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压力损伤会导致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循环障碍,导致皮下组织功能失常,进而引发坏死,不仅会增加患者疼痛几率,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感染率,给患者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压力损伤早发现、早干预,并采取有针对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改善压力损伤的预后,减轻患者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护理措施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89-2008年间妇科手术中3例患者输尿管损伤发生、临床资料、疾病类型、发生部位、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为0.05%。损伤发生由于炎症、肿瘤浸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造成盆腔粘连、巨大肿瘤、压迫及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3例。输尿管损伤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2例,次全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结论术中熟悉解剖关系,认真操作,仔细解剖,分离组织是预防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79例外阴硬化性苔藓初诊及复诊时的皮肤镜特征。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女性患儿79例,年龄2.4 ~ 12岁,发病年龄(5.6 ± 2.12)岁,病程(14.23 ± 12.36)个月,其中30例规律复诊及治疗。初诊329处皮损中,149处(45.3%)可见特征血管形态,包括线状血管(129处)、点状血管(25处)、盘绕状血管(19处)、发夹样血管(12处)等;207处(62.92%)可见退行结构及色素异常,包括蓝灰色色素结构(136处)、褐色色素结构(51处)、胡椒粉样模式(15处)等;280处(85.1%)见黄白色无结构区,97处(29.5%)毛囊角栓,66处(20%)紫红色小球、斑片等。复诊238处皮损中,100处(42%)可见特征血管形态,其中线状血管87处、树枝状血管21处、点状血管4处,未见发夹样血管;154(64.70%)处见退行结构及色素异常,其中褐色色素结构93处、蓝灰色色素结构57处、胡椒粉样模式4处;165处(69.3%)见黄白色无结构区,62处(26.1%)毛囊角栓,8处(3.4%)紫红色小球、斑片。复诊皮损中观察到的蓝灰色色素结构、黄白色无结构区、紫红色小球、斑片及点状血管、发夹样血管、盘绕状血管比例均低于初诊(均P < 0.05),而褐色色素结构高于初诊(均P < 0.05)。结论儿童硬化性苔藓皮肤镜下黄白色无结构区具较高特异性,监测镜下褐色色素结构及蓝灰色色素结构、黄白色无结构区、紫红色小球、斑片及血管结构等特征可反映疗效,在辅助诊断及随访观察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外阴硬化性苔藓 皮肤镜检查 儿童 病理过程
  • 简介:摘要外伤性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其特点为来势凶、发病急、伤势重、变化快,这就要求我们紧张而有秩序地抢救(包括术前准备及一般抢救措施的准备)并做好颅脑损伤的特殊护理。只要处理及时得当,治疗恰当,就有可能将部分濒临死亡的患者抢救过来。

  • 标签: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观察与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修复术治疗哺乳期慢性乳头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2015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哺乳期慢性乳头损伤患者274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修复组87例,全部进行乳头修复术;敷药组92例,外敷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药物;联合组95例,先行乳头修复术,术后外敷rh-bFGF药物。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患者乳头损伤愈合程度及疼痛改善程度,其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治愈率和复发率的差异,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的χ2检验。结果修复组中45例患者乳头损伤完全愈合,22例好转,20例无效;敷药组中33例完全愈合,17例好转,42例无效;联合组中70例完全愈合,14例好转,11例无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2,P<0.001)。联合组乳头损伤愈合程度优于修复组,联合组与修复组均优于敷药组(Bonferroni校正P=0.018、<0.001、0.014)。修复组中40例患者乳头疼痛完全消失,25例好转,22例无效;敷药组中26例疼痛完全消失,29例好转,37例无效;联合组中61例疼痛完全消失,21例好转,13例无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07,P<0.001)。联合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修复组,联合组与修复组均优于敷药组(Bonferroni校正P=0.041、<0.001、0.026)。修复组、敷药组、联合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44.8%(39/87),26.1%(24/92) 55.8%(53/9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88,P<0.001)。修复组与联合组的治愈率均高于敷药组(χ2=17.470、7.149, Bonferroni校正P=0.008、<0.001),联合组与修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3, Bonferroni校正P=0.140)。在乳头损伤治愈患者中,修复组乳头损伤复发率为28.2%(11/39),敷药组为29.2%(7/24),联合组为24.5%(13/5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7,P=0.884)。结论对于哺乳期慢性乳头损伤的患者,乳头修复术不仅可以改善乳头损伤的愈合环境,缓解乳头疼痛,还有助于外用药rh-bFGF在损伤局部发挥促进上皮、组织、神经修复的作用。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乳头 疼痛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近期康复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康复医学科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3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8例;年龄29~54岁,平均(41.37±12.21)岁。按照康复治疗时间分为两组,自术后住ICU开始康复者为早期康复介入观察组(观察组),16例;住康复医学科后开始康复者为对照组,21例。两组入住康复医学科后康复治疗时间和方法基本相同。通过对照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MAS)、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脊髓功能独立评定Ⅲ(SCIM Ⅲ)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析两组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康复第28天时的疗效和功能转归。结果观察组第28天的MAS、SCIM Ⅲ、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康复28天后的LEMS、SCIM Ⅲ、MBI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明显改善近期运动功能。

