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接触镜相关角膜炎不同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比较角膜接触镜储存盒(CLC)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材质的CLC中37 ℃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24 h,建立生物被膜模型。根据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室温干燥组、护理液浸泡组、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采用系列稀释微量计数法测定各组生物被膜生物量,并计算生物被膜杀灭率。结果4个实验菌株均可在CLC内壁形成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分别为(10.78±2.12)、(9.19±0.57)、(8.03±0.30)和(7.50±0.07)lg CFU/ml;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各菌株生物被膜生物量均低于相应对照组,护理液浸泡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生物量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51.76±16.75)%、(68.63±4.43)%、(83.51±13.97)%和(97.13±5.1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06,P<0.001);各菌杀灭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温干燥处理对各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杀灭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0,P=0.606)。浸泡加热处理对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100.00±0.00)%和(97.79±7.67)%,均明显高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1.13±14.86)%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74.22±1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热处理或者结合使用护理液浸泡处理CLC可显著提高对实验菌株生物被膜菌的杀灭作用,有效清除CLC中的细菌或真菌污染。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储存盒 生物被膜 加热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急救护理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 性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7 年 4 月至 20 20 年 4 月进行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 其 分别命名为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 将 急诊急救护理 实施于 观察组,常规护理 实施于 对照组,利用 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判断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 抢救成功率 相比于 对照组, 优势更加明显 ( P< 0.05), 观察组 并发症发生率 相比对照组, 优势明显 ( P<0.05 )。 结论: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护理中实施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有效 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在目前对档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在组织机构进行离退休档案管理对整个机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对其自身涉及的离退休档案管理起到高度重视,但是对目前机构内部实施的离退休档案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其自身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机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 标签: 离退休档案 建立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目前对档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在组织机构进行离退休档案管理对整个机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对其自身涉及的离退休档案管理起到高度重视,但是对目前机构内部实施的离退休档案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其自身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机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 标签: 离退休档案 建立 问题 对策