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简述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相关因素及护理

  • 标签: 胸外科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心胸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心胸外科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9例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的方式进行分组,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n=34,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35,个性化护理)。结果:实验B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的护理中,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可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心胸外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胃肠外科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本科接诊胃肠手术病患88例,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术后VAS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术后VAS评分,试验组(3.19±0.54)分,比对照组(4.53±0.69)分低,P<0.05。针对并发症这项指标,试验组2.27%,优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于胃肠外科中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利用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疼痛的缓解,建议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 并发症 疼痛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护理是胃肠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全。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对实际护理工作的观察分析,发现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教学中存在如教材过时、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操作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如对教材进行修订和更新,引入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及不断改善实习基地的环境和条件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业务素质。研究强调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教学应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为重心,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手段,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改革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实现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良性互动,为胃肠外科的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教学改革 实践操作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外科病区安全防护管理流程及对策。方法制定规划病区安全防护管理方案,拟定管理流程,即把好"四个安全防护管理环节",做到确保病区安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按制定的安全防护管理流程,保证了病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病人和陪护家属安全,无疫情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制定的病区安全防护管理流程,四个安全防护管理环节,能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感染 普通外科 感染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的医院肛肠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干预,干预后,评估患者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肛肠外科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管外科护理带教过程中采用PBL联合微信视频教学的方法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血管外科实习护生90例为对象实施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微信视频教学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教学后,观察组的护生考核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的护生考核成绩(P<0.05);教学完成后,观察组的教学效果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带教过程中采用PBL联合微信视频教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护生强化理论知识,提高考核成绩,让护生对护理实习效果更加满意,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PBL 微信视频 血管外科 护理带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5月到我院外科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连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6.6%)明显高于研究组(1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脏外科 连续护理 心脏搭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肝胆外科 心理状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流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对普通外科医护人员交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72例和护士12名为对照组,2017年3~12月该院普外科患者84例和护士12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沟通模式完成交班,研究组实施个性化SBAR交流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实施前后交班满意度和患者交班满意度,分析两组交班时间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士交班的效力与效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参与,增进护士监控、合作、责任,提供患者所需信息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交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互动式交班、尊重与倾听、协调交班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SBAR交流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可显著提升普外科医护人员交班质量,缩短交班时间,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SBAR交流模式 微信平台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