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特点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听力恢复与血清NS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单侧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激素、银杏叶注射液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HBO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0 d进行纯音测听以获得听力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SE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SE变化及与听力变化水平的关联。结果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且与听力下降水平相关(P<0.01);极重度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中重度和重度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2.2%)高于对照组(60.0%)(P<0.05);2组患者听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听阈增益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NS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SE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NSE下降值与听阈增益值均呈正相关(观察组r=0.686,P<0.01;对照组r=0.418,P<0.01)。结论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且与听力下降的严重程度有关,而治疗后NSE下降值与听阈增益相关。联用HBO治疗可改善患者听力、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突聋患者血清NSE水平。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报道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院予以胰岛素强化降糖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诊疗经过。患者为54岁女性,因“口干、多饮、多尿伴消瘦3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T2DM。初始启用胰岛素强化降糖,血糖平稳后转换为利拉鲁肽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控制血糖,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以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控制血糖,降糖效果较好,特别是针对伴有肥胖的患者,同时还能带来心血管、肾脏方面的获益。

  • 标签: 糖尿病,2型 利拉鲁肽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s-DEACM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HBO)科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170例,根据是否并发迟发性脑病分为DEACMP组与非DEACMP(n-DEACMP)组;并采用DEACMP疾病过程中最重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DEACMP患者进行分级,总分≤60分为s-DEACMP组,总分>60分为轻中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m-DEACMP)组。比较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s-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s-DEACMP患者70例,m-DEACMP患者49例,n-DEACMP患者51例。与n-DEACMP组患者相比,s-DEACMP组患者年龄大(平均年龄59.0岁vs. 49.0岁,P=0.005),年龄>40岁的比例高(97.1% vs. 66.7%,P<0.001);ACMP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低[(4.0±3.0)分vs. (6.0±5.0)分,P=0.024];ACMP意识障碍时间长[(32.0±31.8)h vs.(20.5±26.4)h, P=0.017],意识障碍>48 h的患者比例高(24.3% vs. 9.8%,P=0.041);ACMP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比例低(70.0% vs. 86.3%,P=0.036);高血压患者比例高(38.6% vs. 17.6%,P=0.01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比例高(40.0% vs. 19.6%,P=0.017),吸烟指数>400的患者比例高(24.3% vs. 9.8%,P=0.041)。与m-DEACMP组患者相比,s-DEACMP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高(40.0% vs. 20.4%,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0岁、意识障碍>48 h、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s-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DEACMP患者具有年龄大、意识障碍程度深且时间长、早期接受HBO治疗比例低、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指数>400的临床特点,其中年龄>40岁、意识障碍>48 h、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s-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SD大鼠16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组、假手术+HBO(SH+HBO)组,颅脑损伤(TBI)组,颅脑损伤+HBO(TBI+HBO)组,每组42只。建立TBI大鼠模型和假手术大鼠模型,每组观察时间为1、6、12、24 h及3、7、14 d,SH+HBO组和TBI+HBO组予以HBO处理。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评价TB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大鼠断头取损伤周围脑组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损伤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3(YM1)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损伤脑组织中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mNSS在损伤后7、14 d明显降低(P<0.05)。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24 h、72 h和7 d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72 h和7 d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6、12、24、72 h脑组织中Y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12、24 h脑组织中Y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脑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24 h、72 h和7 d脑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24、72 h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BO处理可有效改善TBI大鼠损伤区域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血脑屏障的修复,有利于M2型小胶质细胞的募集,促使小胶质细胞在颅脑损伤早期从M1型向M2型极化。

  • 标签: 高压氧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 脑组织 小胶质细胞 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