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对医保住院患者的审核工作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82例医保住院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费用审核方法,观察组加用护理人员参与,比较两组审核情况。结果:两组审核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保住院患者出院需进行费用审核,护理人员参与医保审核效果较好,值得重视。

  • 标签: 医保住院 护理人员参与 审核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常常由长期的肝炎、酗酒、脂肪肝等因素引起。肝硬化会导致肝脏组织结构的严重损害和功能的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肝硬化患者也面临着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血栓的形成。血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预防血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 标签: 肝硬化 血栓 重要性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110例,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综合整理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缺血性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期前收缩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一过性心率失常及其阳性率检查中的优势要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诊断中两者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心脏疾病的检出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分离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她们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发展都有着影响。通过关爱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分离产妇的心理状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关爱护理 产科 分离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在妇科炎症感染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的作用价值。方法:将本院近期收治的106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法的差异将其平均划分为AB两组,每组各5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阴道念珠菌检测。在A组中应用凝集法检验,在B组中应用培养法检验,对比AB两组患者的阴道内念珠菌检出情况。结果:B组阴道念珠菌检出率略高于A组,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炎症感染中应用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均可得出较为准确的检验结果,能够为临床诊断及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 凝集法 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现状,为制定基地相关培训政策、规范协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7月,在中国医师协会协助下,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近700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8万余名住院医师展开调查,了解其协同培训计划、协同培训轮转时间、协同培训效果、协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有83 053名住院医师参与了问卷调查。有29.61%(24 595/ 83 053)的住院医师需要进行协同培训;不同专业的住院医师协同培训率存在较大差异,精神科、医学遗传科、中医全科、全科基地住院医师的协同培训率达40%以上;72.93%(60 570/ 83 053)的住院医师轮转协同单位是因为"培训基地缺少相应科室"和"需要补足病种病例或操作";32.24%(7 929/24 595)的住院医师其协同培训轮转时间达1年以上;80.81%(19 875/24 595)的住院医师认可协同培训效果;住院医师认为协同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是各种保障待遇难以做到一致[33.44%(8 224/24 595)],协同单位培训质量难以管控[32.72%(8 048/24 595)]。结论协同培训已经在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广泛开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一定的补充促进作用,效果基本得到认可。同时,协同培训也存在目的不纯、职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规范,以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 标签: 问卷调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协同培训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模拟中心(以下简称模拟中心)的现状,以期为制定模拟中心标准、规范模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在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下,对开设专业较多的综合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了关于模拟中心现状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符合条件的448所住培基地参与了调查。其中,600 m2以上的模拟中心占比95.5%(428/448);专职人员0~1人的模拟中心占比24.1%(108/448);模拟教师人数不足20人的模拟中心占比29.7%(133/448),无核心模拟教师的模拟中心占比58.9%(264/448);以必修课程方式开展基础技能培训课程、专科技能培训课程和综合技能培训课程的模拟中心占比分别为83.7%(375/448)、31.0%(139/448)和11.4%(51/448);未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模拟中心占比25.0%(112/448)。结论模拟中心已渐成规模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医学模拟中心差异性较大,在专科技能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开发、师资培养、人员配备、质量控制等方面尚需不断改进。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学模拟中心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对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影响,为完善住培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全国310所住培基地的15 830位带教教师,使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在住培初期和住培结束时的胜任力分别进行评价。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与预期评分,采用Marginal Homogeneity检验比较住培初期和住培结束时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结果住培初期,住院医师的治疗决策、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患者转运与交接、本专科基本操作、告知坏消息、临床教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7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1(1,2)分,其他8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2(1,2)分;住培结束时,住院医师的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2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3(3,4)分,其他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分别为4(3,4)或4(4,4)或4(4,5)分,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均高于住培初期时的带教教师评分,如接诊患者的带教教师评分分别为4(4,4)分和2(1,2)分(χ2=107.81,P<0.001)。结论经过住培,住院医师的胜任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无论住培初期还是住培结束时,大部分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仍然低于预期评分。