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01例(男62例,女39例)及其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6例(男48例,女48例)的血清TNF-α水平。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系数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逐渐升高。Gensini积分为5的患者与积分为2的患者之间血清TNF-α水平有统计意义(P﹤0.05),积分为11的患者与积分为2的患者之间血清TNF-α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者,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TNF-&alpha
  • 简介:脉压≥50mmHg组29例(1支病变5例,探讨脉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Zakopoulos等[2]分析了110例冠心病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病变及左室重量指数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直径、动静脉比例(AVR)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北京市垂杨柳医院CCU和心内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明确诊断或怀疑冠心病并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Gensini评分标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视网膜眼底照相选取右眼的颞上和颞下测出视乳头第一交叉后2PD处,均为同一级的分支彼此相邻的视网膜动静脉血管为直径测量血管。视网膜血管直径的测定采用随机的定量分析软件完成的。结果本研究共入选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周围社区114名明确诊断或怀疑冠心病的社区患者,冠心病组视网膜血管动静脉比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呈显著负相关,(r颞上=–0.269P<0.01;r颞下=–0.256P<0.05)。结论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管径和动静脉比例(AVR)与冠心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良好。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眼底血管照相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视网膜血管动静脉比例AVR
  • 简介:本文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发现单支冠脉病变组SDNN(P<0.05)、TP(P<0.05)和LF(P<0.01)低于对照组,多支冠脉病变组SDNNindex、TP和LF(均P<0.05)低于单支冠脉病变组.提示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波动幅度下降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后者是猝死的原因。

  • 标签: 心率变异 冠状动脉疾病 植物神经系统 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人群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和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导管室(DSA)2010年1月至2011年08月行冠脉造影的120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将吸烟指数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即吸烟支数乘以吸烟年数分为5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定量评定.分为5组。结果随吸烟指数增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明显加重,具有显著量效关系.吸烟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发现年龄和男性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禁烟和控烟刻不容缓。

  • 标签: 吸烟 冠脉病变程度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控烟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脉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68例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的老年患者,按其临床表现和CAG的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采用袖带加压法连续测量患者入院后三天的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脉压。依据Gensini评分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探讨其与血压不同成分之间关系。结果CHD组收缩压和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脉压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收缩压、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均<0.05)。脉压水平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r=0.199,P<0.01)。结论脉压较收缩压、舒张压更能反映大动脉弹性,不仅与CHD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还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 标签: 脉压 老年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部位分为轻度/冠脉近段病变、中度/冠脉中段病变、重度/冠脉远段病变各40例,对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不同冠脉病变部位下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病变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病变程度 病变部位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颈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125例颈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的测量及管腔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125例患者,颈动脉内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检查发现斑块96例,其中斑块呈强回声47例,混合回声32例,等回声11例,低回声6例。颈动脉斑块合并狭窄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接、有效观察颈动脉硬化程度,对临床判断病变进展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窦性心律震荡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冠脉造影和CCU监护的患者73例,经临床检查排除了5例因房颤、无室性早搏以及由于其它技术因素问题不能测定的患者。将入选的68例患者按照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冠脉造影阴性组23例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组的45例患者,又按照病变程度将其分为单质病变组合多支病变组两个亚组,单支病变组21例,多支病变组24例。所有患者采取窦性心律震荡检测,测定其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两大指标。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窦性心律震荡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的震荡初始与冠脉造影阴形组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阳性组的震荡斜率与冠脉造影阴性组相比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阳性组的冠脉造影积分与冠脉造影阴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的冠脉造影积分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中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出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和冠脉病变程度有关系,其系数分别为r=0.21(P>0.05)和r=0.54(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震荡斜率明显受损,并且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加深,其窦性心律震荡受损情况有所加深。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窦性心律震荡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HRT这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对冠脉病变的累及程度进行研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经过常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测后随机选取9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对比调查,并通过HRT与冠脉造影分值和冠脉病变支数相关性研究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冠脉造影显示的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中,阴性组的TG和LDL-C水平显然要低于阳性组,而HDL-C水平却高于阳性组,同时在两组中,其年龄和体重指数以及吸烟的人数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比较同样具有差异,但在性别的比例构成方面则不具有可比性,没有数据差异。TS针对各支病变组均有比较差异(P<0.05),TO只在针对单双支比较时无差异,在其他比较中则具有可比性。冠脉造影分值与TS的相关性最高,TO?次之(P<0.05)。结论患者冠心病病变越严重,HRT的减速现象越不明显甚至是消失。

  • 标签: 窦性心律震荡 冠脉病变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CHD)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情况及抑郁状态。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6月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7例,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Control),冠状动脉狭窄组(AS)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PCI)。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简易体脂参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水平(GA),血脂谱,并使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测定抑郁程度。结果①冠脉病变程度与年龄及GA水平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负相关。②校正年龄性别后,AS组与PCI组的抑郁评分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DL-c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高于正常人,护理工作需兼顾心理疏导。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236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脂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两组甲状腺功能状态,分析冠心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结果 冠心病组低T3综合征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 P< 0.01)。冠心病组 FT3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 P< 0.05)。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 FT3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低T3综合征和 FT3水平的下降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加重,与冠心病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甲状腺功能 相关性 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疾病史等进行研究调查,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进行监测,并且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实验所选取的80名冠心病患者,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血糖、血脂等有密切的关系,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以便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为今后冠心病的病变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0例,非冠心病组18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29例,多支病变组24例。常规检测血尿酸水平,分析各组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39.45±88.04)μmmol/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93.92±74.51)μmmol/L(P〈0.01),单支病变组(332.0±80.30)μmmol/L,双支病变组(337.81±95.72)μmmol/L,多支病变组(352.23±80.04)μmmol/L,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血尿酸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理级别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检测的单一型别HPV阳性者3 450例,其中3 364例符合标准入选本研究,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HPV基因型病毒载量,并同时进行了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诊断,按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CINⅢ组、宫颈癌组。结果(1)HPV16、18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理级别间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载量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2)HPV31、33、51、52、53、58型感染时,慢性宫颈炎/CINⅠ与CINⅡ/CINⅢ之间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载量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3)其他型别HPV感染时,不同宫颈病理级别间病毒载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理级别程度具有型别依赖性。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疾病
  • 简介:C反应蛋白(CRP)是全身及局部炎症的炎性标志物,许多疾病在其活动期CRP水平较高.为进一步了解各种疾病与其相应CRP水平之间的变化,以及血清CRP在什么情况下可反应出病变程度,我们对120例5种不同疾病患者测定其血清CRP含量.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肝癌 炎性标志物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577例的临床资料,按造影前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07例)、甲减组(49例)和甲亢组(21例)。运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CAG后随访1年,主要观察终点为心绞痛发作住院、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事件。结果: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甲减组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重度:22.3%比36.7%),冠心病发生率(59.4%比81.6%),心绞痛发作住院率(7.5%比14.3%)显著升高;甲亢组冠脉痉挛的发生率(3.0%比33.3%)、心绞痛发作住院率(7.5%比28.6%)明显升高(P〈0.05或〈0.01);甲减组和甲亢组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2.8%比26.5%、38.1%)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冠心病检出率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

  • 标签: 冠心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