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下调ZFPM2-AS1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51对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膀胱癌细胞株(J82、5637、BIU-87、T24)及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ZFPM2-AS1的表达。选取表达最高的膀胱癌细胞,分别转染小干扰siRNA-ZFPM2-AS1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定义为实验组和对照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ZFPM2-AS1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别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上游移码突变体1(UPF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UPF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ZFPM2-AS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膀胱癌细胞株中ZFPM2-AS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P<0.01),BIU-87细胞中ZFPM2-AS1的表达量最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中ZFPM2-AS1表达量明显降低[(1.01±0.06) vs (0.16±0.04),t=12.28,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0.05),从第2天开始BIU-8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中UPF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1.00±0.02) vs (0.28±0.04),t=15.49,P<0.01]。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实验组BIU-87细胞中UPF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mTOR、GRB2、IRS1和p-PI3K等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ZFPM2-AS1可抑制BIU-87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UPF1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RNA,长链非编码 膀胱肿瘤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上游移码突变体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7850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7850对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及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B3(SERPINB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miR-7850的表达。选择miR-7850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系,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分别将阴性对照序列(miR-NC)和miR-7850模拟物转入肾癌细胞,定义为miR-NC组和miR-7850组。qRT-PCR检测转染后肾癌细胞内miR-7850的表达。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850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肾癌细胞内SERPINB3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5.95±0.44)相比,miR-7850在肾癌组织(1.19±0.33)的表达较低(P<0.01)。与永生化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1.01±0.07)相比,miR-7850在肾癌细胞系的表达较低(P<0.05),在A498细胞中(0.13±0.01)表达最低(P<0.01)。miR-7850组细胞内miR-7850的表达(7.46±0.93)较miR-NC组(1.01±0.08)明显增加(P<0.01),表明转染成功。与miR-NC组相比,miR-7850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miR-NC组和miR-7850组迁移细胞数量分别为(139.50±12.31)个和(75.09±16.05)个,miR-7850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生物信息学技术显示miR-7850的靶基因是SERPINB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7850可靶向结合SERPINB3基因(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miR-NC组相比,miR-7850组细胞中SERPINB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DK4、Cyclin D1、Snail、Viment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miR-7850在肾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低表达,miR-7850可抑制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与其抑制SERPINB3基因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肾肿瘤 miR-7850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B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914-3p调控ARL4C表达影响肾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53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肾癌细胞系(ACHN、OS-RC-2、786-O、A498)和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miR-1914-3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法将无意义序列(NC)和miR-1914-3p mimic分别瞬时转染至miR-1914-3p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中,即NC组和miR-1914-3p组。q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iR-1914-3p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别预测和检验miR-1914-3p对靶基因的靶向调控机制。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肾癌组织miR-1914-3p表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肾癌细胞系miR-1914-3p表达低于HK-2细胞(P<0.01),OS-RC-2细胞中miR-1914-3p的表达最低(P<0.01)。NC组和miR-1914-3p组miR-1914-3p的表达分别为(1.04±0.17)和(11.40±0.91),miR-1914-3p组中miR-1914-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表明转染成功。过表达miR-1914-3p能明显抑制OS-RC-2细胞的侵袭(P<0.01)和增殖能力(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1914-3p的靶基因可能是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miR-1914-3p能明显抑制野生型ARL4C-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过表达miR-1914-3p可降低OS-RC-2细胞中ARL4C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细胞侵袭表型蛋白(Snail、Slug)及细胞增殖表型蛋白(Mcm2、Mcm7)表达。结论miR-1914-3p在肾癌中低表达,其通过靶向干扰癌基因ARL4C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肾肿瘤 miR-1914-3p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 细胞侵袭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素甲醚通过调节miR-380-3p表达影响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 μg/mL的大黄素甲醚处理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其作为大黄素甲醚组;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培养的DU145细胞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U145细胞的周期变化,MTT法检测DU145细胞的增殖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U145细胞中miR-380-3p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软件RNAhybrid预测miR-380-3p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80-3p靶基因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甲醚组DU145细胞在G0/G1期出现阻滞(P<0.01),DU145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对照组和大黄素甲醚组DU145细胞中的miR-380-3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36±1.42和1.08±0.39,大黄素甲醚可促进miR-380-3p的表达(t=4.96,P<0.01)。