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了配网建设现状,同时还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给供电可靠性带来的影响,内容有:馈线自动化技术,故障自动定位技术,站所自动化等。最后总结了配网自动化下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内容有:及时明确配网自动化目标,科学应用配网自动化,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 标签: 配网自动化 供电可靠性 馈线自动化 站所自动化
  • 简介:摘要: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比较核心的一项工作任务,其不仅对于供电企业运营发展至关重要,还能够较好地实现用户客户安全的有效保障,应该予以高度关注。该文就重点围绕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首先明确了用电检查的主要范围和职责,然后又具体分析了当前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和缺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 标签: 供电企业 用电检查 电力行业
  • 简介:[摘 要]水电站有功调节的稳定性关系到水电站的安全与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有功调节退出进行详细分析,最终锁定故障点,对有功可调判定条件提出了优化方法,完善后的判断逻辑安全可靠,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

  • 标签: []有功可调 控制方式 开关量信号
  • 简介:[摘 要]水电站有功调节的稳定性关系到水电站的安全与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有功调节退出进行详细分析,最终锁定故障点,对有功可调判定条件提出了优化方法,完善后的判断逻辑安全可靠,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

  • 标签: []有功可调 控制方式 开关量信号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人们对电的要求也逐渐加强,特别是在国家的推动中,企业、工厂的崛起,电就成为了生活、工作、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为了提供更多的电,就需要每天处于高速运作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容易发生故障,但是电气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到的方面又比较广泛,所以就需要对常见故障进行排列、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研究出应对措施。

  • 标签: 发电厂 电气设备运行 常见故障 应对措施
  • 简介:[摘 要]时钟是电力二次系统中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事故追忆和事故分析的基础,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厂站的被授时设备众多,包括保护、测控、录波、PMU和监控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均需要与时钟装置连接以获取精确时间。本文针对时钟同步系统扩展子时钟报警信号提出了优化方法,完善后的报警信息简洁明了、安全可靠,提高了运行人员的监盘效率,该思路值得借鉴。

  • 标签: []子时钟装置 电源故障 装置故障 信号失锁
  • 简介:[摘 要 ]远程 I/O柜采集重要的模拟量水位信号,监控系统能监视水位来判定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本文针对水厂远程 I/O柜电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法,优化后设备更加安全可靠,该思路值得借鉴。

  • 标签: [ ]水厂 母线 UPS 双电源装置
  • 简介:[摘 要 ] 大坝表孔闸门作为水电厂重要的泄洪设施,其可靠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大坝表孔闸门虽能通过监控系统进行远方的启停控制,但是无法对表孔闸门进行更加精确的定点控制,不符合智能化电厂需求。本文先通过现状分析、问题探究等方式提出对闸门定点控制详细功能,根据构思绘制出流程图,然后编制程序增加表孔闸门定点控制功能,最后通过静态、动作试验,验证表孔闸门定点控制功能的正确性。该设计理念思路清晰,流程完善,安全可靠,值得大家借鉴。

  • 标签: [ ] 监控系统 表孔闸门 定点控制 开度异常
  • 简介:[摘 要 ] 某电厂每台机组在顶盖内安装有 2个转轮与导叶间压力脉动传感器及 2个顶盖压力脉动传感器,用于测量机组转轮与导叶间、顶盖压力脉动值。转轮与导叶间压力脉动传感器、顶盖压力脉动传感器安装位于顶盖较低位置,长期浸泡在水中易导致元件绝缘降低,长时间高频共振易导致元件测点处的传感器测压膜损坏,最终导致元件故障。为此,根据现场运行工况,对元件安装位置进行优化,优化后,经过长期运行检验,顶盖、转轮与导叶间压力脉动传感器工作正常,达到预定的效果。

  • 标签: [ ] 机组 压力脉动
  • 简介:[摘 要 ]计算机监控系统用于收集下位机各 LCU信息,简报窗口有大量的信息显示出来,运行人员需要对重要信息及时捕捉,便于快速发现问题及处理。本文针对一次调频信号刷屏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法,完善后一次调频简报信息简洁明了、安全可靠,提高了运行人员的监盘效率,该思路值得借鉴。

  • 标签: [ ]一次调频 动作 复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胸部CT肺动脉造影(CTPA)定量测量的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CSA)与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CTPA检查的120例肺栓塞患者和72名健康志愿者的资料,120例患者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25~88岁,平均(59±13)岁;志愿者中男30名,女42名,年龄30~78岁,平均(61±12)岁。测量研究对象的肺动脉主干内径(mPA)、肺主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值(rPA)、右心室/左心室最大横径比值(RVd/LVd)及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采用Image J处理软件于CTPA图像上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CSA(肺小血管截面积<5 mm2和5~10 mm2分别表示为%CSA<5和%CSA5-10)。根据危险分层指标将患者分为中高危组(RVd/LVd>1)和低危组(RVd/LVd<1)2个亚组。中高危组、低危组及对照组各指标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亚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PE组%CSA与右心室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中高危组、低危组与对照组间的%CSA<5分别为(0.69±0.19)%、(0.95±0.27)%和(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CSA5-10分别为(0.63±0.15)%、(0.84±0.18)%和(0.8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危组%CSA<5、%CSA5-10均小于低危组及对照组。相关性分析发现,中高危和低危组%CSA<5、%CSA5-10与RVd/LVd、mPA、rPA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3和-0.484,-0.367和-0.495,-0.236和-0.352)。结论基于CTPA定量测量的%CSA<5及%CSA5-10与肺栓塞患者RVd/LVd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肺栓塞 肺小血管截面积 右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价成人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联合3D-STE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技术的钆延迟强化(LGE)序列对HCM患者心肌纤维化进行评价,并探讨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2018年2-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例HCM患者(HCM组)和33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3D-STE检查,比较两组间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容积(LA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PG)、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等容舒张时间(IVRT)、整体应变(G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等常规二维及三维GS相关参数的差异。其中符合CMRI适应证的28例HCM患者接受CMRI-LGE检查获取LVM,对CMRI与3D-STE所得LVM结果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检验,并根据LGE结果将HCM患者分为LGE(+)组与LGE(-)组,比较两组间GLS、GRS及GCS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常规二维超声指标IVSD、LVPWD、LVMI、LAV、LVOT-PG、LVOT-VTI及IVRT显著增加(P<0.05);②两组间G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GLS、GRS明显减低,GCS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D-STE与CMRI对LVM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07,P<0.001);④与LGE(-)组相比,LGE(+)组GLS明显减低(P=0.004),两组间GCS及G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0.534)。结论3D-STE能够检测出HCM患者早期三维应变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损害,3D-STE联合CMRI-LGE技术可为HCM患者三维应变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左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进而也就对用电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相应的变电站高压电气试验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筛查出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确保促进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不当的试验开展方式,就会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有关部门就应做好变电站高压电气实验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规范电气试验工作的开展流程,促进电气试验工作的安全进行。

  • 标签: 变电站 高压 电气试验 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