  • 标签: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 脊髓损伤 康复 早期介入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对肩关节损伤术后患者居家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3年5月入住我院64例肩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通过评估手术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肩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从而观察“微信平台”实施的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Constant-Murle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8周、16周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能促进肩袖损伤术后患肩功能得到迅速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肩袖损伤 快速康复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法筛选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2(EphB2)小分子抑制剂,研究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Schrodinger对接工具预测EphB2蛋白的三维结构及其配体结合位点,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EphB2抑制剂,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筛出的EphB2抑制剂山奈苷与芦荟大黄素(AE)抗CSCC的作用及机制。体外实验中,将人CSCC细胞系A431、SCL-1及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AE组与山奈苷组,通过MTT实验(AE浓度:20、40、80、160 μmol/L;山奈苷浓度:12.5、25、50、100 μmol/L)、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AE浓度:80 μmol/L,山奈苷浓度:50 μmol/L)分析EphB2抑制剂对C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体内实验中,SPF级BALB/c雌性裸鼠皮下注射0.2 ml A431细胞悬液,待成功长出瘤体以后,随机分为4组(n = 6),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AE组(腹腔注射AE 20 mg·kg-1·d-1 AE)与山奈苷组(腹腔注射山奈苷25 mg·kg-1·d-1);每周测量裸鼠的肿瘤大小和体重;连续给药28 d后,剥取裸鼠移植瘤进行HE染色,qRT-PCR与Western blot分析AE和山奈苷对裸鼠移植瘤中上皮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磷酸化葡萄糖合成激酶3β(p-GSK-3β)、β联蛋白及GSK-3β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筛选出对EphB2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两个小分子化合物AA-504/20999031(山奈苷)和AA-466/21162055(AE)。MTT实验结果表明,与HaCaT细胞相比,AE对SCL-1和A431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且随AE浓度升高毒性变强(F = 17.95,P<0.001),作用48 h时,IC50分别为124.59 μmol/L和80.85 μmol/L;山奈苷对SCL-1和A431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且随山奈苷浓度升高毒性变强(F = 11.34,P<0.001),作用48 h时,IC50分别为119.64 μmol/L和64.96 μmol/L。划痕实验显示,与二甲基亚砜组细胞迁移距离(88.1±1.4) μm相比,AE组和山奈苷组A431细胞迁移距离[(36.7±1.0) μm和(44.7 ± 3.5) μm]显著缩短(F = 52.34,P < 0.001),而HaCaT细胞迁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73,P = 0.238)。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与二甲基亚砜组A431细胞跨膜细胞数量(195.3 ± 5.7)相比,AE组和山奈苷组A431细胞显著抑制(145.0 ± 2.5和94.7 ± 4.1,F = 72.85,P < 0.001),而对HaCaT细胞则无明显抑制作用(F = 3.91,P = 0.055)。动物实验表明,与二甲基亚砜组裸鼠移植瘤体积(841.88 ± 84.63) mm3相比,AE组和山奈苷组显著下降[(407.42 ± 70.37) mm3与(368.77 ± 62.7) mm3,F = 73.78,P < 0.001]。HE染色证实,AE和山奈苷干预可改善其病理变化。qRT-PCR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E和山奈苷明显上调瘤体组织中上皮钙黏着蛋白与p-GSK-3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 < 0.001),下调波形蛋白、β联蛋白及GSK-3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 < 0.001)。结论分子对接筛选的小分子抑制剂与EphB2可形成稳定复合物,并通过影响Wnt/β联蛋白通路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现象来抑制CSCC进程。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受体,EphB2 上皮-间质转化 Wnt信号通路 β连环素 肿瘤,实验性 芦荟大黄素 山奈苷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由我院消化内科8名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品管圈,确立“降低锐器损伤风险”主题,总结归纳锐器损伤发生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我科锐器损伤发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锐器损伤发生率由原来的55.74%降到了9.3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促进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消化内科 锐器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下术后的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肩关节镜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总计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组,其中常规组内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内的35例患者开展早期被动康复运动,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肩关节镜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来说,应采用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早期被动康复运动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下 术后 生活质量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科医学病房疾病类型多,病情复杂,静脉药物分类多,维持静脉用药的血药浓度稳定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保证静脉药物给药时间准确是维持血药浓度的重要保证。方法:通过品管圈分析全科医学病房时间静脉用药给药时间不合理的原因,并探究改进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全科医学病房静脉用药给药时间的准确。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时间静脉药物的给药时间准确由原先的 70.62%提高至 98.8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高全科病房时间静脉用药给药时间的准确,效果明显。

  • 标签: 品管圈 时间性静脉用药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全科医学病房疾病类型多,病情复杂,静脉药物分类多,维持静脉用药的血药浓度稳定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保证静脉药物给药时间准确是维持血药浓度的重要保证。方法:通过品管圈分析全科医学病房时间静脉用药给药时间不合理的原因,并探究改进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全科医学病房静脉用药给药时间的准确。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时间静脉药物的给药时间准确由原先的 70.62%提高至 98.8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高全科病房时间静脉用药给药时间的准确,效果明显。

  • 标签: 品管圈 时间性静脉用药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联合用药多靶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及安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5日—2020年12月15于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和实验组(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活动指数SLEDA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数都有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狼疮肾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联合用药多靶点治疗的方法优于单一用药,并且其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联合用药 多靶点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效果,因此做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十分重要。小学语文内容繁杂,能够系统进行识字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寻求一种符合学生发展和满足教师教学需要的教学平衡,成为了广大师生的共同追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保证教学效率。本文将对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在后续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

  • 标签: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游戏开发
  • 简介:摘要探讨顽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对顽固高血压的病因及几种特殊的高血压的防治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达标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膀胱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膀胱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膀胱黏膜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中国杂技团创作的情境杂技剧《一品一三绝》通过十三个杂技“绝活”将中西文化元素、现代表现手法融为一体,突出了中华文化“文墨”之彩,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浩瀚和博大精深。序言

  • 标签: 杂技 意象手法 艺术性 中华文化 文化元素 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