miR-380-3p的功能性靶基因可能是UHRF1。大黄素甲醚组和对照组DU145细胞UHR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06和1.04±0.15,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甲醚组DU145细胞中UHRF1基因表达降低(t=4.55,P<0.01)。结论大黄素甲醚能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效应,诱导DU145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这可能与其对miR-380-3p的调控密切相关。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大黄素甲醚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6516-5p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调控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癌细胞系和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中miR-6516-5p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分别将miR-6516-5p模拟物和无意义序列(NC)瞬时转染至miR-6516-5p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即miR-6516-5p组和NC组。qRT-PCR检测转染细胞miR-6516-5p的表达。CCK-8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6516-5p对靶基因的调控。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iR-6516-5p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P<0.01),786-O细胞中miR-6516-5p的表达最低(F=27.69,P<0.01)。NC组和miR-6516-5p组786-O细胞中miR-6516-5p的表达分别为1.01±0.08和9.91±1.16,与NC组比较,miR-6516-5p组786-O细胞中miR-6516-5p表达明显增加(t=7.63,P<0.01)。上调miR-6516-5p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P<0.05)。NC组和miR-6516-5p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85.65±8.77)个和(28.05±6.20)个,过表达miR-6516-5p可抑制786-O细胞的迁移(t=5.36,P<0.01)。miR-6516-5p的靶基因可能是鸟氨酸脱羧酶1(ODC1),miR-6516-5p能显著抑制野生型ODC1-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t=9.83,P<0.01)。上调miR-6516-5p可降低786-O细胞中OD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miR-6516-5p在肾癌细胞系中表达降低,miR-6516-5p通过靶向ODC1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iR-6516-5p可能成为肾癌潜在的分子靶点。

  • 标签: 肾肿瘤 miR-6516-5p 鸟氨酸脱羧酶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iR-769-3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下调膀胱癌J82细胞中miR-769-3p表达水平,观察沉默miR-769-3p对J82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OncomiR数据库分析miR-769-3p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J82细胞,分为si-miR-769-3p组(转染miR-769-3p小分子干扰片段)和对照组(转染无意义序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后miR-769-3p相对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组J82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差异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icroRNAdb预测miR-769-3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69-3p与靶基因的互补结合。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miR-769-3p的靶基因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769-3p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miR-769-3p组miR-769-3p相对表达水平(1.02±0.16)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miR-769-3p组细胞迁移率[(26.67±3.98)%]明显低于对照组[(61.86±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miR-769-3p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57.66±5.74)%]显著多于对照组[(31.26±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内皮素3(EDN3)是miR-769-3p的靶基因。对照组和si-miR-769-3p组J82细胞中EDN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99±0.66和6.98±0.76,与对照组比较,si-miR-769-3p组EDN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表达miR-769-3p可以通过促进EDN3基因表达抑制膀胱癌J82细胞迁移能力,阻滞J82细胞周期。

  • 标签: 膀胱肿瘤 微RNAs 细胞迁移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5(MEK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3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收集癌灶组织113例,癌旁组织7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MEK5表达情况,比较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MEK5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B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分析BUC患者24个月的预后状况,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比较;采用Cox模型分析BUC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灶组织的MEK5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BUC组织中MEK5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MEK5阴性表达相比,MEK5阳性表达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39.13% vs. 68.66%,P=0.002),无进展生存期较低(21.512个月vs. 19.294个月,P=0.001);MEK5阳性表达、肿瘤直径≥3 cm、高级别病理分级、T2~T4期、伴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BU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UC患者癌灶组织中MEK5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膀胱肿瘤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云英苷上调miRNA-513(miR-513)对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采用125 μg/L紫云英苷作用48 h者为紫云英苷组,未处理者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两组C4-2B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miRNAMap预测软件预测miR-513的靶基因为叉头框蛋白R2(FOXR2),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细胞miR-513和FOXR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FOXR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β-actin和细胞周期蛋白H(cyclin H)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培养第2、3、4、5天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0.05)。