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球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是仅次于念珠菌、曲霉菌的第三大类真菌,在免疫功能正常和低下者中均可发生,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深刻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诊断。病原学涂片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血清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具有较高的快速诊断价值。治疗首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需足量足疗程。

  • 标签: 隐球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报道1例球菌。患者男性,35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阴影1个月余。胸腔镜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组织病理可见多量大小不一的酵母细胞,PAS、黏蛋白卡红、阿申兰、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血清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术后给予口服氟康唑400mg/a治疗3个月,停药2个月后化验血清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阴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血清学试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球菌(pulmonary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由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肺部真菌。既往认为PC是一种少见.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文献报道.在HIV感染者中.PC的发生率为5%~10%。近年来.由于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应用.HIV感染者中PC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在非HIV感染者中,由于认识水平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PC发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球菌(pulmonarycryptococcosis)是一种主要由新型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感染引起的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其发病率不高,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由于球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难以及时做出诊断,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确诊需依据病理检查.2009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收治1例术前拟诊为肺癌,后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球菌的中年男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文献复习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术后病理检查 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球菌临床资料,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2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例球菌病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原学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8例患儿免疫功能检查均正常,其中4例有禽类接触史。8例患儿均有长期发热,7例伴有轻微咳嗽。8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6例嗜酸粒细胞升高;6例IgE升高。6例患儿肺部CT表现为多发斑片、结节、条索样高密度影,2例表现为双弥漫粟粒样小结节影,7例伴有纵隔和/或门淋巴结肿大,8例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6例患儿新生球菌培养阳性确诊,其中3例第一次培养阴性,第二次培养阳性确诊;2例患儿球菌荚膜抗原阳性确诊。8例患儿均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发生外播散患儿临床控制不佳,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儿童可患球菌,长期发热是最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嗜酸粒细胞升高、IgE升高是急性期相对特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双结节为主,常伴多组淋巴结肿大,多次多部位真菌培养可提高确诊率。

  • 标签: 隐球菌病 儿童 免疫功能正常
  • 简介:[目的]研究球菌免疫缺陷相关性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治疗组35例,内科治疗组25例;分别给予外科及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并统计学分析.同时还对免疫缺陷及非免疫缺陷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并统计学分析.[结果160例球菌病患者中:内科治疗组有效率为76.0%、治愈率为32.0%、死亡率为16.0%;外科治疗组有效率97.1%、治愈率60.0%、死亡率0%与内科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免疫缺陷与免疫缺陷组比较:非免疫缺陷组有效率为97.1%、治愈率为75.0%,死亡率为0%,免疫缺陷组有效率75.0%、治愈率17.9%、死亡率14.3%与非免疫缺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球菌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非免疫缺陷人群预后优于免疫缺陷人群.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免疫缺陷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球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20年 6月间我院收治的, 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球菌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平均为( 50.2±12.4)岁,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并有部分患者合并发热症状。患者病理均得到明显确诊,组织可观察到肉芽肿合并多核巨细胞性反应、球菌孢子。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结节肿块型、实变影、混合型病变。本组患者中 47例患者接受单独抗真菌药物治疗, 9例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单独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 95.74%。结论 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临床诊断应多依赖病理学与病原学检查,依据患者免疫状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临床特征 免疫状态 治疗方案
  • 简介:球菌(cryptococcosi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真菌,可侵犯人体的、脑、皮肤、骨骼等全身各脏器。因其强烈的嗜中枢性,所致的球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cryptococcameningitis/meningoencephalitis,CME)约占球菌感染的80%以上,具高病死率。现从流行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治疗几方面阐述球菌诊治方面的进展。

  • 标签: 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格特隐球菌
  • 简介:摘要探讨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不同免疫功能状态的球菌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收集51例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分析对不同免疫功能状态诊断敏感度的差异。51例球菌病患者,其中阳性42例,阴性9例,敏感度82.4%,特异性100.0%。诊断的敏感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肺隐球菌病 免疫功能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已婚。因间歇发热、咳嗽、咯痰半年,胸闷、胸痛、气短1个月于2012年3月26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0月开始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稠痰,伴畏寒,无寒战,体温最高达39.6℃,自服退热药后出汗,热可退,数小时后体温又升高,于当地医院诊治,未见好转。

