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疲劳后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F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入组后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2组患者在疲劳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其踝关节主动性关节位置觉(JPSA)、被动性关节位置觉(JPSP)及运动觉(KT),同时采用Pro-Kin 254型平衡测试系统评估患者姿势稳定性。结果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外翻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8.09±2.06)°和(7.97±2.54)°]、JPSP[分别为(10.30±1.40)°和(9.22±1.20)°]及KT[分别为(10.50±1.53)°和(9.09±1.0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内翻1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7.99±2.08)°和(8.25±2.20)°]、JPSP[分别为(11.59±2.08)°和(9.78±2.31)°]及KT[分别为(10.88±1.71)°和(8.94±1.3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长度[分别为(1005.74±71.01)mm和(976.68±39.33)mm]、运动面积[分别为(746.73±71.19)mm2和(722.42±44.74)mm2]及总偏移指数[分别为(4.12±0.14)°和(3.85±0.19)°]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总偏移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治疗能有效改善FAI患者疲劳后本体感觉功能,提高其动态姿势稳定性,从而降低踝关节扭伤风险,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疲劳 本体感觉 姿势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屈肌/伸肌峰值力矩比值(H/Q值)与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组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患者在不同角速度[60(°)/s和120(°)/s]下的膝关节H/Q值,采用Pro-Kin平衡测试系统评估患者运动控制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10 m步行测试(10MWT)评估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并将患侧膝关节H/Q值与BBS、TUGT、10MWT、稳定极限和偏移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在60(°)/s和120(°)/s角速度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膝关节H/Q值[(41.00±15.38)%和(40.62±17.87)%]均小于健侧[(57.18±12.52)%和(62.00±18.2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膝关节在60(°)/s和120(°)/s角速度下的H/Q值与BBS和稳定极限均呈正相关(P<0.01),与TUGT、10MWT和偏移指数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膝关节H/Q值与其平衡及步行功能具有相关性,H/Q值可能是评估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峰值力矩比值 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对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的即时疗效。方法选取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自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30例,在佩戴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前后采用Pro-Kin 254平衡测试系统评估患者双足稳定性和稳定极限,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10 m步行测试(10MWT)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与佩戴前比较,佩戴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后患者的运动轨迹周长、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前后方向标准差、运动轨迹左右方向标准差均明显降低,稳定极限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佩戴前比较,佩戴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后患者的BBS评分明显增加、TUGT和10MWT所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可以即时提高脑卒中后膝关节过伸患者的双足稳定性和稳定极限、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可调式膝关节支具 脑卒中 膝过伸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