对照组和紫云英苷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8.1±3.2)%和(36.0±2.1)%,紫云英苷组S期细胞比例降低(t=3.12,P=0.021);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4.9±3.3)%和(11.8±2.4)%,紫云英苷组G2期细胞比例降低(t=3.18,P=0.019)。对照组和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中miR-513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22和6.55±0.61,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中miR-513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t=7.70,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FOXR2为miR-513的靶基因。对照组和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中FOXR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4和0.1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P=0.002),提示紫云英苷促进miR-513表达后,FOXR2 mRNA表达降低。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FOXR2、CDK7和cyclin H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结论紫云英苷可能通过上调miR-513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C4-2B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微RNAs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紫云英苷 叉头框蛋白R2 黄酮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调环状RNA(circRNA)circ-BTG2与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脂质体转染阴性对照无义序列及circ-BTG2抑制剂至肾癌786-O细胞,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circ-BTG2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786-O细胞的活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786-O细胞的迁移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Grb2协同结合蛋白2(Grb2-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2,GAB2)信使RNA(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786-O细胞中circ-BTG2的表达分别为(1.70±0.20)和(0.44±0.09),实验组circ-BTG2表达被明显抑制(t=5.69,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786-O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94.91±15.34)个和(25.48±6.60)个,实验组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t=4.16,P<0.01)。对照组和实验组786-O细胞中GAB2 mRNA的表达分别为(2.86±0.24)和(1.27±0.18),实验组GAB2 mRNA表达被明显抑制(t=5.25,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AB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下调circ-BTG2通过调控癌基因GAB2表达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肾肿瘤 circ-BTG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914-3p调控ARL4C表达影响肾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53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肾癌细胞系(ACHN、OS-RC-2、786-O、A498)和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miR-1914-3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法将无意义序列(NC)和miR-1914-3p mimic分别瞬时转染至miR-1914-3p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中,即NC组和miR-1914-3p组。q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iR-1914-3p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分别预测和检验miR-1914-3p对靶基因的靶向调控机制。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肾癌组织miR-1914-3p表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肾癌细胞系miR-1914-3p表达低于HK-2细胞(P<0.01),OS-RC-2细胞中miR-1914-3p的表达最低(P<0.01)。NC组和miR-1914-3p组miR-1914-3p的表达分别为(1.04±0.17)和(11.40±0.91),miR-1914-3p组中miR-1914-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表明转染成功。过表达miR-1914-3p能明显抑制OS-RC-2细胞的侵袭(P<0.01)和增殖能力(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1914-3p的靶基因可能是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miR-1914-3p能明显抑制野生型ARL4C-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过表达miR-1914-3p可降低OS-RC-2细胞中ARL4C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细胞侵袭表型蛋白(Snail、Slug)及细胞增殖表型蛋白(Mcm2、Mcm7)表达。结论miR-1914-3p在肾癌中低表达,其通过靶向干扰癌基因ARL4C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肾肿瘤 miR-1914-3p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 细胞侵袭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ncRNA FGD5-AS1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FGD5-AS1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以表达最高的肾癌细胞为对象,分别转染小干扰siRNA-FGD5-AS1质粒(实验组)和阴性对照质粒(对照组)。qRT-PCR检测FGD5-AS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6(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6,SOCS6)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OCS6和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结果肾癌细胞株中FGD5-AS1表达均高于近端肾小管细胞(P<0.01),FGD5-AS1在ACHN细胞中表达最多(P<0.01)。对照组和实验组FGD5-AS1表达分别为(1.01±0.09)和(0.2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P<0.01);SOCS6 mRNA的表达分别为(0.33±0.05)和(1.0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OCS6蛋白表达增加,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实验组ACHN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0.49±10.50)个和(32.29±8.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P<0.05)。结论FGD5-AS1在肾癌细胞株中表达增加,下调FGD5-AS1表达可通过正向调控SOCS6基因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标签: 肾肿瘤 FGD5-AS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EBP1P2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51例肾细胞癌组织及肾细胞癌细胞株中PEBP1P2的表达。以PEBP1P2表达最低的A498细胞为转染对象,设转染PEBP1P2质粒的细胞为PEBP1P2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细胞为NC组。qPCR检测两组细胞PEBP1P2的表达。MTT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招募域家族分子10(CARD10)基因及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肾细胞癌组织中PEBP1P2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4.89,P<0.01)。肾细胞癌细胞中PEBP1P2的表达低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P<0.01)。