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的发展,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Ⅳ期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局部治疗能否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就Ⅳ期乳腺癌局部治疗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转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Wiskoo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成员3(WASF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伪足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BT-549、HCC-1937、BT-474、MDA-MB-231、MCF-7、T-47D)及乳腺正常细胞(MCF-10A)中WASF3蛋白的表达量;获取WASF3互补脱氧核糖核苷酸(cDNA),构建过表达及干扰的重组载体SB-16-WASF3和pHB-U6-MCS-PGK-PURO-shWASF3(pHB-shWASF3)。重组干扰质粒经慢病毒包装,感染MDA-MB-231细胞,经抗性筛选建立WASF3基因静默的稳转细胞株。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法验证WASF3的静默及过表达效率;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和迁移侵袭实验分别验证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过表达载体SB-16-WASF3转染MDA-MB-231细胞,经WASF3抗体和鬼笔环肽(Phalloidin)双染色,观察WASF3过表达对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乳腺癌细胞WASF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7±0.00、0.54±0.11、0.60±0.14、1.36±0.02、0.65±0.05和0.79±0.18,均高于乳腺正常细胞(0.38±0.01,t=134.864、21.289、24.883、55.397、8.892、37.36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MDA-MB-231和BT-549细胞的表达量相对较高。细胞增殖实验显示WASF3静默组(pHB-shWASF3-1)在24、48、72、96、120 h的增值率均低于对照组pHB-shNegetive Control组(pHB-shNC)及空白对照(Control)(0.92±0.06比1.18±0.05比1.14±0.03、1.42±0.05比1.90±0.12比1.77±0.14、2.02±0.03比2.83±0.08比2.70±0.10、2.78±0.02比3.78±0.03比3.70±0.17、3.22±0.04比4.10±0.12比4.02±0.10,t24 h=7.983、t48 h=9.024、t72 h=23.491、t96 h=66.348、t120 h=17.114;t24 h=8.453、t48 h=5.843、t72 h=15.813、t96 h=13.479、t120 h=19.142,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B-shWASF3-1组克隆形成率[(25.50±2.00)%]低于pHB-shNC组及Control组[(62.33±2.57)%、(64.17±3.21)%,F=204.754]。迁移实验结果显示pHB-shWASF3-1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低于pHB-shNC组和Control组[(212.33±14.01)个比(357.33±8.02)个比(364.33±9.07)个,F=193.20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侵袭实验结果显示pHB-shWASF3-1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低于pHB-shNC组和Control组[(151.33±5.51)个比(212.33±14.01)个比(215.00±6.08)个,F=44.269,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结果可见,WASF3过表达组的红色信号(WASF3染色)明显高于对照组,绿染的肌动蛋白(F-actin)在细胞边缘明显聚集,细胞伪足伸展更明显。结论WASF3在乳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静默WASF3后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侵袭能力;过表达WASF3后可促进乳腺癌细胞F-action蛋白的堆积,促进细胞片状伪足的形成。

  • 标签: 乳腺癌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沉默同源异型盒基因2(Prrx2)表达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稳定沉默Prrx2表达的细胞株。采用MTT法分析癌细胞的增殖情况;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沉默Prrx2表达对肿瘤生长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沉默Prrx2表达后β-连环链蛋白(caten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转染干扰载体后MDA-MB-231细胞Prrx2表达下降91.2%;MCF-7细胞表达下降8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沉默Prrx2表达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沉默组的移植瘤体重量明显小于空白载体组(160.2±26.3)mg与(365.4±19.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沉默Prrx2表达可抑制β-catenin在乳腺癌细胞核中的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沉默Prrx2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肿瘤生长能力,针对Prrx2的治疗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同源异型盒基因2 增殖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乳腺专科病房中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依据护士学历、工龄、职称、能力及科室工作情况,将护士分成5个层级,改进各班各级人员职责及工作标准,实行APN连续性排班。选142例乳腺癌病人平均分别进行责任制(观察组)与功能制(对照组)护理模式对照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护士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基础护理到位,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应用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建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提高病人术后的护理效率和质量。

  • 标签: 分层级责任制护理 乳腺专科病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积极抗癌治疗期间及随后一年中配偶的照护责任和角色紧张情况,评价积极治疗中的正面影响,明确哪些因素会影响治疗一年后配偶的心理困扰。方法针对接受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配偶,在患者治疗期间和随后的一年中开展一系列的问卷调查。结果在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配偶承担了许多照护职责。在治疗后一年,社会维度的角色紧张得到改善,但在家庭维度有所恶化。结论持续角色紧张的配偶是在患者治疗后发生持续角色困扰的高危对象。医护人员应该定期监测配偶照护者的负担,向夫妻提供缓解家庭角色紧张的资源,可以预防或减轻配偶的心理困扰。

  • 标签: 疾病负担,非正式照护者,心理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灵活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积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年限和质量。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11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实行个体化心理护理,从而消除其消极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果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还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为了达到最高护理目标,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不断学习人文知识,将人文关怀运用于肿瘤护理始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