因此应当加强医教协同,进一步设计好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制度衔接,确保住院医师在进入住培基地时和离开住培基地时均能够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医师 胜任力 置信职业行为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与住培结业考核成绩的关联性,评价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的有效性,为提前识别能力较差的住院医师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参照Kane效度框架,对北京市2 745名同时参加2020年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仅包括理论考试,结果使用在全国相同专业住院医师中的成绩百分位表示)和2021年住培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使用通过与否表示)的住院医师成绩,采用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是72.4%(43.4%,90.8%),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率分别为95.9%(2 632/2 745)、96.2%(2 641/2 745)和93.3%(2 560/2 745)。按照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分组后,不同组间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通过率和整体通过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如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在>90%~100%组和0~10%组的住院医师,其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率分别是99.9%(722/723)比73.6%(89/121)、99.2%(717/723)比85.1%(103/121)、99.0%(716/723)比68.6%(83/121),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百分位在0~10%组,其他各组的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的概率均有大幅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如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百分位在>90%~100%组的住院医师,其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整体通过的概率分别是0~10%组住院医师的204.63倍、18.02倍、37.08倍,均P<0.001)。结论北京市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与住培结业考核成绩存在正向关联,是评价培训质量的有效工具,应当重视对其结果的应用,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提升住培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年度业务水平测试 结业考核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 MRI使用单次屏气快速场回波平面回波成像(TFE-EPI)序列行非增强冠状动脉MRA(CMRA)的可行性。方法2021年10月前瞻性入组23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单次屏气TFE-EPI序列和自由呼吸快速场回波(TFE)序列非增强CMRA。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采集时间。使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分析评价两组不同部位血管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伪影及变形、血管锐利度。评价血管包括主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旋支近段。结果单次屏气TFE-EPI序列的采集时间[(16.3±2.2)s]比自由呼吸TFE序列[(466.9±101.3)s]缩短了9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9,P<0.01)。两者各部位血管的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FE-EPI序列在右冠状动脉中段CNR明显优于TFE序列(Z=2.65,P=0.008)。在图像伪影及变形的比较中,TFE-EPI序列在右冠状动脉中段优于TFE序列(Z=2.00,P=0.046)。在血管锐利度的比较中,TFE-EPI序列在右冠状动脉近段和中段优于TFE序列(Z=3.88,P<0.001;Z=3.42,P=0.001)。结论单次屏气TFE-EPI序列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大幅缩短采集时间,在非增强CMRA成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测热法(IC)与哈里斯-本尼迪克特估算法(H-B)测定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能量消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及不同病因SAP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特点,以指导临床目标能量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方法纳入2019年2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61例SAP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SAP病因,是否需要机械通气,以及代谢状态等。所有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第1天接受IC测定,根据IC测定的能量消耗值(以下简称IC值)与H-B测定的能量消耗值(以下简称H-B值)确定SAP患者处于高、正常或低代谢状态。采用Bland-Altman法和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2种方法测定能量消耗值的一致性、相关性,并拟合线性方程。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61例SAP患者中,13例为胆源性SAP,30例为高脂血症性SAP,6例为酒精性SAP,12例为其他原因或未明原因SAP;19例需机械通气,42例无需机械通气;70.5%(43/61)的SAP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13.1%(8/61)的患者处于正常代谢状态,16.4%(10/61)的患者处于低代谢状态。61例SAP患者的IC值高于H-B值[(8 604.7±367.8) kJ/d比(6 491.2±133.7) kJ/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P<0.001)。高脂血症性、酒精性和胆源性SAP患者的IC值分别为(8 815.2±537.9)、(7 631.2±890.5)、(8 108.0±933.1) kJ/d,H-B值分别为(6 869.6±204.5)、(5 916.8±153.7)、(5 974.2±200.9) kJ/d,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SAP患者的IC值分别高于各自的H-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3.38,均P<0.05)。需机械通气与无需机械通气SAP患者的IC值和H-B值分别为(10 485.0±741.1)、(6 462.6±222.8) kJ/d,(6 595.1±364.7)、(6 503.2±166.7) kJ/d,需机械通气SAP患者的IC值高于其H-B值和无需机械通气者的I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5.20,均P<0.001)。Bland-Altman法一致性分析显示,2种方法存在明显偏倚,平均偏倚值为92.2 kJ/d;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存在线性关系(r=0.44,P<0.001),一元回归拟合线性方程为Y=1.240 6X+154.42,其中X为H-B值,Y为IC值。结论SAP患者在病程早期多处于高代谢状态,IC值高于H-B值,建议对SAP患者使用IC测定能量消耗值。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代谢状态 量热法,间接 经验估算法
  • 简介: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骨质疏松症及其继发的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高昂的治疗费用和较长的治疗周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有效、科学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老龄化社会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阻力运动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的康复干预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阻力运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阻力运动 BMD 康复