PEBP1P2组和NC组A498细胞中PEBP1P2表达分别为(11.01±1.26)和(1.06±0.19),PEBP1P2组明显高于NC组(t=7.81,P<0.01)。过表达PEBP1P2可显著抑制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和迁移能力(t=3.65,P<0.05)。过表达PEBP1P2可显著抑制肾细胞癌A498细胞中CARD10基因的表达(t=6.83,P<0.01),抑制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转导。结论PEBP1P2在肾细胞癌组织表达明显降低,过表达PEBP1P2可显著抑制肾细胞癌A498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是PEBP1P2通过下调CARD10基因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转导。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肾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DNF-AS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检测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67例肾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和肾癌细胞株A498、ACHN、OS-RC-2、Caki-1、786-O中BDNF-AS基因表达水平。以BDNF-AS表达水平最低的肾癌细胞株Caki-1为研究对象,瞬时转染BDNF-AS过表达质粒(实验组)或载有无意义序列的质粒(对照组)。采用rRT-PCR检测转染效率。转染Caki-1细胞24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RT-PCR检测G型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TPRG)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PRG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肾癌组织中BDNF-AS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0.96±0.24比4.62±0.84,t=41.76,P<0.01)。各肾癌细胞株中BDNF-AS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均P<0.05),其中Caki-1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0.10±0.01)。实验组Caki-1细胞BDNF-AS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转染第2天起,实验组Caki-1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均P<0.05)。转染24 h后的Caki-1细胞迁移15 h后,实验组迁移Caki-1细胞数低于对照组[(51±8)个比(192±25)个,t=5.31,P<0.01]。转染48 h后,实验组Caki-1细胞中PTPRG mRNA相对表达量(P<0.01)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aki-1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Tpl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BDNF-AS在肾癌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均下调,过表达BDNF-AS可抑制肾癌Caki-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BDNF-AS促进PTPRG基因表达、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 标签: 肾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G型酪氨酸磷酸酶受体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68768.1对肾癌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AC068768.1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AC068768.1表达最低的OS-RC-2细胞为转染对象,设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OS-RC-2为对照组,转染AC068768.1质粒为AC068768.1组。qPCR检测转染OS-RC-2细胞中AC068768.1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增殖实验检测AC068768.1对OS-RC-2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AC068768.1可能结合的微小RNA(miRNA)。qPCR检测miRNA及下游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下游基因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相比,AC068768.1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068768.1组OS-RC-2细胞AC068768.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调AC068768.1表达可抑制肾癌细胞周期(P<0.05)和增殖能力(P<0.05)。miR-21-5p可能是AC068768.1的功能性靶基因。上调AC068768.1可明显抑制miR-21-5p表达(P<0.01),促进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基因表达(P<0.01)。结论AC068768.1通过调节miR-21-5p表达,促进TIMP3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肾癌OS-RC-2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

  • 标签: 肾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7850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7850对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及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B3(SERPINB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miR-7850的表达。选择miR-7850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系,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分别将阴性对照序列(miR-NC)和miR-7850模拟物转入肾癌细胞,定义为miR-NC组和miR-7850组。qRT-PCR检测转染后肾癌细胞内miR-7850的表达。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850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肾癌细胞内SERPINB3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5.95±0.44)相比,miR-7850在肾癌组织(1.19±0.33)的表达较低(P<0.01)。与永生化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1.01±0.07)相比,miR-7850在肾癌细胞系的表达较低(P<0.05),在A498细胞中(0.13±0.01)表达最低(P<0.01)。miR-7850组细胞内miR-7850的表达(7.46±0.93)较miR-NC组(1.01±0.08)明显增加(P<0.01),表明转染成功。与miR-NC组相比,miR-7850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miR-NC组和miR-7850组迁移细胞数量分别为(139.50±12.31)个和(75.09±16.05)个,miR-7850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生物信息学技术显示miR-7850的靶基因是SERPINB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7850可靶向结合SERPINB3基因(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miR-NC组相比,miR-7850组细胞中SERPINB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DK4、Cyclin D1、Snail、Viment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miR-7850在肾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低表达,miR-7850可抑制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与其抑制SERPINB3基因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肾肿瘤 miR-7850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因子B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下调ZFPM2-AS1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51对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膀胱癌细胞株(J82、5637、BIU-87、T24)及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ZFPM2-AS1的表达。