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首次600 mg,后每2周300 mg,必要时提高注射频率)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21例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9例(90.5%)在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2周内达到疾病完全或大部分控制;12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16周,均在治疗16周时仍可保持疾病完全控制。所有患者基线BPDAI评分为(122.5 ± 51.1)分,度普利尤单抗治疗2周后下降至(30.6 ± 27.4)分(t = 8.53,P < 0.001),并在治疗4周时继续下降至(12.7 ± 9.1)分(t = 9.73,P < 0.001)。21例患者均在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4周内瘙痒明显缓解。在基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10例患者中,9例治疗后明显下降。在基线血清IgE浓度升高的7例患者中,6例治疗后明显下降。1例(4.8%)出现病毒性结膜炎,其他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度普利尤单抗可有效控制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情,明显缓解瘙痒症状,安全性好。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生物制剂 治疗 嗜酸细胞 免疫球蛋白E 度普利尤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后皮肤黏膜发生感染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确诊并接受原发肿瘤切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术后皮肤黏膜感染情况,分析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确定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44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5例(56.8%),女19例(43.2%),年龄(33.8 ± 15.4)岁。术后21例(47.73%)发生皮肤黏膜感染;感染患者术后住院时间M(Q1,Q3)为38(25,60) d,显著长于无皮肤黏膜感染的患者[21(12,23) d,Z = -4.08,P < 0.001]。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34.09%)]。患者单位体重糖皮质激素剂量(OR = 1.21,95% CI:1.00 ~ 1.46,P = 0.047)、接受辅助通气治疗(OR = 9.20,95% CI:2.01 ~ 42.13,P = 0.004)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出院时37例(84.1%)恢复良好。结论皮肤黏膜感染是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原体多为耐药菌,且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需关注术后皮肤护理;术后糖皮质激素单位体重剂量高及接受呼吸机支持可能与患者术后的皮肤黏膜感染相关。

  • 标签: 天疱疮 治疗 外科手术 感染 围手术期护理 危险因素 副肿瘤性天疱疮 皮肤黏膜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