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声检查显示不同的皮下结构其回声不同,有助于定位、定性、定量评价压力损伤压力损伤在超声中可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低回声病变、筋膜不连续及不均匀低回声区域等征象;不同的超声征象联合临床分期,为早期实施目标导向性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压力性损伤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SSKIN集束化方案的俯卧位通气(PPV)患者面部压力损伤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以SSKIN集束化方案为指导,总结现有研究证据,初步构建PPV患者面部压力损伤护理方案。于2021年8—9月选取19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条目进行修改。结果2轮专家函询均发放问卷19份,回收有效问卷19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5;第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重要和可操作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8、0.41(P均<0.01)。最终形成PPV患者面部压力损伤护理方案包括5个框架,即皮肤评估、支撑面、体位变换、潮湿处理、营养支持,共27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SSKIN集束化方案的PPV患者面部压力损伤护理方案具有科学、可行和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护理 集束化方案 俯卧位通气 面部 压力性损伤 德尔菲函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轮换制在ICU护理团队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医护团队合作、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内实施ICU护理组长轮换制,并通过个体访谈,运用半结构访谈法了解该制度实施后科室医护人员对团队合作、工作流程、护理质量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以评估实施效果。结果访谈结果显示,实施护理组长轮换制后,多数医护人员感受到医护团队合作改善、工作学习积极性提高,组长队伍中,新组长感觉能力得到提升、原组长的工作压力有所缓解,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护理质量未受明显影响,其绩效减少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实施护理组长轮换制可能能够改善团队合作、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组长团队整体能力、缓解工作负荷,后续可通过量化指标评价其具体效果,并探讨对护理质量、患者结局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该制度的可行及有效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组长 团队合作 护理人员配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部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为CRT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ICU和入ICU 6 h后2个时间段分别采集3个部位(前额、膝盖、甲床)的CRT、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情况、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分别比较不同部位CRT变化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结果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中只有甲床部位CRT与患者乳酸清除率有相关,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823(P<0.05),额头0.232(P>0.05),膝盖0.254(P>0.05)。当患者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与患者乳酸清除率均无相关,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299(P>0.05),额头0.247(P>0.05),膝盖0.258(P>0.05)。结论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甲床部位的CRT与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有良好的相关,甲床部位的CRT变化可成为临床评估微循环的实用工具。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乳酸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部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为CRT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ICU和入ICU 6 h后2个时间段分别采集3个部位(前额、膝盖、甲床)的CRT、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情况、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分别比较不同部位CRT变化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结果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中只有甲床部位CRT与患者乳酸清除率有相关,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823(P<0.05),额头0.232(P>0.05),膝盖0.254(P>0.05)。当患者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与患者乳酸清除率均无相关,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299(P>0.05),额头0.247(P>0.05),膝盖0.258(P>0.05)。结论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甲床部位的CRT与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有良好的相关,甲床部位的CRT变化可成为临床评估微循环的实用工具。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乳酸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