选取表达最高的膀胱癌细胞,分别转染小干扰siRNA-ZFPM2-AS1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定义为实验组和对照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ZFPM2-AS1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别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上游移码突变体1(UPF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UPF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ZFPM2-AS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膀胱癌细胞株中ZFPM2-AS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P<0.01),BIU-87细胞中ZFPM2-AS1的表达量最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中ZFPM2-AS1表达量明显降低[(1.01±0.06) vs (0.16±0.04),t=12.28,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0.05),从第2天开始BIU-8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中UPF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1.00±0.02) vs (0.28±0.04),t=15.49,P<0.01]。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实验组BIU-87细胞中UPF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mTOR、GRB2、IRS1和p-PI3K等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ZFPM2-AS1可抑制BIU-87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UPF1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RNA,长链非编码 膀胱肿瘤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上游移码突变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30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体外干扰其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5637、BIU-87、T24、J82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株SV-HUC-1中LINC00630的表达。选择LINC0063表达量最高的膀胱癌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采用对照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干扰LINC00630表达的慢病毒感染细胞为实验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LINC00630的表达,分别采用MTS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NRG1蛋白、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3、CDK2)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V-HUC-1细胞比较(1.05±0.17),LINC00630在各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量均增加(均P<0.01),在J82细胞中的表达最高(相对表达量5.83±0.42)。与对照组J82细胞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LINC00630表达降低(0.18±0.02比1.00±0.05,t=14.36,P<0.01);转染第2天起,实验组细胞增殖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细胞划痕闭合率低于对照组[(27.4±7.1)%比(66.0±5.4)%,t=4.31,P<0.01]。实验组NRG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0.34±0.03比1.07±0.24,t=2.99,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NRG1蛋白、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均降低。结论LINC00630在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上调;干扰LINC00630可能通过下调NRG1基因的表达,抑制J8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LINC00630可能是膀胱癌治疗新的分子靶标。

  • 标签: 膀胱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TUS2-AS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63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膀胱癌细胞系(BIU-87、J82、T24、563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中的MTUS2-AS2表达。以MTUS2-AS2表达最低的J82细胞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转染载有无意义序列的对照质粒)和实验组(转染载有MTUS2-AS2表达序列的质粒)。q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S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J8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qRT-PCR检测J82细胞中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CMTM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CMTM5、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MTUS2-AS2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膀胱癌细胞系MTUS2-AS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P<0.05),J82细胞中MTUS2-AS2的表达最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MTUS2-AS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J82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CMTM5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MTUS2-AS2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MTUS2-AS2可通过上调CMTM5基因的表达,抑制J8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 标签: 膀胱肿瘤 MTUS2-AS2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OX10-AS1在肾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经病理确诊为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手术标本、肾癌细胞系(786-O、CaKi-1、A498、ACHN)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COX10-AS1的表达。以表达最低的ACHN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转染载有无意义序列的阴性对照质粒,实验组细胞转染载有COX10-AS1表达序列的质粒。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COX10-AS1的表达水平,MTS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CHN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中MFN2、Ras-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肾癌组织COX10-AS1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肾癌细胞系COX10-AS1表达明显低于肾小管上皮细胞(P<0.05),ACHN细胞中COX10-AS1的表达最低(P<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ACHN细胞中COX10-AS1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ACHN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ACHN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MFN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Ras-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X10-AS1在肾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降低,COX10-AS1可能通过促进MFN2基因的表达,抑制ACHN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COX10-AS1 肾肿瘤 MF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