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不仅改善了中风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害,同时也减少了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中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推拿按摩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推拿手法治疗后,50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效果较好。结论推拿按摩在颈椎病性眩晕临床中具有良好效果,为有效治疗方式,可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眩晕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非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治疗 锁定加压接骨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青春期功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倍美力+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妈富隆 青春期功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SA评分和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SSA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脑出血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SSA评分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SA评分和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SSA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脑出血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SSA评分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内脱垂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 直肠黏膜纵行折叠 硬化剂注射术 便秘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内脱垂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 直肠黏膜纵行折叠 硬化剂注射术 便秘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对治疗肾移植术后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8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IgAN的患者201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了扁桃体切除术。收集该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及移植肾存活时间及移植肾功能情况。结果18例受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6.0±10.9)岁。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存活。2例患者分别在扁桃体切除术后10个月和14个月移植肾失功后恢复透析治疗。扁桃体切除术前患者血肌酐94(78,133)μmol/L,扁桃体切除后3个月、1年和2年血肌酐分别为95(74,139)μmol/L,106(87,158)μmol/L和95(81,147)μmol/L(P=0.206)。扁桃体切除术前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31(0.16,1.38)g,扁桃体切除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0.34(0.10,1.42)g、0.33(0.11,0.56)g和0.25(0.10,0.50)g(P=0.104)。移植肾失功的2例患者,分别是肾移植术后9年和4年因为血肌酐升高、蛋白尿和血尿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确诊IgAN,病理提示球性硬化和节段硬化分别为7/24、5/24和1/6、2/6,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管萎缩(IF/TA)均为30%,该2例患者分别是在确诊IgAN后461 d和1 077 d后才行扁桃体切除术。结论肾移植术后IgAN行扁桃体切除术能帮助维持肾功能稳定,防止蛋白尿加重。病理提示肾小球硬化或IF/TA较明显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效果不佳。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肾移植 肾小球肾炎,Ig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扣带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牵拉性黄斑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黄斑扣带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348例(378只眼),其中男性136例,女性212例;年龄(56.68±11.59)岁。主要观察指标为眼内解剖学结构恢复情况,包括视网膜脱离复位率、劈裂腔恢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次要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轴长度。记录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随访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8只眼中黄斑劈裂伴黄斑区视网膜脱离216只眼,黄斑裂孔伴黄斑区视网膜脱离162只眼。296只眼行单纯黄斑扣带术,82只眼行黄斑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随访期间373只眼(98.68%)视网膜复位;在黄斑劈裂眼中,204只眼(94.44%)劈裂腔恢复;在黄斑裂孔眼中,89只眼(54.09%)裂孔闭合。BCVA的术后随访结果均优于术前,从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持续提升,随后保持稳定,最终从术前的1.459±0.841的提升至术后3年的0.908±0.606(t=6.896,P<0.01)。眼轴长度的术后随访结果均短于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前缩短(4.423±1.740)mm(t=33.144,P<0.01),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眼轴长度逐渐增长,随后保持稳定,术后3年眼轴长度较术前缩短(2.101±1.643)mm(t=6.392,P<0.01)。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短暂性高眼压98只眼(25.92%)、视网膜表面出血67只眼(17.72%)、玻璃体积血9只眼(2.38%),术后1个月内均自行缓解。术后早期所有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眼球运动受限,39只眼(10.31%)出现双眼复视,术后6个月内基本自行缓解。6只眼(1.58%)因内斜视角度较大行斜视手术矫正眼位,1只眼(0.26%)因无法耐受复视取出黄斑扣带,8只眼(2.11%)由于黄斑扣带偏位,需要二次手术调整扣带位置。4只眼(1.05%)由于免疫排斥反应取出黄斑扣带。结论黄斑扣带术可以有效改善高度近视眼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以及黄斑裂孔,术后眼轴缩短,视力提升。黄斑扣带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牵拉性黄斑病变安全性较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33-439)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黄斑变性 巩膜扣带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在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7年住院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55例,分为CVVH组(2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甘露醇及米力农、艾司洛尔等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等治疗,CVVH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时的体温、心率、血压及外周血白细胞、血糖、乳酸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组患儿病情进展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20例3期患儿中,15例进展为4期;CVVH组15例3期患儿中,2例进展为4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49,P<0.01);CVVH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7例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2,P=0.350);两组患儿的心率、血压及外周血白细胞、血糖、乳酸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可阻断3期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进展至4期,缩短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液滤过 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25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组(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肝切除术组(开腹组,65例)。其中腹腔镜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6~75岁,中位年龄55岁。开腹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15~76岁,中位年龄54岁。两组手术时间、年龄等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有5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8%(5/60),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5±53)min,明显长于开腹组的(128±30)min(t=2.267,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0.7)、(1.7±0.6)、(2.1±0.7)、(5.1±2.2)、(6.4±2.6)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3.0±0.7)、(3.0±0.7)、(2.8±1.5)、(7.0±1.7)、(8.8±2.1)d(t=-4.195,-11.164,-4.024,-5.456,-5.701;P<0.05)。