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通过对8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并监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策略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 标签: 护理风险 管理 心血管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导线起搏器围手术期病人的康复护理指导及随访方案,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结合文献综述及实地观察,制定康复护理指导与随访方案。分析56名患者数据,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康复护理指导与随访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确保研究信度。结论:无导线起搏器围手术期病人康复护理指导及随访方案对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导线起搏器 围手术期 病人康复护理 指导 随访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重复给药建立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灰质体积和候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出生后28 d的30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K-801中剂量组(0.25 mg/kg)、MK-801高剂量组(0.50 mg/kg)和生理盐水(5 mL/kg)组,每组10只,大鼠按照分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 d,1次/d。大鼠在出生后60 d依次进行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Y迷宫实验,分别检测自发活动、探索能力、焦虑程度和物体识别记忆能力以及空间工作记忆;在出生后67 d时采用结构磁共振成像检测大鼠海马灰质体积的变化;在出生后70 d采用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候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1)行为学结果表明,3组大鼠的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新物体识别指数、自发正确交替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5,10.11,13.62,11.99,均P<0.05)。MK-801中剂量组和MK-801高剂量组大鼠的运动总距离[(21.44±2.17)m,(22.87±1.96)m]均高于生理盐水组[(18.70±1.88)m](均P<0.05),中央区域活动的时间[(3.24±1.58)s,(2.50±1.32)s]均低于生理盐水组[(6.05±2.48)s](均P<0.01),新物体识别指数[(56.10±3.99)%,(54.00±6.41)%]均低于生理盐水组[(65.90±5.65)%](均P<0.01),自发正确交替率[(54.60±7.03)%,(51.60±8.84)%]均低于生理盐水组[(68.40±8.57)%](均P<0.01)。(2)结构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3组大鼠海马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4,P<0.001)。MK-801中剂量组和MK-801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灰质体积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均P<0.05)。(3)通过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4个候选免疫相关的基因:神经肽Y、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和速激肽1。qRT-PCR结果发现3组大鼠海马神经肽Y、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的mRNA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1,10.43,5.85,均P<0.05),3组间速激肽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P>0.05)。MK-801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肽Y、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的mRNA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均P<0.05)。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MK-801给药均可导致大鼠海马灰质体积减小,但二者对海马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高剂量给药造成的影响更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地卓西平 磁共振成像 免疫相关基因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前后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抑郁症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寻找和明确与舒肝解郁胶囊药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前后的27例轻中度抑郁患者(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MMD)分别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评估抑郁严重程度,韦氏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Chinese revised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Chinese revised Wechsler memory scale,WMS)评估认知功能,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对其基因表达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疗效评价判定。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数据统计。结果MMD患者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后,HAMD-24评分降低[基线:14.00(9.75,18.25)分,8周:4.00(2.00,7.25)分,Z=-4.462,P<0.01],WMS言语智商升高[基线(123.00±10.24)分,8周(128.00±6.77)分,t=4.372,P<0.01];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线:1.68(0.92,2.63),8周:2.30(1.47,4.34),Z=-2.781,P=0.005]、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线:0.74(0.31,1.15),8周:0.97(0.50,1.71),Z=-2.159,P=0.031]、5-羟色胺2A受体[基线:0.60(0.39,1.60),8周:0.98(0.44,2.29),Z=-1.994,P=0.046]和谷氨酸离子型受体AMPA型亚基1[基线:1.19(0.66,2.40),8周:1.76(0.86,4.13),Z=-2.756,P=0.006]基因表达升高。BDNF表达变化率与HAMD-24评分(r=-0.35,P=0.038)和操作智商(r=0.40,P=0.022)显著相关。结论BDNF可能作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MMD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一个疗效标志物,用于评估抗抑郁疗效。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疗效标志物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D20单抗联合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儿童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儿科及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62例DLBCL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CD20单抗治疗,治疗4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叉头框蛋白P1(FOXP1)、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阳性表达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3年无进展生存(PFS)、3年总生存(OS)]。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随访至2021年3月,研究组总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33%(28/30例)、96.67%(29/30例),对照组RR、DCR分别为68.75%(22/32例)、81.25%(26/32例),研究组RR高于对照组(χ2=5.995,P<0.05);两组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4,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FOXP1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降低[23.33%(7/30例)比76.67%(23/30例);50.00%(16/32例)比75.00%(24/32例),χ2=17.067、4.267,均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χ2=4.179,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Bcl-6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升高[86.67%(26/30例)比26.67%(8/30例);62.50%(20/32例)比31.25%(10/32例),χ2=21.991、6.275,均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4.723,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74、-1.078、-0.834,均P>0.05)。两组3年PFS生存曲线与3年OS生存曲线均存在差异(χ2=3.997、4.723,均P<0.05)。结论抗CD20单抗联合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儿童DLBCL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患儿不良反应。

