运输道路及防汛防旱的安全。

  • 标签: 道路涵洞 加固系统 施工方法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将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将时段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5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数据库中符合要求的 34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后,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1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激酶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对患者病程进行控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即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用药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atepl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from April 2017 to may 2019, the data of 34 patients with super earl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ecorded into the databas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ample size of single group was set to 17.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rokinas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ateplase to control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two treatment scheme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data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at i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compariso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teplase thrombolytic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is treatment scheme will not cause additional drug co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drug safety,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工程队往往为了规避多种施工风险,会制定安全施工细则和责任划分。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施工质量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现场中,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人为疏忽造成的管理漏洞,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本文就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怎样实现现场施工的智能安全管理,并将施工现场的管理形成一套质量管理系统,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 标签: 建筑施工 施工管理 智能管理 施工安全质量
  • 简介:摘要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或者被破坏,都会严重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在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影响当前系统安全的因素,并结合相关内容讲述如何应用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 标签: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技术 研究及其应用。
  • 简介:摘要:汽轮机是发电的主要设备,它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动能。汽轮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汽轮机组的工作效率,以保证汽轮机组的正常运行,但由于频繁的使用导致汽轮机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做好调速系统故障的处理工作,才能发挥汽轮机的最大效用。基于此,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汽轮机 调速 故障 技术处理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 ,接地系统接地质量一直是一个高度重视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域 ,与此同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上升 ,各种接地设计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研究中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低电压配电 接地系统 配电设计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地引进先进技术,为生产单位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才能保证生产设备的高效运行,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设备能源部门应采取合理的一次设备检修与试验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一次设备的寿命和使用质量。在保证一次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可以确保正常有序的供电,进而为企业生产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电环境。

  • 标签: 电力系统 变电 一次设备 状态检修 技术
  • 简介:摘要当前人们在能源节约方面的意识观念不断加强,在电力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提高,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节能政策的实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线损管理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线损率,使电力企业的管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带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 线损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压试验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着电气设备运行的有序性与高效性,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本文介绍了高压试验的概况,重点阐述了其对高压的影响及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相信在高压试验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同时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将获得可靠的保障。

  • 标签: 高压试验 电力系统高压 影响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信息量大、自动化要求高、运行环境复杂,而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开关逻辑、顺序控制、闭环控制等。但是传统的电磁继电元件接线复杂、可靠性差、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电子系统自动化设计要求。PLC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简单、便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但是,PLC技术在电力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加强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国内的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工业中也是如此,为了加快工业技术与设备的创新,确保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工作效率,可以采用先进的Plc技术,实现网络化,智能化。Plc技术是在编程的帮助下进行构建,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工作效率很高,如果能将plc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那么将会增加生产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就对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 标签: 工业机器人 控制系统 Plc技术 应用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和新能源风力的储能容量配置问题。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优势。然后,探讨了不同储能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经济评价,并总结出了结论和建议。

  • 标签: 新能源发电系统 储能容量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