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笔者就新形势下基层综合性医院急诊的发展与管理,从人员要求;硬件配备;制度保障;危机管理;人员培训;规范诊疗等几方面做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基层 医院 急诊科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气囊面罩通气联合气管插管治疗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诊心脏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气囊面罩通气;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气管插管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气囊面罩通气 气管插管 急诊 心脏复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基层行政部门是我国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行政部门的工作效果会直接影响行政机构的运行,国家政策的实施需要依靠地方行政部门的配合。基层行政部门的财政管理工作为基层单位的顺利运行提供资金保障,财政行政工作直接影响到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执行性,充分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情况。但是基层单位的财政绩效管理工作中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基层单位进行行政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基层单位 行政管理 绩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采用急诊检测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5月到2022年3月,从本院收治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中选择120例,回顾120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按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进行分组,即分为三组,其中40例为非感染组(对照组)、40例为重度感染组、40例为轻度感染组,三组均开展检测降钙素原检测,对比三组检测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对比三组降钙素原水平,重度感染组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对照组,且轻度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急诊检测降钙素原的应用,可以对疾病进行鉴别与诊断,能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荐。

  • 标签: 非创伤性急腹症 诊治 急诊检测 降钙素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不同等级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为本省重症医学质量改进及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表格填报和(或)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取贵州省各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资源状况,填报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现场调查(部分医院)于2018年3月进行。2018年贵州省医院数据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获取,该数据于2019年11月28日在线发布。对纳入的信息按ICU建设状况、主要设备配置状况和技能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39家三级医院和77家二级医院,分别占该等级公立医院数的76.5%(39/51)和50.0%(77/154);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分别占该等级综合医院的86.8%(33/38)和50.4%(69/137)。在ICU建设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ICU成立更早〔年:2011(2008,2012)比2013(2011,2015),P<0.01〕,拥有的ICU床位数、医生和护士人数更多〔张:15(11,20)比8(6,10),名:9(8,11)比6(5,7),名:25(20,41)比15(12,19),均P<0.01〕,但ICU医生/床位比、ICU护士/床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ICU设备配置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有更多的呼吸机和更高的呼吸机/床位比、更多的输液泵及更高的输液泵/床位比、更多的监护仪、胃肠营养泵和单人间,有负压病房的比例更高〔呼吸机(台):14(10,18)比6(4,8),呼吸机/床位比:1.0(0.7,1.1)比0.8(0.6,1.0),输液泵(台):10(6,20)比5(3,8),输液泵/床位比:0.8(0.0,1.0)比0.0(0.0,0.4),监护仪(台):18(13,24)比9(6,12),胃肠营养泵(台):2(1,5)比1(0,3),单人间病房(间):2(1,3)比1(0,3),负压病房:53.8%(21/39)比31.5%(23/73),均P<0.05〕;此外,配备便携式呼吸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B超机、支气管镜、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设备、脑电图双频指数(BIS)监测仪、床旁胃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仪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6.7%(26/30)比59.6%(28/47),43.3%(13/30)比1.5%(1/66),14.3%(4/28)比0%(0/65),10.7%(3/28)比0%(0/65),62.5%(20/32)比37.3%(25/67),97.1%(33/34)比63.6%(42/66),60.6%(20/33)比28.4%(19/67),17.2%(5/29)比0%(0/65),27.6%(8/29)比1.5%(1/65),77.4%(24/31)比52.3%(34/65),均P<0.05〕。在能开展的技能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开展颅内压监测、腹内压监测、超声诊断、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和血液净化的比例更高〔31.6%(12/38)比14.7%(11/75),75.7%(28/37)比38.6%(27/70),61.5%(24/39)比24.3%(18/74),89.7%(35/39)比45.9%(34/74),92.3%(36/39)比48.6%(36/74),均P<0.05〕。结论本次数据主要来自贵州省公立综合医院。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更早建立ICU,其ICU规模更大,硬件配置更优,能开展的技术更多;但二、三级医院ICU之间人力资源状况类似。二、三级医院均需提升ICU人力和设备配置以及拓展各项ICU技能,且二级医院的需要可能更迫切。

  • 标签: 重症医学 资源 等级医院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