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对压力损伤研究的深入,压力损伤相关疼痛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其定义尚不统一,且缺乏针对的评估工具。本研究系统检索了1995—2019年发表的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分析其概念,明确其定义属性、前因后果。提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属性,同时对慢性伤口相关疼痛和伤口相关疼痛等相关概念进行澄清,并用典型病例阐明概念。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疼痛 概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降低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该院62例颈髓损伤手术后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舒适度、PaO2、PaCO2、SaO2、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有6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康复期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痰液的排出,更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

  • 标签: 综合胸部物理治疗 颈髓损伤 肺部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Meta分析血液灌流治疗对过敏紫癜患儿的疗效。方法文献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20年2月1日。纳入行血液灌流治疗过敏紫癜的相关原始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3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包含803例患儿,其中试验组(血液灌流治疗组)397例,对照组406例。经分析,试验组的血尿/蛋白尿缓解时间(MD=-2.77,95%CI -3.18~-2.36,P<0.001)、腹痛缓解时间(MD=-1.70,95%CI -2.17~-1.23,P<0.001)、便血缓解时间(MD=-1.54,95%CI -1.68~-1.40,P<0.001)、住院时间(MD=-3.23,95%CI -3.60~-2.87,P<0.001)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以缩短过敏紫癜患儿的血尿/蛋白尿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

  • 标签: 血液灌流 过敏性紫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而民众对于供电的可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及供电可靠与民众生产、生活安全用电有着直接的联系,对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与供电可靠技术进行研究,对提升电力企业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当前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供电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供电企业 配网运行 安全管理 可靠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对患者服药依从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入住本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用药依从(高54例、中6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及本组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FPG(6.34±1.73)mmol/L、HbA1c(5.82±0.49)%、BMI(22.93±2.31)kg/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及本组干预前(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通过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且个案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服药依从性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腹泻新生儿肠道菌群、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腹泻新生儿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拉酵母菌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络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炎因子及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L-2、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IL-2[(34.20±8.55)ng/L比(40.13±10.32)ng/L]、IL-6[(21.02±5.66)ng/L比(31.25±7.82)ng/L]和TNF-α[(30.10±6.20)ng/L比(43.55±9.52)ng/L]均低于对照组(t=7.501、6.885、8.264,均P<0.05)。治疗前两组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数量均明显增高(均P<0.05),且观察组肠道乳杆菌[(9.50±0.53)×108 CFU/mL比(8.95±0.44)×108 CFU/mL]、双歧杆菌[(10.60±0.53)×108 CFU/mL比(9.90±0.46)×108 CFU/mL]和真杆菌[(8.93±0.68)×108 CFU/mL比(8.08±0.40)×108 CFU/mL]均高于对照组(t=5.065、6.547、5.116,均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CD3+[(62.55±5.06)%比(57.12±4.39)%]、CD4+[(40.52±3.52)%比(36.43±2.55)%]和CD4+/CD8+[(1.78±0.22)比(1.43±0.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7.504、6.958、5.452,均P<0.05),CD8+[(21.22±2.05)%比(25.44±2.49)%]低于对照组(t=5.112,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治疗中,络酸梭菌二联活菌能改善患儿肠道菌群,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效果更好。

  • 标签: 腹泻 肺炎 抗菌药 胃肠道 免疫 炎症介导素类 婴儿,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