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amin D,VD)对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刻板行为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TS模型对照组、TS模型+不同剂量VD干预组(TS模型+1.0 μg VD组、TS模型+0.6 μg VD组、TS模型+0.3 μg VD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的方法建立TS大鼠动物模型。由两人采取双盲法观察不同组别大鼠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并通过ELISA法及组织Von kossa染色检测大鼠血清钙离子、1,25-(OH)2-VD含量及肾脏钙离子沉积情况。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模成功后1~7 d及14 d,TS模型+1.0 μg VD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1 d(0.69±0.29)分,2 d(0.63±0.34)分,3 d(0.65±0.24)分,4 d(0.52±0.43)分,5 d(0.53±0.35)分,6 d(0.43±0.43)分,7 d(0.53±0.34)分,14 d(0.58±0.55)分]及刻板行为评分[1 d(1.77±0.89)分,2 d (2.25±1.00)分,3 d(2.27±1.19)分,4 d(2.05±1.01)分,5 d(2.27±1.21)分,6 d(2.13±0.86)分,7 d(2.22±1.28)分,14 d(2.22±1.26)分]均低于TS模型对照组[运动行为评分:1 d(1.13±0.57)分,2 d(1.02±0.32)分,3 d(1.33±0.39)分,4 d(1.05±0.49)分,5 d(1.07±0.26)分,6 d(0.92±0.45)分,7 d(1.10±0.33)分,14 d(1.02±0.64)分;刻板行为评分:1 d(3.15±0.85)分,2 d(3.05±1.12)分,3 d(3.17±0.67)分,4 d(3.05±0.81)分,5 d(2.95±0.93)分,6 d(3.12±0.81)分,7 d(2.93±0.43)分,14 d(3.03±0.57)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模型+0.6 μg VD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1 d(0.90±0.28)分,2 d(0.90±0.26)分,3 d(0.80±0.23)分,4 d(0.81±0.37)分,5 d (0.67±0.26)分,6 d(0.72±0.31)分,7 d(0.63±0.50)分,14 d (0.85±0.45)分]低于TS模型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模型+0.3 μg VD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及刻板行为评分与TS模型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S模型+1.0 μg VD组大鼠血清钙离子含量[(3.19±0.31)mmol/L]明显高于其余4组[正常对照组:(2.54±0.16)mmol/L,TS模型+0.6 μg VD组:(2.68±0.20)mmol/L,TS模型+0.3 μg VD组:(2.52±0.16)mmol/L,TS模型对照组:(2.62±0.2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模型+1.0 μg VD组5只中2只大鼠出现肾脏散在钙化灶。结论VD可以改善TS模型大鼠的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且呈剂量依赖性。

  • 标签: 维生素D Tourette综合征 运动行为 刻板行为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患儿血清中维生素A(Vitamin A,VA)、维生素D(Vitamin,VD)水平及其与抽动症状严重程度、临床类型之间的关联,为更好地防治T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的TD患儿245例为病例组,同期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为对照组。检测VA、VD水平并分析其与抽动症状严重程度、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例组儿童V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3.72±8.87) μg/L ,(26.61±7.59) μg/L,t=-2.24,P=0.03],VD不足或缺乏比例(37.31%,75/201)高于对照组(15.79%,9/57)(χ2=9.37,P=0.002)。(2)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将病例组儿童分为轻度TD组、中重度TD组。①轻度TD组、中重度TD组与对照组血清VA、VD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9,P<0.01;F=10.90,P<0.01)。中重度TD组VA、VD水平低于轻度TD组和对照组[VA:(0.29±0.06)mg/L,(0.35±0.06)mg/L,(0.34±0.06)mg/L;VD:(21.01±8.30)μg/L,(25.84±8.76)μg/L,(26.61±7.59)μg/L]。②TD儿童VA、VD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25;P<0.01;r=-0.228;P=0.001)。(3)根据DSM-V临床分型标准,将TD儿童分为PTD组、CTD组和TS组。①不同临床分型TD患儿血清V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7,P=0.46)。②血清VD水平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P=0.007)。其中,TS组VD水平最低,其含量低于对照组[(21.83±7.60)μg/L ,(26.61±7.59)μg/L,P<0.05]。各亚型TD儿童血清VD含量不足或缺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0.88,P=0.01)。结论TD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TD患儿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水平与症状程度有关,维生素D水平与TD临床类型相关。

  • 标签: 抽动障碍 维生素A 维生素D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Bloo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分析总结1例13月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患儿系足月小样儿,自生后食欲不振、重度生长迟缓,小头畸形,小下颌,智力发育正常。基因检测发现患儿的BLM基因c.1068+3A>C和c.1069-1G>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自患儿父母。结论Bloom综合征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重度生长迟缓和小头畸形。BLM基因c.1068+3A>C和c.1069-1G>C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上述新变异丰富了BLM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Bloom综合征 生长迟缓 小头畸形 BLM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沉默同源异型盒基因2(Prrx2)表达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稳定沉默Prrx2表达的细胞株。采用MTT法分析癌细胞的增殖情况;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沉默Prrx2表达对肿瘤生长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沉默Prrx2表达后β-连环链蛋白(caten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转染干扰载体后MDA-MB-231细胞Prrx2表达下降91.2%;MCF-7细胞表达下降8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沉默Prrx2表达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沉默组的移植瘤体重量明显小于空白载体组(160.2±26.3)mg与(365.4±19.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沉默Prrx2表达可抑制β-catenin在乳腺癌细胞核中的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沉默Prrx2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肿瘤生长能力,针对Prrx2的治疗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同源异型盒基因2 增殖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