腹腔镜组术后出血2例、胆漏3例、感染2例,开腹组相应为4、8、6例,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χ2=5.008,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近期疗效好、并发症率低,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额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采用经额钻孔引流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无差异性(P>0.05),不同出血量患者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经额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经额钻孔引流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反流性食管炎行疏肝和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样本,纳入98例,根据抽签结果划分为常态组、中医组,均有49例样本,前者行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后者行疏肝和胃汤治疗,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评估症状积分,统计症状消失时间,还需记录有效率。结果:用药前进行症状积分的统计,在中医组、常态组中未发现差异,P>0.05。用药后进行症状积分的统计,展示出的差异较大,在中医组比常态组低,P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价值评估 临床分析 疏肝和胃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反流性食管炎行疏肝和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样本,纳入98例,根据抽签结果划分为常态组、中医组,均有49例样本,前者行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后者行疏肝和胃汤治疗,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评估症状积分,统计症状消失时间,还需记录有效率。结果:用药前进行症状积分的统计,在中医组、常态组中未发现差异,P>0.05。用药后进行症状积分的统计,展示出的差异较大,在中医组比常态组低,P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价值评估 临床分析 疏肝和胃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转归。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性选择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常规间隙性血液透析(IHD)患者25例并设为对照组,选择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IHD)治疗患者25例(观察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并评价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与对着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24.00%,差异存在鲜明的对比性P<0.05。结论HP联合IHD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中毒 急性肾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6例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5~61岁[(31.6±12.5)岁]。合并骨折10例,跖跗关节脱位3例,骨缺损9例,肌腱损伤5例,韧带损伤3例。前足复合组织缺损处理方法:软组织缺损均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6.0 cm×3.5 cm~26.5 cm×10.0 cm;骨缺损根据创面条件分别采用Ⅰ期植骨修复或抗生素骨水泥占位膜诱导后Ⅱ期植骨修复;趾长伸肌腱损伤采用直接缝合或肌腱转位修复;跖跗韧带损伤Ⅰ期缝合修复。术后2周内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3,6,12个月至末次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软组织修复后足部外形美观及供区愈合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0.5±4.6)个月]。皮瓣均成活,骨折均愈合,骨缺损得到修复。皮瓣质地良好,其中Ⅰ期修薄皮瓣11例,术后3~6个月Ⅱ期修薄15例。供区愈合好,仅遗留线性瘢痕。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急诊手术探查后成活;3例皮瓣局部感染,经清创及应用敏感抗生素后痊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54~94分[(76.6±10.4)分],与术前11~51分[(27.2±1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5例,良11例,可10例,优良率为62%。结论对于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同期联合多种技术治疗骨缺损及肌腱韧带损伤,皮瓣外观满意,供区外形美观,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对男性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将60例(18~47岁)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外用5%米诺地尔酊治疗,试验组在外用5%米诺地尔酊基础上加用纳晶微针治疗,每周治疗2次,每次10 min,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试验组有效24例,有效率80.00%,对照组16例,有效率5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7,P<0.05)。皮肤镜下观察>20%毛发直径变细、毳毛增多、局部无毛征、黄点征等各项指标的改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晶微针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安全、有效,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秃发 米诺地尔酊 治疗结果 纳晶微针 雄激素性秃发
  • 作者: 方杰 李军 高俊杰 张文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临床解剖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临床解剖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开封济康手外科医院手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瓣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40例40指,其中采用静脉皮瓣(A组)修复18例、SPBRA皮瓣(B组)修复22例,均进行门诊随访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其手术时间、皮瓣2-PD、患者满意度、皮瓣外观、供区并发症、皮瓣成活率及患指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A组手术时间为(78.89±7.36)min,较B组[(97.27±9.26)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分别平均随访11.6、12.1个月,末次随访皮瓣2-PD测量值分别为(7.94±1.55)mm、(6.59±1.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功能活动度:A组,优13例,良5例;B组,优17例,良5例,优良率均为100%。患者满意度:A组,非常满意4例,满意13例,一般1例;B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5例;皮瓣外观:A组,良16例,差2例;B组,良21例,差1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静脉皮瓣和SPBRA皮瓣桥接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满意的临床疗效。依据感觉恢复首选SPBRA皮瓣;依据操作难易程度,静脉皮瓣操作相对容易。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静脉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病程6~312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前软组织缺损13例,窦道形成7例,贴骨瘢痕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两阶段手术:①清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抗生素骨水泥诱导成膜以及小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②感染控制后6~8周,去除骨水泥和固定物,清洗后再次固定断端,膜内植入松质骨颗粒。清创后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8.0 cm×6.0 cm,骨缺损长度6~12 cm(平均8.4 cm)。应用局部带蒂筋膜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9例(顺行4例,逆行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顺行2例,逆行5例),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游离皮瓣2例。术后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6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5例未愈合的患者经再次清创后,3例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再次行皮瓣修复。骨感染控制21例,复发2例(分别发生于二期术后9个月和14个月)。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2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差1例。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多种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广泛软组织缺损,在兼顾皮肤软组织修复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感染、形成完整的诱导膜和骨重建进程,疗效可靠。

  • 标签: 骨髓炎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