  • 简介:摘要小脑顶核电刺激作为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并提供多种中枢源性神经保护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小脑顶核电刺激技术均可起到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相关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小脑顶核电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小脑顶核电刺激 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健康体检人群小肠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胃肠镜中心2019年1至12月期间行磁控胶囊内镜胃和小肠检查的1 23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有消化道症状组和无消化道症状组,统计分析体检者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完成情况及对体检者小肠病变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小肠病变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结果体检者年龄为(54.4±17.3)岁,检查成功率为99.43%。30.09%(368/1 230)的健康体检者检出各种不同性质的小肠病变;不同性别、有无症状对胶囊内镜通过小肠时间无影响;<50岁年龄组胶囊内镜通过小肠时间[(242.9±88.7)min]明显短于≥50岁年龄组[(336.4±112.1)min](P<0.05)。有症状组十二指肠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炎检出率分别为1.73%(11/635)及6.14%(39/635),显著高于无症状组检出率0.17%(1/595)及2.02%(20/595)(P<0.05)。但两组小肠阳性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疾病在体检人群中有一定发生率,磁控胶囊内镜在完成胃检查的同时可以有效完成小肠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是体检人群小肠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有效工具。

  • 标签: 磁控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体格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健康效用9维(CHU9D)量表和欧洲生命质量学会5维量表-青少年版(EQ-5D-Y),评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健康效用值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诊疗的85例ALL患儿(8~14岁)为研究对象。对其先采用EQ-5D-Y,间隔3 d,再采用CHU9D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计算2个量表的健康效用值,评估患儿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受试儿的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及健康状况,采用上述2个量表的健康效用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分别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及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评估纳入研究患儿2个量表健康效用值的一致性水平及一致性限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别对2个量表的健康效用值相关性、各维度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HG0223A),征得患儿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个量表评估均显示:男性、来自双亲家庭、家庭年收入≥10万元及健康状况好患儿的健康效用值,分别高于女性、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年收入≤5万元及健康状况中等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本研究纳入患儿2个量表评估的健康效用值呈正相关关系(r=0.659,P<0.001)。对于EQ-5D-Y量表健康效用值≤0.3和健康效用值为1.0的患儿,其CHU9D量表健康效用值显著偏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本研究纳入患儿EQ-5D-Y和CHU9D量表评估的健康效用值分别为(0.780±0.160)和(0.755±0.164),ICC为0.793(95%CI:0.682~0.866,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EQ-5D-Y与CHU9D量表健康效用值差值的平均值为-0.02,差值的绝对值最大为0.29。④2个量表的"疼痛"维度具有最高相关性(r=0.697);EQ-5D-Y量表的"焦虑或压抑"维度,分别与CHU9D量表的"伤心"维度(r=0.614)与"发愁"维度(r=0.596)相关性均较高。EQ-5D-Y量表的"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维度,分别与CHU9D量表的9个维度相关性均较差(r=0.109~0.459)。结论2个量表均可被用于评估ALL患儿HRQoL。CHU9D量表对健康效用值变化更敏感,并且2个量表不可相互替代。

  • 标签: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问卷调查 CHU9D量表 EQ-5D-Y量表 生活质量 健康效用值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室性早搏起源区域。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12例因特发性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治疗,12导联心电图室性早搏形态符合流出道起源特点的患者,男206例,女306例,年龄(50.77±14.14)岁,年龄范围为16~82岁。归纳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室性早搏起源分布、近期及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术中标测和消融证实380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132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经(21.5±11.3)个月随访,RVOT起源的室性早搏长期成功率为92.6%(352/380)。LVOT起源的室性早搏长期成功率为80.3%(106/132),射频消融术后6例出现延迟效应,长期随访时仅偶有室性早搏出现。RVOT起源室性早搏即刻成功率[95.8%(364/380)]及长期成功率[92.6%(352/380)]均高于LVOT起源室性早搏[85.6%(113/132)、80.3%(1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源于RVOT和LVOT患者的24 h室性早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源于RVOT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0.44±5.59)%]高于起源于LVOT患者[(58.12±7.93)%],起源于RVOT患者的年龄[(49.02±13.52)岁]、男性比例[34.2%(130/380)]、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95.00(42.12,198.75)pg/ml]、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47.82±5.15)mm]及手术时间[20.00(10.00,40.00)min]低于起源于LVOT患者[(55.81±14.71)岁、57.5%(76/132)、132.00(67.00,286.00)pg/ml、(50.83±5.49)mm、50.00(20.50,87.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或远期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 心室流出道 左室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患儿,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就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 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能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于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抽取118名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在2020年9月1日到2020年9月14日期间。采用信封抽签法将实习生按1:1的比例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人。对照组实习生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循证组实习生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评估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满意情况。结果 循证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循证组实习生对教学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教学 循证医学 考核成绩 教学质量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方式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护理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77.78%),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