  • 标签: 新型隐球菌 感染
  • 简介: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共收冶6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怖球菌病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41-64岁.平均(50±9)岁。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原发性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6例非免疫缺陷球菌的诊疗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11日-2017年10月31日收治的非免疫缺陷球菌病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治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胸痛为主,影像学表现为阴影直径、多发结节影、斑片实变影、孤立性肿块影和结节状阴影与片状影共存,经确诊后进行治疗的治愈率高。结论对疑似非免疫缺陷球菌病患者采用经胸腔镜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进行确诊的准确率较高,并配合手术切除和抗真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非免疫缺陷 肺隐球菌病 诊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肿瘤化疗、器官移植、艾滋等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以及介入治疗、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部真菌呈持续增多趋势,但马尔尼菲篮状菌及球菌混合感染的报道仍少见。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治困难,且病死率相对较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ALF球菌涂片、培养联合BALF球菌抗原(CrAg)检测对球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海县第一医院收治的疑诊为球菌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59例,其中16例最终诊断为球菌,男8例,女8例,年龄18~76(52±14)岁,最终诊断为其他疾病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rAg检测,及BALF联合方法(BALF球菌涂片、培养及BALF-CrAg)检测。评价BALF联合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同血清CrAg检测进行比较。结果16例球菌病中,血清CrAg阳性11例,阴性5例;BALF检出球菌14例,2例阴性;BALF-CrAg阳性10例,弱阳性2例,阴性4例;BALF联合方法14例阳性,2例阴性。诊断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仅1例血清CrAg弱阳性,余检测均为阴性。对于诊断球菌,血清CrAg敏感度为68.8%(11/16),特异度97.7%(42/43),阳性预测值91.7%(11/12),阴性预测值89.3%(42/47);BALF联合方法敏感度87.5%(14/16),特异度100.0%(43/43),阳性预测值100.0%(14/14),阴性预测值95.6%(43/45)。血清CrAg检测与BALF联合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5例血清CrAg阴性的确诊患者,4例通过BALF联合方法确诊,1例经穿刺活检确诊。结论对球菌的诊断,BALF联合方法的诊断价值不亚于血清CrAg,二者可以互补。对血清CrAg阴性的患者,BALF联合方法更具有诊断意义。

  • 标签: 隐球菌病 抗原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球菌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球菌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的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环境暴露、宿主遗传因素及免疫状态等都会增加球菌发生的风险。了解球菌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球菌,降低球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球菌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隐球菌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球菌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3例球菌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球菌”联合“肺癌”为检索词搜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pulmonary cryptococcosis”联合“lung/pulmonary cancer”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结节型球菌合并肺癌2例,弥漫混合型球菌合并肺癌1例;2例既往体健,1例有心血管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各不相同,有发热,有咳嗽、咳痰,有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3例均为腺癌。检索相关文献共有18例报道,弥漫混合型球菌合并肺癌目前为第一例报道。结论球菌合并肺癌临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两者合并时,易漏诊、误诊,在内结节或者多种影像学改变并存的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球菌感染可能。

  • 标签: 隐球菌病 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球菌(Primarypulmonarycrytococcosis,PPC)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18例经病理证实的PPC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强化方式。结果PPC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或胸痛,症状一般较轻。PPC病灶以多发结节影8例(44.4%)最多见,其次为孤立不规则团块影5例(27.8%),单发结节2例(11.1%)、实变影2例(11.1%)及混合性结节影1例(5.6%)较少见。结论PPC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望作出准确诊断。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累及肺部的播散性球菌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累及肺部的播散性球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为首发症状2例,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4例,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3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史,1例患者有鸽粪接触史。2例无基础疾病者表现为球菌脑膜炎的症状,而无呼吸系统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性结节;3例有基础疾病者肺部影像学呈肺炎样表现,均有呼吸系统症状;2例学龄前儿童肺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改变,但亦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6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累及肺部的播散性球菌的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治疗。

  • 标签: 播散性隐球菌病 感染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球菌是由新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和激素的大量应用,近年来,球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球菌胸部影像表现较为复杂,无特异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影像学分析 经皮肺穿刺 病理证实 CT引导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