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Y(CCNY)对肝癌患者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其与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6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69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肝硬化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33例(肝硬化A级组),B级21例(肝硬化B级组),C级15例(肝硬化C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汁酸;采用WB法检测血清CCNY,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A、B、C级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明显降低,ALT、TBIL、GGT、总胆汁酸和CCNY明显升高,且随着肝脏病变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CCNY与TBIL、ALT、总胆汁酸和GGT呈正相关(r = 0.544、0.612、0.553和0.539,P<0.05),CCNY与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呈负相关(r = - 0.478和- 0.620,P<0.05)。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2、7 d CCNY分别为3.01 ± 1.10、7.24 ± 2.57、6.29 ± 1.78和4.01 ± 1.52,ALT分别为(98.74 ± 16.79)、(430.55 ± 197.62)、(255.73 ± 26.77)和(121.89 ± 20.42)U/L;术后1和2 d CCNY和ALT明显高于术前,术后2 d明显低于术后1 d,术后7 d明显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血清CCNY的表达与术前、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7 d ALT呈正相关(r = 0.669、0.821、0.663、0.642,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越重患者血清CCNY越高,且CCNY的表达越高肝癌患者因手术肝损伤程度越重,其与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

  • 标签: 肝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类 病变程度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Y(CCNY)对肝癌患者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其与手术前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6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69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肝硬化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33例(肝硬化A级组),B级21例(肝硬化B级组),C级15例(肝硬化C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汁酸;采用WB法检测血清CCNY,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A、B、C级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明显降低,ALT、TBIL、GGT、总胆汁酸和CCNY明显升高,且随着肝脏病变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CCNY与TBIL、ALT、总胆汁酸和GGT呈正相关(r = 0.544、0.612、0.553和0.539,P<0.05),CCNY与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呈负相关(r = - 0.478和- 0.620,P<0.05)。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2、7 d CCNY分别为3.01 ± 1.10、7.24 ± 2.57、6.29 ± 1.78和4.01 ± 1.52,ALT分别为(98.74 ± 16.79)、(430.55 ± 197.62)、(255.73 ± 26.77)和(121.89 ± 20.42)U/L;术后1和2 d CCNY和ALT明显高于术前,术后2 d明显低于术后1 d,术后7 d明显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血清CCNY的表达与术前、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7 d ALT呈正相关(r = 0.669、0.821、0.663、0.642,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越重患者血清CCNY越高,且CCNY的表达越高肝癌患者因手术肝损伤程度越重,其与肝损伤指标呈正相关。

  • 标签: 肝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类 病变程度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基因rs5896位点多态性与老年人肾结石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肾结石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法检测凝血酶原基因rs5896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rs5896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64.44%)多于对照组(46.25%)(χ2=5.687),且TT基因型(54.44%)多于对照组(38.75%)(χ2=4.187,P<0.05)。多发结石rs5896位点TT基因型(77.78%)多于单发结石(38.89%),而CC基因型(16.67%)少于单发结石(37.04%)(χ2=13.171、4.363,均P<0.05)。TT型血清尿酸水平[(434.21±78.13)μmol/L]高于CC+CT型[(245.73±54.20)μmol/L](t=13.038,P<0.05);而不同基因型血清肌酐、钙、磷和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型尿液中尿酸水平[(415.32±56.63)μmol/L]高于CC+CT型[(267.31±67.18)μmol/L](t=11.343,P<0.05);而不同基因型尿液中钙、磷和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结石凝血酶原基因rs5896位点T基因频率较高,且基因型TT频率较高,T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该位点可能通过尿酸代谢障碍导致肾结石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基因 凝血酶原 基因rs5896位点多态性 肾结石 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