  • 标签: 吉西他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抗CD20单抗 B细胞淋巴瘤因子-6 叉头框蛋白P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全科医师对炎症性肠病(IBD)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2—3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自愿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55名全科医师开展调查,问卷包含IBD知晓情况测评试卷和IBD培训需求问卷2个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对试卷成绩分布情况、全科医师的IBD知晓情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的知晓情况差异,以及全科医师对IBD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名全科医师的IBD试卷及格率为30.9%(17/55),总得分(52.2±12.0)分。将IBD病因、诊断、治疗和病例分析各部分试题的分数标化为百分制后,55名全科医师得分分别为(83.6±37.0)、(60.2±18.3)、(54.9±14.1)和(31.8±20.7)分。全科医师对UC和CD的诊断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99/165)比60.4%(166/275),χ2=0.006,P=0.94],对UC的治疗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CD的治疗知晓情况[72.1%(119/165)比27.7%(61/220)χ2=74.643,P<0.01]。全科医师培训需求最高的内容是IBD的药物、外科及营养支持治疗(90.9%,50/55),其次是临床表现(80.0%,44/55)。结论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整体对IBD知晓水平不佳,尤其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的知晓明显不足, 对CD的治疗知识掌握情况更加不足。全科医师对IBD的治疗和临床表现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很高。

  • 标签: 问卷调查 炎症性肠病 全科医师 培训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各家医院都是划分为多个不同科室,而妇产科是医院中具有一定特殊性,而且安全风险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都相对较高的一个科室,因此护理难度也高于其他科室,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成为该科室所有人员都极为关心的重要问题,因为妇产科一旦出现医疗安全事故或是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极易影响该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口碑和形象,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旨在探寻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控制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是一种慢性、良性直肠溃疡性疾病,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直肠癌或炎症性肠病。现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SRUS患者,希望诊治过程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并强调长期随访及病理活检的意义。

  • 标签: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直肠炎 炎症性肠病 直肠癌
  • 简介:摘要无名动脉压迫气管综合征属于部分性血管环的一种类型,是异常的无名动脉压迫气管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因气道受压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1例新生儿无名动脉压迫气管综合征病例,总结患儿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加强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无名动脉压迫气管 婴儿,新生 部分性血管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全科医师对炎症性肠病(IBD)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2—3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自愿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55名全科医师开展调查,问卷包含IBD知晓情况测评试卷和IBD培训需求问卷2个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对试卷成绩分布情况、全科医师的IBD知晓情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的知晓情况差异,以及全科医师对IBD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名全科医师的IBD试卷及格率为30.9%(17/55),总得分(52.2±12.0)分。将IBD病因、诊断、治疗和病例分析各部分试题的分数标化为百分制后,55名全科医师得分分别为(83.6±37.0)、(60.2±18.3)、(54.9±14.1)和(31.8±20.7)分。全科医师对UC和CD的诊断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99/165)比60.4%(166/275),χ2=0.006,P=0.94],对UC的治疗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CD的治疗知晓情况[72.1%(119/165)比27.7%(61/220)χ2=74.643,P<0.01]。全科医师培训需求最高的内容是IBD的药物、外科及营养支持治疗(90.9%,50/55),其次是临床表现(80.0%,44/55)。结论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整体对IBD知晓水平不佳,尤其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的知晓明显不足, 对CD的治疗知识掌握情况更加不足。全科医师对IBD的治疗和临床表现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很高。

  • 标签: 问卷调查 炎症性肠病 全科医师 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ASTRAL对血管内治疗患者短期预后有无预示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 24h并在我院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 AIS患者,所有患者采用 ASTRAL、 THRIVE评分进行评估,患者发病 7天时,采用 mRS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根据 mRS量表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应用 ROC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大小比较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分析 ASTRAL、 iScore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 77名患者,根据 mRS量表评分的结果,预后良好组的 ASTRAL、 THRIVE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二者显著差异(均 P< 0.05) ,THRIVE评分的 ROC曲线的 AUC为 0.864,大于 ASTRAL评分 (AUC为 0.843), P> 0.05。结论 ASTRAL、 THRIVE评分可对我国 AIS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短期预后进行预测,二者预测价值大致相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ASTRAL量表 THRIVE量表 短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0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细胞免疫指标和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肺部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可改善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免疫指标,缩短患儿恢复时间。

  • 标签: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匹多莫德 细胞免疫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支气管炎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支气管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0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51),对照组实施全麻,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结果研究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整体麻醉效果较好,可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佐治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佐治支气管炎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文献资料,对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结果抽取住院病历1330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共有67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9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15.19%,有285例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不规范,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和应用。

  • 标签: 住院病历 抗菌药物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