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与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2岁。依据辅助肝切除双极射频设备不同分为:试验组(n=20)采用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对照组(n=25)采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第1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肝实质离断速度、电极针头炭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肝实质离断速度(5.0±2.0)cm2/min、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1.36±0.21)cm、术后AST(177.0±79.3)U/L、术后ALT(200.2±78.5)U/L、针尖炭化20.0%(4/20),优于对照组(3.6±1.7)cm2/min、(1.93±0.16)cm、(233.2±66.6)U/L、(249.2±62.9)U/L、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3/20),对照组为24.0%(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横切肝实质速度快、电极针尖炭化率低、凝固范围更精准等优点。

  • 标签: 肝切除术 双极射频 冷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5例肝细胞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围为32~74岁。85例病人中,45例使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40例使用Habib-4X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Habib-4X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并发症和30 d内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新型内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肝实质横切过程手术时间、平均面积横切速度、凝固组织宽度、针道出血、电极针头炭化分别为(55±16)min、(4.8±1.2)cm2/min、(1.4±0.2)cm、6例、10例,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4±15)min、(3.6±1.0)cm2/min、(1.8±0.2)cm、14例、25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5、4.973、9.204,χ²=5.525、14.184,P<0.05)。(2)术后情况: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20±12)μmol/L、(25±12)μmol/L、(20±1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4±2.2)s、(14.2±2.1)s、(12.7±0.8)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88±248)IU/L、(132±61)IU/L、(67±32)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279±114)IU/L、(50±22)IU/L、(30±13)IU/L;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15)μmol/L、(23±10)μmol/L、(19±8)μmol/L,(15.8±2.8)s、(14.3±2.0)s、(13.6±1.3)s,(369±269)IU/L、(133±99)IU/L、(54±30)IU/L,(345±125)IU/L、(60±36)IU/L、(32±11)IU/L,两组PT、ALT、AST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364,23.020,93.786,P<0.05)。TBil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PT、ALT、AST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421、1.424、0.522,1.593、0.312,0.121、0.267,1.027、0.600,P>0.05)。(3)随访情况:8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Habib-4X组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病人总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292,P>0.05)。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和Habib-4X组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应用于开腹肝切除术安全、有效,肝实质横切速度更快、电极针尖端炭化率更低、凝固范围更加精准。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内部冷循环 射频辅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隔离技术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4例,年龄(56.7±9.2)岁。246例患者中131例采用水隔离技术辅助射频消融治疗纳入水隔离组,115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纳入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一次性完全消融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等。结果水隔离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1.4%(28/131),常规治疗组20.9%(24/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6%(27/131),低于常规治疗组33.9%(39/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1%(8/131),低于常规治疗组15.6%(1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131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83个,常规治疗组115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42个。水隔离组一次完全消融率94.0%(172/183),高于常规治疗组75.4%(10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隔离技术可增加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一次完全消融率,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 癌,肝细胞 邻近肝表面 水隔离 人工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26例(31个肿瘤)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55岁(范围:40~77岁)。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12例。肿瘤最大径(2.3±1.0)cm(范围:1.0~4.2 cm)。通过肿瘤最大径进行1∶1匹配同期收治的27例非心包下患者共36个肝脏恶性肿瘤。心包下肿瘤被定义为在矢状位或冠状位成像中距离心包≤1 cm的肿瘤。记录消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估其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主要技术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收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消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心包下组射频消融术后肿瘤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80.8%(21/26),非心包下组为92.6%(25/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时随访评估未见肿瘤局部进展的证据,主要技术有效率均为100%。心包下组2例患者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至心包距离≤5 mm是影响射频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0,95%CI:0.001~0.454,P=0.014)。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当患者心脏附近(肿瘤边缘距离心包距离≤5 mm)存在肿瘤时,需要特别注意制定详细合理的消融计划以尽量减少肿瘤残留。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心包 超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